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诠释学,最初是研究神话诠释和圣经翻译的学问,现在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探讨的对象不仅包括如何理解和诠释文献,还包括一切语言性或非语言性的社会、文化表述。本文吸纳了多个学术领域的见解,以便理解当代诠释学,特别是其与宗教文本翻译过程的关系。

  • 标签: 宗教文本 诠释学 翻译
  • 简介:本文以《新约》文本为依据展开对作为基督信仰的基督教的言说,指出其核心特征为基督事件,即上帝之言成为历史上的肉身的耶稣和历史上的肉身的耶稣成为信仰的基督的历史事件。两者简称为“言成肉身事件”(God’sWord-Becoming-theFleshofJesusevent)与“肉身成言事件”(theFleshofJesus-Becoming-God’sWordevent)。前者指耶稣的灵生、他关于人要爱上帝和爱邻人如自己的爱道的宣告、他替上帝的救赎计划与替人的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后者指耶稣死里复活、他的升天、再来、审判。《新约》文本中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可以从基督事件的这七个方面展开言说。这种整全性的基督事件,是《新约》著作在神学上成为正典的动力根源,并且划定了后来的基督教的边界与范围。

  • 标签: 基督事件 七方同启论 耶稣基督
  • 简介:宗教文本的翻译者,谨小慎微、力求精确地在向另一种语言传达被信徒视为的神圣之言,以免改变其意义或意图。然而,对于诠释和翻译之本质的多学科研究却表明,这往往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通常,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的理解,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读者特定的情况有所变化的。每一个读者或翻译者都在与文本之间产生特别的对话,这对话是自发的,或者是根据读者所处的特定环境而具有独特性的。因此,翻译者超越了传统语文学的界限,进入了诠释学的范畴,从诠释的客位视角转为主位视角。文本的对话属性已为巴赫金和伽达默尔等人指出。贝克尔的"动态语言"理论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对于翻译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当代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上,我们将探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本文将探讨宗教文本的对话性、启发性和转变性特征及这些特性对于此类文本的翻译有哪些启发。

  • 标签: 诠释学 文本 读者 对话 语境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传播日益多元化,具有轻便、环保、易于查阅等优点的电子书得到了很多读者的青睐。在当今教会中,不少弟兄姊妹在聚会、查经、灵修时,也纷纷使用电子版圣经、神学书籍、灵修著作等。电子书也改变了基督徒聚会的方式,十几年前,主日崇拜中,信徒翻着圣经,捧着《赞美诗》,而现在,很多人拿着手机(平板电脑),低着头,指尖划过屏幕。这种现象引发了教会内部的一些争论,不少牧者同工思考、

  • 标签: 电子书 日崇拜 纸质阅读 平板电脑 纸质书 上主
  • 简介:《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语甚好:"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的玉石若不经过工匠的精心雕琢,其上就不可能形成错综华美的花纹;一个人若不勤奋好学,就不可能拥有完美的德行。此语意在讲论学习与求知的重要性,而学习和求知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读书很重要,对于我们基督教的教牧人员而言,也不例外。

  • 标签: 阅读 教牧人员 董仲舒 基督教 求知 学习
  • 简介:有人说:“女人出门总是少一件衣服。”而我们同样可以说:牧者侍奉总是少一本书!可见,阅读对于重视牧养工作的传道人来说,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本期话题,我们将从牧者的角度谈谈阅读的问题,希望在这“e时代”中,唤回牧者回归书房,从而提升我们的内在素养以及牧养水平。

  • 标签: 阅读 牧养工作 内在素养 传道人 E时代 侍奉
  • 简介:读书,对现代人来说,成了一件十分奢侈、陌生而遥远的事,不是因为无书可读,而是因为有太多的东西要"读"。网络、科技为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与方便,而人们在享受这种方便与快捷的同时其阅读与思维也慢慢被扼杀,有多少人愿意更多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各样信息?有多少人愿意或能够捧起一本书,花上一些时间来细细品味?

  • 标签: 阅读 灵魂 获取信息 被动接受 现代人
  • 简介:阅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离开阅读,我们几乎无法获取必要的生活资讯。本文所说的读书,也是阅读的一种,却不同于获取生活资讯的阅读。说到读书,杨绛曾有一个比喻。她说,读书就像访友,甚至比访友更方便有效,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可以拜访,随时可以中断,觉得有益就多访,无益就再见。

  • 标签: 阅读经典 扁平化 信仰 生活资讯 生活方式 现代人
  • 简介:《训女三字经》是马典(SophiaMartinLittle)创作的新加坡初期教会女学的华文启蒙教科书。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的体裁,适合华人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了基督教教义和伦理教导。本文透过对《训女三字经》的文本考据和分析,旨在探求基督教传播过程中传教士中文作品的本色化特征,笔者将从本土化的伦理教导,人本位的教义诠释以及民俗化的传播手法等三方面进行研究。

  • 标签: 《训女三字经》 马典 本土化 人本位 民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