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世纪之交,世界首次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新趋势:一是国际关系伙伴化,二是美日双边同盟地区化与北约地区军事集团全球化。这一矛盾的发展,将决定今后10年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方向:是多种力量作为伙伴共建协调合作体系,还是美国单极主宰或美欧日合霸,或是多极鼎...

  • 标签: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国际关系 伙伴化 冷战后 地区化 合作伙伴关系
  • 简介:40年前,中美发表《上海公报》,这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开启了两国交往合作的新篇章。回首40年,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前进方向,并取得长足进展。

  • 标签: 对外关系 外交政策 中国 美国 合作伙伴关系
  • 简介:冷战结束后,随着印度“东向”政策的实施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的提出,两国从“精神邻居”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本文着重分析印蒙关系新变化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标签: 印度 蒙古 向东看 第三邻居
  • 简介:伴随当前国际体系的深刻变化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中欧关系未来发展走向一直是双方十分关切的重要课题。最近中欧之间一系列高层会晤和战略对话,不仅向外界显示了双方对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期待。中欧双方近期各自表达的关于中欧关系发展走向的新愿景,既有更加积极性的、相似性的层面,同时也显示了双方仍难以消除的分歧性层面。近期,中国领导人提出以新思维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欧关系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欧战略对话
  • 简介:中欧气候变化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经10年有余,已成为双边关系中颇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中欧在气候议题领域的合作呈现出机制规范化、主体多层化以及内容专业化的特点。中欧气候变化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稳定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更能密切双边贸易合作进而增进战略互信。但是,这一合作也存在不足和问题,比如合作机制出现“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野,双方关于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分歧见诸“非对称性碳排放”贸易格局和“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技术转移问题、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气候资金”注资等问题。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背景下,中欧双方都有意进一步增进气候领域的合作,并增进相互理解,以推动气候变化伙伴关系的长期发展。

  • 标签: “后巴黎时代” 气候变化伙伴关系 中欧合作
  • 简介:北约与“和平伙伴关系”国联合军事演习透视章平1994年3月份以来,北约与前华约集团的成员国开始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是北约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实际步骤之一,也体现了冷战后欧洲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因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联合军事演习的...

  • 标签: 联合军事演习 伙伴关系 联合演习 战略格局 章平 国际社会
  • 简介: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政治生态剧烈变动,世界处于大转折时期。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动态的,随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而变化。近10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相对下降。国际格局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引发各种矛盾与摩擦,特别是大国之问,现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突出起来。

  • 标签: 国际格局多极化 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政治生态 国际金融危机 力量对比 经济矛盾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家结盟形式,其中以亚太地区为盛。近年来,美国才开始重视其亚太地区的战略同盟政策,如奥巴马政府相继与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和新西兰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学界对此研究也略显不足。这篇文章通过解析奥巴马政府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策,以期管中窥豹,弥补学界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根据现有文献、政府部门文档以及与美国和东南亚决策者的访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使盟友分担安全责任,重新理顺其亚太政策,应对亚太地区出现的新挑战。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文章将建构一个包含决策者理性选择、实施情况以及评估情况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解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策,然后运用以上理论框架来分析美国-印尼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美国一越南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异同点。

  • 标签: 东南亚 美国外交政策 结盟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再平衡 支点
  • 简介:为响应并配合今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实质性会议的主题——“加强各方努力,促进有利于穷人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经社理事会首次“年度部长审议”会主题——“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消除贫困与饥饿”,2007年6月28—30日,

  • 标签: 全球伙伴关系 千年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 消除贫困 理事会 联合国
  • 简介:2009年8月25至26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南亚所联合举办的“中国-南盟:建立共同繁荣伙伴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与会成员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阿富汗等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智库成员和外交官。此次会议包括三大主题:南盟区域的新发展以及地区合作的意义;中国一南盟关系——机遇和挑战;促进中国一南盟合作的可行途径和方法。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国际问题研究 伙伴关系 研讨会综述 中国 繁荣 四川大学
  • 简介:尊敬的北川文章理事长先生.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首先,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对霞山会为会议所做的精心周到安排和给予我们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日本 外交关系 政治关系
  • 简介: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各经济部门危机深重,惟有对外贸易一度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俄出口商品主要是燃料和原材料,其中天然气和石油最为重要,其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近4成。武器和军事装备出口有上升趋势。俄外贸一直保持顺差。政府实行限制进口规模的政策。俄进口商品主要机器设备和食品。俄外贸易伙伴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如德、美、意、荷、英、日、法等,其次是独联体国家。

  • 标签: 俄罗斯 对外贸易 商品结构 贸易伙伴
  • 简介:东盟与联合国发展关系是地区与国际形势演进以及双方促进地区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双方关系由来已久,当前东盟已经成为联合国大会的观察员,联合国是东盟的对话伙伴,双方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在相互关心的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调与合作,呈现出多种鲜明的特征,体现了东盟与联合国对外工作的优先选择。随着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东盟与联合国在加强政治与安全对话、应对共同的全球性挑战、增强人道主义援助效率以及促进双方秘书处协调等问题上的合作正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促进地区整合和国际合作将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 标签: 东盟 联合国 千年发展目标 地区整合 国际合作
  • 简介:“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封建时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宗藩关系曾经维系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仍坚持“和为贵”的传统理念,提倡“和而不同”。这一理念尤其体现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的主张上。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是建立在完全平等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的。

  • 标签: 中国 东盟 传统文化 历史 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