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正>从近代以来,欧洲一直是国际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在这里,曾经上演了一幕幕令世人震惊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悲喜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全球冷战格局,也在这里表现得最为典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在欧洲中部地区形成了东西方军事对峙的局面,并一直延续了四十多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导致了东欧政局的剧变、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政治地图的改变,迫使各国都竭力谋求自己的利益,寻找最适合的位置,并为此展开了各种外交活动,其中最

  • 标签: 北约东扩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东欧国家 俄罗斯 华沙条约组织 国家安全利益
  • 简介:剧变前,古巴依靠苏国家的支援,政治经济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国家的改革步入歧途,古典及时与其划清界限。苏剧变后,古巴失去了苏国家的经济支持,陷入空前困境,古共随即宣布进入“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调整了内外政策,稳定了局势。当时的改革政策大都是应急性的,并未涉及发展模式问题,致使古巴经济日益因难,陷入模式危机。2006年7月劳尔主政后,提出“更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张。2011年4月,古共“六大”通过了《党和革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纲要》,把解决经济问题放在首位。古巴的这次改革目标准确,取得了党内外多数人的支持,但问题和困难也不少。

  • 标签: 苏东剧变 古巴改革 古共“六大” 前景展望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中东欧国家在80年代末发生制度变迁后,力求早日融入西方世界,在对外政策方面的口号是“回归欧洲”,其核心内容是参加北约和欧盟。二、苏联解体后,原来在东方阵营的中东欧国家成为一片需要“填补”的真空地带。在欧洲格局的变动中,美国和欧洲的西方强国都力求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北约和欧盟都积极地制定其扩计划,“扩”势在必行。三、制约欧盟扩的两个因素:一是欧盟正面临着内部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二是对将被接纳的“扩”国家来说,如何达到参加欧盟的基本条件问题。

  • 标签: 欧洲联盟 向东扩展 发展前景
  • 简介:<正>一、序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的国际秩序,从曾优先关注政治、国防、外交以及安保问题的所谓“高位政治”(highpolitics)时代,转入到优先追求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国民福利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所谓“低位政治”(lowpolitics)时代,特别是在政治上,1991年的苏联体制变化更加明确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主义化。其后,世界陷入安保困境,清算了“不确定性谬论”(theironyofuncer-

  • 标签: 经济交流 韩国企业 直接投资 韩中两国 贸易额 环境问题
  • 简介:2013年年初伊始,朝鲜半岛就呈现一片乱象。在国际社会关注开年不利的半岛局势走向时,朝关系动态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因为导致近年半岛冲突频仍的原因,显然与李明博总统执政期间的朝关系紧张难脱干系;而金正恩继任朝鲜最高领导人和朴槿惠当选新一届韩国总统,也在本地区各方不堪压力的背景下承载了国际社会对双方关系和地区形势转圜的期待。但种种迹象表明,朝关系寻找出路的过程,注定是纠结而曲折的。双方如能均衡解决安全关切,将有利于半岛走向稳定与合作。

  • 标签: 朝韩关系 朝鲜半岛 国际社会 社会关注 地区形势 双方关系
  • 简介:美国在"重返亚太"战略中高度依赖同盟,把同盟当作其维护美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在自身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同盟的配合。其中同处于东北亚地区的美日、美两同盟都同步得到了强化。通过对日韩施展"巧实力"外交,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盟国战略重心的调整,缓解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资源紧张的情况。美日、美在地区安全环境中的互动2009年,奥巴马政府就任之初,曾提升与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使日本担心美国是否会冷落自身。

  • 标签: 美国国务卿 巧实力 美日 地区资源 地区安全 巴马
  • 简介: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苏东关系的失败也是苏双方各种因素互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苏东关系的交恶,东欧方面也有原因。不可否认的是,东欧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 标签: 苏联模式 南斯拉夫 赫鲁晓夫 保加利亚 哥穆尔卡 国家民族主义
  • 简介:4月2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正式接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7国加入该组织,此举使该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俄罗斯边境,俄举国反应强烈,并积极准备应对策略和措施.

  • 标签: 北约组织 东扩战略 俄罗斯 应对有策 核武器 军事演习
  • 简介:美国学者彼得·拉特兰在美刊《现代史》第98卷总第627期(1999年4月)发表文章《反思1989年革命》,从西方学者的角度对苏剧变及剧变以来各国的发展作了重新思考。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苏东剧变 美国学者 反思 1989年 1999年 重新思考
  • 简介:上饶,因“上乘富饶”而得名,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池州市及黄山市、福建省南平市毗邻。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正在建设的京福、沪昆高铁在上饶形成十字交汇,使上饶成为全国唯一高铁骑跨交汇的地级市。

