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当前,新闻工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端正民族报道观念、改进民族报道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报道在各个时期发挥了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稳定与统一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民族报道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加强。从整体上看,民族报道在揭示社会发

  • 标签: 两个文明建设 新闻工作者 指导思想 舆论导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 物质生活条件
  • 简介:一个国家的品牌,总是负载着这个国家的民族智慧、文明精神,并在造福于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在细雨无声中最有效传播着这个国家的文化。美、德、法、日等国家的成功品牌无不验证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本质上由于具有“代工”的性质,并不具备自身文化承栽的功能。而自主品牌,在得到国内消费者认同基础上再坚实地走向国际市场,那么在海外则是一个不断得到国际消费者认同及所负载的华夏文明得到致效传播的过程。

  • 标签: 自主品牌 华夏文明 致效 媒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礼和乐作为华夏文明传播的两种符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礼和乐地位是等同的,它们需要相互协调,合作运转。礼要有乐配合,乐要有礼引导,二者在协同运作中准确而有效地传递着'仁义'等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而传播和践行礼乐协同所传递的这些核心思想的关键在于人,因此礼乐协同运作中突出了对人的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诉求,通过对个体情感的激发,以促进人际间情感的互动,进而在礼乐协同的规范和引导下实现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的灌输和内化,达到对人的教化,塑造一个具有德性的人格,由此展现礼乐协同的情感传播特质和内在运作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礼乐协同以情感为媒介将社会各阶层凝聚在一起,传承中华文化,实现社会大众的情感共鸣,构筑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推进华夏文明传播的实践,展现特殊的社会功能。礼乐协同是华夏文明传播的一种范式,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彰显了华夏文明的可沟通性和开放包容的品质。

  • 标签: 礼乐协同 华夏文明 传播范式 情感传播 思想灌输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国新闻史该如何研究'的主导话语进行症候式的阅读,梳理了近40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寻找学术主体性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思路,即恢复被遮蔽的'报刊自身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既有研究成果中业已达成共识的历史叙述视为一套需要加以反思的话语体系,同时将未被学术共同体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些批判性思考并置于聚光灯下,尝试揭示研究者们在重建学术主体性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的认知盲区和理论误区,即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几个典型阐释框架——'跨文化交流论''西方文明论''告别革命论''告别民族国家论'——给予理论反思,旨在剖析知识结构中未经充分检视的'西方主义'心态对历史认知的遮蔽效果。从文化去殖民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重新认识'东方'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西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进行重校,即沿着'人的解放'和'全球正义'这一主题,在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的交相辉映中,找回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主体性。

  • 标签: 新闻史研究 政治无意识 文化去殖民化
  • 简介:伊斯兰世界与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交往传统,广泛的现实合作基础,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力量。作者先后走访伊朗、阿联酋等伊斯兰国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探寻'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斯兰世界传播中面临的挑战,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斯兰世界传播的战略与路径。调查显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中存在'双向刻板印象'问题,伊斯兰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当代认知与未来预期存在较大反差,对中国企业在伊斯兰世界的经贸活动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伊斯兰世界的传播,要着眼于构建人类新文明的战略目标,全面提升战略传播能力,加强对伊斯兰世界的认知研究,创新传播理念与手段,拓展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对话的途径。

  • 标签: 一带一路 伊斯兰文明 战略传播 文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