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清代是满族统治的朝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个时代,虽然对清代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无论是肯定,言必康、雍、乾;或否定,清逐步走向衰微。而仅从清代工艺美术的历史上看,清代中期以前是继承明代的传统较多,生产技术与艺术创造都有新的发展。在清代中期以后,受外来文化与艺术的影响,艺术创作的格调逐步低落,走向繁琐的堆饰。但是景德镇在清代仍然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 标签: 清代中期 官窑 康熙 艺术创造 封建社会 工艺美术
  • 简介:清代的河南已不再是全国图书出版的中心,但有清一代,图书在河南的发行和流通在持续发展。河南也有书肆,以开封最为繁荣。河南有专门的藏书机构、藏书楼,也涌现出一些较为著名的藏书家和目录学家。清代中原,书籍除依靠刊印得以流通外,传抄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 标签: 清代 河南 图书 发行 流通
  • 简介:本文以大量的新发现的原始实物资料为依据,介绍了200多年之前,在浙东偏僻的山村中,民间金融组织是何等活跃和显赫;有轻重钱会的组合、内部的结构形式、钱会中的资金运算、盈利的分配、会股的转让和继承等各种金融活动.从兼容性方面再深一层考虑,钱会这一民间金融组织的合作模式是宁波民间钱庄业的基础和起步阶段,也是浙东宁波帮的帮群关系的内涵和滥觞.

  • 标签: 浙东地区 清代 民间金融组织 钱会 原始实物资料 宁波帮
  • 简介:长期以来,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其婚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明清时期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较大的变革,特别是改土归流之后,汉文化和婚姻风俗影响了苗族等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本文以研究清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婚俗为切入口,通过剖析不同民族及历史变迁对清代贵州少数民族婚俗变化的过程,以期对少数民族社会史和婚俗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 标签: 婚俗 清代 贵州 少数民族
  • 简介: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官员选任特点如:基本沿用清朝的职官设置和级别,严格遵守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优先考虑选调曾在福建任职过的非福建籍官员赴台任职,台湾官员升迁较快并不受“三年一换”约束.注意在台湾当地提拔官员,对于不称职官员坚决革职,以能力为官员调配升级的遴选标准。

  • 标签: 福建省治 台湾官员 选任 特点
  • 简介: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大量表现鬼神因素,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也不是创作者为了达到令人惊愕的阅读效果,从而在小说里极尽全力叙述鬼神妖魅之事,而是有其直接的目的,那就是满足大众好奇传奇之心,借鬼神调侃讽刺与以神为戏。

  • 标签: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 鬼神因素 直接目的
  • 简介:1684年至1884年,清廷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福建省治下台湾的行政建置,是基于台湾作为福建一个部分的考量,其管理亦是将台湾作为福建一个部分而进行的整体管理。根据其行政建置的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1684年至1722年、1723年至1787年、1788年至1874年、1875年至1884年。清廷为有效掌控台湾,每个时期都采取不同措施和策略,形成了对台湾管理的独有特点和方法。

  • 标签: 清代 福建省治 台湾 行政建置
  • 简介: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但是传统手工工匠的行业知识同样不能忽略。北京脱胎漆艺就是这样一个个案。这种工艺知识在清官造办处油漆作档案中,与其他漆艺一同被记载;民国时期在北京民间的油漆局得到传承;油漆工匠在工程空闲时用它调节行业生活、补给生活。从传统手工工匠的行业知识系统和行业民俗文化两方面考察这个个案,对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文化建设有一定启示。

  • 标签: 清宫造办处 北京 脱胎漆艺 技术民俗
  • 简介:清代杭州文化家族兴盛,金氏作为典型的江南文化家族,其家族文化特质主要表现为以儒为业,科举仕进;孝悌承家,以德立身;重视教育,诗书传家;经史根柢、以学资诗。通过考察金氏家族,可以一窥清代家族文化与一代文学之关系。

  • 标签: 杭州金氏家族 家族文化特质 意义
  • 简介:清代,内地流民大量涌入吉林地区,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乌拉、三姓、宁古塔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商业中心,吉林地区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标签: 清代 吉林地区 流民 城镇经济
  • 简介:孟称舜的《娇红记》是晚明继汤显祖《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戏曲杰作。作者以崭新的思想意识和圆熟的艺术技巧,使得《娇红记》无论是在创作手法、“同心子”爱情理想的建构以及侍妾形象的塑造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 标签: 孟称舜 《娇红记》 创作手法 “同心子”爱情理想 侍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