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滕守尧先生的学术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读英文经典原著,翻译西方美学名著,研究西方美学理论,在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有独特的建树;第二阶段,转向了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在中西审美文化和哲学之间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阐释和对话;第三阶段,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滕守尧先生为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之后。

  • 标签: 艺术教育 滕守尧 艺术哲学 艺术课程 生态式 审美心理学
  • 简介:杨恩寰先生是实践论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实践论美学发展过程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创见性的观点,对实践论美学的更新拓展做出了贡献。对如何理解“实践”概念、“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以及审美历史发生学审美现实创造论等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观点.

  • 标签: 实践论美学 思想述评 历史发生学 人的自然化 自然的人化 代表人物
  • 简介:  科学思想和艺术思想具有本质上的同构性.从科学的最初形态--巫术,一直到近、现代的科学革命,其中蕴含的思想都与同一时期的艺术所体现出的思想惊人的相似.……

  • 标签: 同构性 异质同构 思想异质
  • 简介:《周易》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八卦图的曲线,用简单的黑白两色,就将《易经》所蕴含的极为复杂的宇宙变化绘制其中。也就是这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中国的绘画具有着西方完全不同的审美内蕴。中国绘画中的“观物取象”、“舍形悦影”及其表现的“极饰后素”的白贲之美都是《周易》博大精深的审美意蕴在中国绘画中的延伸发展。

  • 标签: 中国绘画 《周易》 思想渊源 美学 中国文人 《易经》
  • 简介:今天,当我们谈论现代壁挂艺术的起源时,总要从先民的原始生活方式开始,狩猎、住岩洞,铺在地上或挂在墙上防潮取暖的兽皮,就是我们所说的最早的壁挂。后来,兽毛被割下,捻成线,通过纺织的方法做出毯子,成为真正意义的壁毯或地毯。中世纪的欧洲教堂内,挂着尺幅巨大的羊毛壁毯,这些用传统手法制作的壁毯,表面平整,色彩丰富,内容具有故事情节,多为神话传说。另外,游牧民族使用的羊毛地毯,也是编织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成立包豪

  • 标签: 现代壁挂 现代纤维艺术 教学课 壁挂艺术 纤维材料 现代艺术
  • 简介:利用建筑、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设计、制作装饰画,不仅是一个快乐且有趣味的过程,还有助于唤醒人们的节约意识,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它也是一个值得挖掘探索的艺术设计教学新课题。它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及创业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再生资源的利用开发,符合"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代理念,同时也是各校开展艺术设计教学,锻炼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尝试。

  • 标签: 再生资源 装饰画 创新 教学
  • 简介:从国内目前培养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分析着手,借鉴国内外平面设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果,以中原工学院校徽标志改革为依据,以实战教学为契机,通过研究标志设计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和对标志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革新,进行标志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合理的建构,从而使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不断的完善,使标志设计的课程教学更为合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 标签: 标志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 简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墨子的造物思想可谓独树一帜。他提出的“兼爱”.“利人”、“非乐”、“节用”等思想现代主义设计所提倡的民主主义动机、功能主义的主张、对装饰的批判.经济性原则等理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继承和发扬墨子的造物思想,不但有利于对中国设计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设计哲学,从而早日实现当今设计领域的“中国梦”。

  • 标签: 造物思想 设计理念 现代主义 墨子 同一性 中国特色
  • 简介:  《老子指归》的美学思想是严君平的无为道家哲学思想在审美方面的反映,它是西汉道家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它认为由世俗欲望引发的声色之美是低等的,它有害于身心安宁;真正高级的美是在否定外在声色之美的基础上所达到的虚无境界的心灵之美,是心灵自由自在的审美理想境界.美是客观存在的,不要去追求声色之美,大自然自有其外在的形式美.……

