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认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主义,必须克服和防止对待马克主义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所谓马克主义“过时”论;另一种是把马克主义教条化。文章说,马克主义的个别结论和原理可能过时,可是作为科学体系来说是不会过时的。马克主义的生命力正在于同时代的实际任务联系在一起,反映着时代的脉搏。真正的马克主义者必须有理论的勇气去冲破那些确实过时的、陈旧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个别结论和原理,而根据马克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创立适应新的历史任务的新结论、新原理。

  • 标签: 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科学体系 “过时”
  • 简介: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该思想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舍了深刻的唯物史观思想。其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该思想的内在考量,群众史观是该思想的根本依据。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新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以指导社会实践,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新 经济基础 人民群众
  • 简介: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主义是最典型的后马克主义,也是最有争议的后马克主义。它的典型性在于既具有抛弃传统马克主义核心范畴与基本命题的消极性,同时又具有保留传统马克主义的一些敏锐洞识并延续马克主义真精神的积极面向。它的争议点在于,既宣告后马克主义大大不同于传统马克主义,又声称后马克主义仍然是马克主义。针对拉克劳与莫菲这种悖论性立场辩护,批判性地解读后马克主义,有利于加深人们对这种后马克主义理论特征的认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拉克劳与莫菲 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发展近一百年的当今中国,重新审视什么是马克哲学?什么是马克主义?什么是马克主义基本原理?这三个基本问题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梳理与探讨,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发展,反思并进一步深化马克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中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简介:文章认为,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关于人的问题的解说均囿于人的自然属性,根本错误在于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特定的生产关系去认识人的本质;马克在批判继承前人(尤其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提出,人作为马克主义的出发点,与物质生产作为出发点并不矛盾,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在人的问题上对旧哲学的超越,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马克思 人学 社会性 劳动
  • 简介:我们所说的坚持马克主义,是指坚持马克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坚持马克主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马克主义马克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曾从不同的角度为马克主义下过定义。从其内容和范围来看,"马克主义马克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选集》第2卷,第580页)它的主要内容是马克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其研究对象来看,"马克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38页)从其阶级属性来

  • 标签: 阶级属性 被剥削 理论指南 意识形态领域 资产阶级自由化 社会发展方向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代表了马克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肯定并巩固了马克主义自身的生态思想;继承了马克主义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批判性;提出了用生态理念更新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涵和发展样式。

  • 标签: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新阶段
  • 简介:邓小平在著名的1992年南方谈话中,说过一句也许不太为人们所重视的话:"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主义是打不倒的."①这表明,邓小平在观察马克主义的当代命运时,很注意国外对马克主义的看法,他将此看作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 标签: 佩里·安德森西方 西方马克思主义 观点马克思主义
  • 简介:1883年3月14日,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与世长辞.120年来,他的光辉思想指引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主义成为指导国际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战斗旗帜.马克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的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长远目标前进的科学.它是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大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所以,它是工人阶级和他的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

  • 标签: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运动 发展历程
  • 简介:马克主义理论作为工人阶级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继承和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这是马克主义的一个最基本观点,也是勿庸置疑的基本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由于种种原因,片面地、极端地对待马克主义还大有人在。要么受右的思潮影响,认为马克主义过时了,甚至认为不是科学的理论,不应该坚持;要么长期受左的影响,认为发展的马克主义——邓小平理论不是马克主义,对我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理解,百般挑剔,横加指责。总之,科学地对待马克主义既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是衡量共产党员政治觉悟、理论修养的重要标准。一,科学地对待马克主义,首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主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 标签: 科学马克思主义
  • 简介:马克主义生态观不是简单孤立的定义,而是多层次逻辑联系的系统理论。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和谐。围绕这一核心,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减轻人口压力,提高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并由此促进市场优化,规范行政、法规,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源头入手才能标本兼治。中国的农业基础主要还是自然经济。对应的文化具有两面性,从生产方式入手优化内涵,关键在于减轻人口压力,把资源收益用于社会保障,侧重独生子女家庭。坚定实施人口从数量到素质转型,经济的内在机制和保障能力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将升华为民族文化理念。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
  • 简介:为了纪念马克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和马克诞辰18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中国马克主义研究基金会今年3月2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共产党宣言》纪念版首发式”,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邢贲、赵曜、高放三位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刊载如下。

  • 标签: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 中国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
  • 简介:权威建设是任何一个政党和国家管理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治权威的保障和引导。当前我国的国情世情党情的新变化决定了加强权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系统梳理马克主义权威观的历史发展可以加深对马克主义权威观的理解和运用,也有助于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权威观 历史发展
  • 简介:溪流中的小浪花就像溪流中溅起的一朵小浪花,马克主义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关注。1899年2月,在广学会主办的月刊《万国公报》第121期,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撰文的《大同学》第一章中第一次提到马克的名字:"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也。"文中误把马克当作英国人。同年4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3期所载《大同学》第三章又出现了马克的名字,文中将马克译作马客,这是马克的名字和马克学说最早在中文报刊上出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万国公报》 马克思学说 广学会 社会主义 李大钊
  • 简介:有机马克主义作为国外马克主义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自诞生以来就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但其是否是一种新的马克主义值得商榷。从理论渊源和批判指向上,有机马克主义与生态马克主义有相通之处,但两者在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认知以及危机克服的路径上存在巨大差异。有机马克主义企图构建一种"后现代主义马克主义",但实质上这是对马克主义唯物史观的误读。有机马克主义所强调的马克主义与中国马克主义所指截然不同。有机马克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等,只是马克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和探索,尚不足以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寻求发展之径的21世纪的中国马克主义

  • 标签: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不只是一个实践概念,也包含着理论的内涵;“中国化马克主义”也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内含着实践的底蕴。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主义都体现为一个实践过程,而“中国问题”、“话语转换”以及“阶段整合”则分别凸显出了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主义共同的实践起点、实践存在样态以及完整的实践进程;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主义之间实践互动过程中,内含着整体性逻辑、时序性逻辑以及主体性逻辑等基本逻辑。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践互动
  • 简介:马克主义既包括马克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马克主义的发展历程是在与无产阶级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发展 规律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主义”是指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即立场、观点和方法。“西方马克主义”无论是从立场、观点、方法,还是从实践结果,都与“马克主义”相异。尽管“西方马克主义”存在诸多合理成分,但这些合理成分与马克主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国化语境下的“马克主义”不应包含“西方马克主义”及其“合理成分”。但在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借鉴包括“西方马克主义”合理成分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借鉴
  • 简介:马克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马克、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社会主义 中华共和国 西方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