  • 标签: 上饶市 江西省 增长极 市长 同步 东北部
  • 简介:自2009年春季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可以说是跌宕起伏、阴云密布,朝关系更是针锋相对、风波频起。直到8月15日,李明博发表如果朝鲜愿意弃核,韩国政府将推动朝鲜半岛新和平构想,愿意通过政治对话来消除分歧的讲话之后,朝鲜半岛局势才出现自他执政后的首次缓和迹象。

  • 标签: 朝韩关系 前景预测 执政 李明 朝鲜半岛局势 韩国政府
  • 简介:<正>在今天,如何认识和对待苏剧变,正确总结其教训,已关系到能否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大问题。本文仅就学术界对苏演变的原因和教训的研究中出现的某些观点,略陈己见,以求教大方。一、在改革问题上,只承认在体制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上作一点调整,而否认需要通过根本变革旧体制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化,认为苏剧变是改革中否定了“斯

  • 标签: 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苏东演变 学术界 旧体制 完善化
  • 简介:美国总统克林顿10月底参加了约旦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仪式后,又访问了叙利亚、科威特、沙特阿拉伯。72小时内奔走多处,行色匆匆,战略目标十分明确。美国为建立并主导中东新秩序,正在实施“西促和谈、遏两伊”的中东政策。克林顿在中东之行中的整个日程安排,都体现为在最高层次上推行这一既定政策。在“西促和谈”方面,克林顿主要抓了三手。首先是突出了约旦样板,大力加以赞扬并表示全力支持,以此推动阿以全面和解。他在签约仪式及两国议会讲话中说,约以和约的签署“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发出了和平不可阻挡的信号”。他高度赞扬“侯赛因国王作出了有勇气的抉择,拒绝了恐怖主义黑暗势力”,美“决不会让侯赛因因此受损”。在与侯赛因会晤中,美承诺帮助建立中东发展与合作银行,资助开发约旦河谷,设立7500万美元专项基金。据透露,美已允诺今后10年内每年向约旦提

  • 标签: 中东政策 侯赛因 既定政策 战略目标 阿拉伯世界 阿萨德
  • 简介:德国周刊2004年第18期以为题发表了该刊记者对波兰团结工会前领导人莱赫·瓦文萨的谈话记录.瓦文萨谈了他对欧盟扩、波兰与西欧特别是德、法两国的矛盾及其发展前景的看法.其中,他对自己在东欧剧变中所起的作用仍自鸣得意.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 标签: 波兰 团结工会 瓦文萨 欧盟东扩 国家利益 霸权主义
  • 简介:原苏地区当前社会主义运动若干问题俞邃原苏联东欧国家先后发生剧变或解体,转眼几年过去。那里的社会主义力量,从遭受巨大挫折而有所复苏,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和深切思考。事实日益清晰地表明,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在原苏国家毫无作为的悲观论点.是不能成立的;当然,...

  • 标签: 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民主党 原苏东国家 共产党 苏联模式
  • 简介:<正>如何实现半岛的和平、稳定、发展和统一,这是半岛南北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本论文大体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明确作为国际要素的外部因素对半岛有什么影响,另一个是明确作为内部因素对

  • 标签: 韩半岛 国际格局 东北亚地区 问题研究 冷战后 北韩
  • 简介:同盟是典型的不对称同盟,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美同盟关系也会有所波动。2017年1月特朗普总统上台,同年5月文在寅宣誓就任韩国总统,美同盟也随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主张'美国优先'的特朗普要求韩国在美《自由贸易协定》、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担上做出让步,在对华政策上将中国界定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作为韩国政坛进步派的代表人物,文在寅总统强调在美同盟内的'自立性',主张尽早收回韩国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争取实现较平等的美双边关系,希望修复上届政府时期受损的中关系。美之间在其他领域内也存在分歧。目前来看,韩国在尽力协调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分歧的存在暂不会从根本上撼动美同盟。从外部因素和外部威胁角度来看,韩国仍将坚持美同盟作为外交安全最重要的支柱。

  • 标签: 美韩同盟 “美国优先”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 驻韩美军防卫费 对华战略
  • 简介:2000年6月15日,朝双方首脑进行了分裂以后的首次会晤,并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北共同宣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宣言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即,第一项“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主人是我们民族.双方要团结起来,自主地解决统一问题”及第二项“南方提出的旨在实现统一的邦联制方案和北方提出的(初级阶段)联邦制方案具有共同点,今后应该朝着这一方向促进统一。”

  • 标签: 联邦制 邦联制 方案比较 2000年6月 国家统一问题 历史意义
  • 简介:三、未来的社会主义沙夫断言,社会主义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出现,这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微电子革命将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影响,这将不可避免地为人类重新打开通向社会主义的大门.沙夫在其许多著作中提出了关于"新型社会主义"的设想,主要论点如下.

  • 标签: 主义构想 剧变反思 反思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