  • 标签: 思想研究 指美学 美学思想
  • 简介:一、企业美学美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对企业美学的关注,是王旭晓教授对中国美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企业美学不仅仅是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美学领域,把美学的视角从形而上的学理性思辨,引向了现实的经济生活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她带来了全新的学科跨界研究的思路,以及把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引入了这一传统上一直属于抽象理论思维的学科,极大地拓展了美学研究的视野,推动了美学从象牙塔中向现实生活的回归,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研究企业美学的过程中,王旭晓教授还吸纳了来自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美学研究者,组建和培育了一支逐步壮大的研究队伍,为中国企业美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企业美学 美学思想 王旭 审美之维 中国当代 美学发展
  • 简介: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生命力是重中之重。朗诵作为文化传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从诗歌朗诵的角度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并通过理论实践的相互结合提升朗诵的效果,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 标签: 朗诵 诗歌朗诵 民族文化 传承 作用
  • 简介:我从事美学教学研究工作既是偶然的机遇,也是一种内在志趣追求的结果。上中学时,我就对人文学科非常感兴趣,至今这种兴趣仍未稍减。20世纪50年代初,我考入东北人民大学行政系,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读到二年级就参加了工作,在此期间对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兴趣浓厚。在短暂的工作之后,1954年,我又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

  • 标签: 学术思想 人文学科 国家经济建设 教学与研究 1954年 50年代
  • 简介: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积淀之厚、涵盖之广历来为世界各族人民所瞩目.其中,自先秦以来至中国近、现代各家对审美教育思想的论述更是异彩纷呈、咳珠吐玉,因此在当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对诸家审美教育思想进行梳理,烛幽辨微、去芜存菁,批判性地加以继承,使其在中国当代审美教育中重放异彩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必要性.……

  • 标签: 中国传统 传统审美 审美教育
  • 简介:美育对于服务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内涵的提高,更是激发创造力并帮助学生提高服务境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传统的审美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信息化教学已经像图书馆、问览室一样成为常规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现代高校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审美会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一个人的品味,使人拥有一种大“气象”、大“格局”。拥有审美的眼光,会看到平淡生活中的“乐”,看到连接各学科之间的桥梁——“美的形式”,会感受到天地问的“生意”,能够得到最高境界的精神享受,最终会宴现人性的“完满”。

  • 标签: 信息化时代 慕课教学审美教育创造力
  • 简介:当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设计已经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绿色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适度、寻求平衡、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之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以及适度平衡、科技美感的现代美学思想

  • 标签: 绿色设计 现代美学 人与自然 和谐 适度 科技美感
  • 简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给悲剧一个明确的界定;二是阐述构成悲剧的几种关键要素,提出情节为悲剧的灵魂和基础;三是论述了悲剧具有净化情感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对后来西方的戏剧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悲剧 情节 净化
  • 简介: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在学生"三自"教育中起积极作用,它有效地活跃了高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手段,社团也是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社团在管理上却存在着堵如以识偏差、结构失衡等问题.应该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倡导科研和利用好网络工具,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育人方面应有的作用.

  • 标签: 大学生社团 建设管理 新形势下大学生
  • 简介:科林伍德后期回归了英国传统经验论哲学的立场,并从心理经验的微观层面对想象予以探究,提出了想象在心理经验结构中的地位的理论。在科林伍德看来心理经验具有三个结构层次,想象位于感觉经验向理性经验发展的中介环节,其心理内容是经过意识洗礼的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想象物。通过对艺术经验、艺术表现等内涵及类型的分析,科氏阐明了想象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初步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审美经验理论。

  • 标签: 科林伍德 想象 经验结构 审美意义
  • 简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工业设计是产品进入人类社会的前奏,引导着人类的消费观念,因此,我们急需调整设计理念,从单一的商业性市场和消费趋势研究转变为注重长远发展的规划性研究;从单一的产品造型设计转变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寻找替代性消费,大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从基于制造和生产的物质产品的设计转变为重视提供服务的设计;追求非物质消费高于物质消费,崇尚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 标签: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 可持续设计
  • 简介:在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一场数字技术的革命。为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感受,视觉传达课程只有主动迎接信息时代的变化并不断探索.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视觉传达学科的发展。项目教学法是视觉传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这种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设计出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

  • 标签: 数字媒体 项目教学法 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