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肥胖症形成的因素,从有氧运动的处方和运动方式出发,研究有氧运动对身体肥胖产生的影响以及利用各种不同的有氧锻炼方式消耗过剩脂肪产生的效果。

  • 标签: 肥胖 有氧运动 减肥
  • 简介:<正>除遗传因素外,多数肥胖由行为因素所致,即摄入热量超过身体活动消耗的热量,剩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大量贮存在内脏和皮下导致体重增加。过多的脂肪堆积造成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付肥胖的办法除了饮食疗法外,就是运动疗法,前者意在减少摄入,后者则为增加消耗,以恢复正常身体成

  • 标签: 运动处方 肥胖者 运动疗法 饮食疗法 节食 大量贮存
  • 简介:儿童肥胖正逐渐成为全球性流行病,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谢疾病的急剧增长。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似乎是能量摄入过多,由此引发的肥胖使得儿童不愿锻炼身体,而并非缺乏运动引起肥胖。目前,对伴随肥胖的身体成分变化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及其机械基础尚缺乏足够认知。本文概述肥胖儿童的体育活动习惯及身体成分,并主张骨骼肌代谢是身体活动的主要驱动力。骨骼肌的量变和质变对肥胖儿童氧化代谢的作用有待讨论。研究肥胖人群缺乏运动的机械基础十分必要。关于肥胖年轻人运动时骨骼肌代谢作用的信息还十分匮乏,与此同时,新技术在不断涌现,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标签: 儿童 锻炼 干预 肥胖 体育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低氧训练降低体重的同时对肥胖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周离乳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2周致肥胖,经过适应性训练后挑选肥胖大鼠40只,分成4组,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每组10只。训练组用水平动物跑台进行耐力训练,训练强度为常氧下25m/min,低氧下20m/min(低氧浓度为13.6%,相当于3500m海拔高度),持续运动1h/天、6天/周、共4周。最后一次训练后恢复24h取材,取材前大鼠禁食、禁水12h,称重麻醉,量身长,计算Lee’s指数;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ELISA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取双侧肾周和附睾脂肪,称重,计算脂体比。分离左侧股骨和胫骨,称重,计算骨体比。双能X光检测大鼠股骨和胫骨两端以及中点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取3点的平均值作为股骨和胫骨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研究结果:1)与常氧安静组比较,低氧训练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及脂体比均显著降低(P<0.01),骨体比显著升高(P<0.05);2)股骨、胫骨的骨密度以及骨矿含量低氧训练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低氧训练组肥胖大鼠血清骨形成标志物OC、PICP、PINP较常氧安静组和低氧安静组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PICP显著高于常氧训练组(P<0.01),低氧训练组肥胖大鼠血清骨吸收标志物CTX、NTX和TRAP较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训练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5,P<0.01)。结论:1)4周低氧训练可降低肥胖大鼠体重、脂体比,增加骨体比;2)4周低氧训练促进肥胖大鼠骨形成和骨吸收,骨代谢处于动态平衡,尚未对股骨和胫骨骨密度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低氧训练 肥胖大鼠 骨代谢
  • 简介:提起减肥,人们想到的大都是节食、运动,但这些方法往往很难坚持,有时也未必见效。肥胖一般简单可分为四型,每种肥胖有各自不同的减重方式。最见效的减肥法可能不一定适合你,测测适合你的最有效的快速减肥法,让你的减肥路事半功倍吧!

  • 标签: 肥胖 动手 事半功倍 减肥
  • 简介:国人基于高涨的出境热情和日益鼓胀的钱包,出游前倒未必担心费用昂贵、水土不服,但对签证难的畏惧成为普遍的心理障碍。其实,只要事先耐心了解各国的签证须知,严格按照各国的要求去递交材料,签证的道路完全是可以变得平坦的。

  • 标签: 心理障碍 签证 出境旅游 户籍制度 旅游信息
  • 简介:从近几年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观察中发现,肥胖女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以前一个学校零星几个,到现在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学生的体型相对以前变得更加高大。比较近5年学校体质测试的数据便会发现在力量、速度等素质上,学生成绩呈现上升趋势,而耐力素质的成绩却在不断下降。

  • 标签: 中职院校 女生肥胖 常熟市中职
  • 简介:吉州窑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永和镇西侧,濒临赣江。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吉安县博物馆配合下对窑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选址发掘410.8平方米,发现了专烧匣钵的龙窑。此外,出土了一批瓷器和窑具标本,其中绿釉器的烧造年代主要集中在北宋晚期和南宋,元代有少量生产,器型比较丰富。这些绿釉器胎质粗松,近于陶质,呈灰白色,少量胎质坚致,多有剥釉现象。

  • 标签: 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瓷 考古勘探 江西省 吉安县 吉州窑
  • 简介: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了关于高强度间歇训练与肥胖大学生方面的2013——2018年的共27篇文献,分别从什么是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安全性,大学生肥胖人群的现状,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大学生肥胖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四个方面综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于肥胖大学生的影响。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于普通肥胖或超重大学生人群在减脂、增进身体健康方面是具有积极效果的,大学生人群中应提倡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训练方式。

  • 标签: 高强度间歇训练 肥胖 大学生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WebofScience、GoogleScholar,CochraneLibrary核心数据库进行检索,关于国内外运动干预对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干预(RCT)的文献研究。经筛选符合本文研究的文章共92篇,遴选干预试验数据346对进行类比研究。方法:通过meta-analysis计算每一对数据的效应值,利用数据标准差计算权重平均后得到其95%置信区间。当置信区间为0或大于0,说明运动干预对血清瘦素(leptin)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当小于0时,说明运动干预指标对人体血清瘦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效应值绝对值越大,效果越明显;反之亦然。利用效应值的大小来探索不同运动干预条件下,肥胖患者血清瘦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运动干预中,不同性别肥胖患者对运动干预方式的选择为"抗阻训练+有氧练习",其效应值最小,说明该运动干预方式对人体血清瘦素水平降低效果显著(p〈0.01)。在干预各个指标计算中发现,不同性别25~40岁年龄段干预的效应值最大,因而运动干预后的血清瘦素水平降低水平不明显。男性在锻炼周期为12周,锻炼强度在80%~90%VO_2MAX,锻炼频率每周4次,锻炼时间在60min每次,相对同类各指标效应值最小,说明以上干预指标的选择对肥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降低显著(p〈0.01)。

  • 标签: 运动干预 肥胖人 血清瘦素 整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以校园环境为主要干预场所,以促进学龄儿童健康、降低肥胖发生率为目标的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松岗小学为干预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5年级分别抽取1~2个班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干预实施1学年后超重/肥胖检出率和儿童饮食行为及体力活动水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1学年后,(1)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下降,其中,超重检出率从18.0%下降至12.4%,肥胖检出率从9.4%下降至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学龄儿童的饮食行为发生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饮食结构上选择“荤素均匀搭配”的比例提高,吃水果的频率明显增加,进食的速度明显下降。儿童选择“一周之内不吃西式快餐”的比例提高。(3)干预1学年后,儿童休闲式体力活动时间明显增加。体力活动水平不足(<180min/周)的比例明显下降;教师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态度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儿童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更好的认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干预策略对于降低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有效,且对提高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改善饮食行为均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学龄儿童 超重/肥胖 干预 体力活动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四个地区超重与肥胖的中年人群和正常体重的中年人群的膳食结构进行调查,旨在分析我省超重与肥胖中年人群的膳食特点,探讨导致其肥胖的饮食因素,为其控制体重、增进健康提供指导。

  • 标签: 超重 肥胖 中年人 膳食
  • 简介:鉴于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单纯性肥胖问题,需要对我国肥胖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工作进行反思;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运动处方实施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等方面深入分析,探究适合我国肥胖大学生的健身运动处方。结果发现:国内运动处方的运动方式和强度等保守、单一,“重过程”却忽略了干预前后辅助工作的重要性;运动处方的普及宣传力度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大学生身体活动参与的促进工作久不见成效。结论:我国对肥胖相关运动处方的研究仍要继续,但应当转变实践过程中的“超价观念”;注重干预前后的辅助工作;加强运动处方的推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肥胖大学生的身体活动参与。

  • 标签: 单纯性肥胖 运动处方 身体参与 大学生
  • 简介:通过对山西省体科所健身俱乐部进行有氧健身操女性学员40余人,年龄25-45岁持续参加3个月以上有氧健身操运动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测试,从而进行对有氧健身操训练对中青年肥胖女性体成分影响的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有氧健身操 体成分 BMI WHR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长期抗阻训练对肥胖青少年体重与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至8月期间在郑州动乐美健身俱乐部12~15周岁进行抗阻训练的30例肥胖青少年予以研究,对肥胖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进行观察与记录,从而判定长期抗阻训练对肥胖青少年体重与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经过6周的抗阻训练之后,肥胖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明显降低,抗阻训练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周的抗阻训练之后,肥胖青少年的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改善,抗阻训练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青少年进行长期抗阻训练,能够显著减轻体重,降低脂肪含量,改善各项生化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肥胖青少年 抗阻训练 体重 脂肪含量
  • 简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肥胖症的危害、判断及分级,并总结了国内外运动减肥新观点,从安全性、趣味性、运动方式等方面,总结出适宜不同年龄阶段肥胖人群的减肥运动处方。

  • 标签: 运动减肥 运动处方 肥胖症 年龄 应用 文献资料法
  • 简介:目的:观察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少年运动减肥后体脂率、胰岛素、血脂、血管慢性炎症因子等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11年上海巅峰运动减肥夏令营的30名肥胖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4周中小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结合适当饮食控制的减肥运动训练。分别于运动减肥的前一天和最后一天测试受试对象身高、体重、体脂率等身体形态指标及血液指标。结果:运动后肥胖儿童少年体脂率显著下降,空腹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与运动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血清脂蛋白酯酶水平明显升高,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4周有氧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儿童少年的肥胖程度、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代谢,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性病变,对预防肥胖青少年成年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肥胖儿童少年 有氧运动 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 血管慢性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激素敏感脂酶(HSL)是一种调节脂肪组织分解的酶,能在运动引发的脂肪组织代谢中的慢性变化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肥胖妇女减肥时,有氧运动强度是否对腹部HSL基因表达有影响。方法:30位女性(BMI=33.0±0.7kg/m~2,年龄58±1岁)分3组各完成为期20周的干预实验:热量限制(n=8):热量限制加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储备45%-50%,每周3天,n=9);热量限制加高强度运动(心率储备70%-75%,每周3天,n=13)。各组规定的能量赤字相同:营养不良(仅热量限制状态时每周2800千卡),或者营养不良(每周2400千卡)加运动(每周400千卡)。测量身体组成和最大需氧量,在实验前之后分别采集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样本,用实时RT-PCR测量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结果:3种干预方式在减少体重、脂肪量、脂肪百分比以及腰部脂肪方面均效果显著(p<0.01)。3种方式均未改变绝对最大耗氧量,但都增加了相对最大耗氧量(p<005到p<0.01)。同干预实验前相比,只有热量限制加高强度运动使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这组的HSL基因表达与另外两组有显著差异(只有热量限制p<0.05,热量限制加中等强度运动p<0.01)。整体来看,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绝对最大耗氧量(r=0.55,p<0.01)和相对最大耗氧量(r=0.32,p=0.09)成正相关。结论:这些结果支持肥胖妇女减肥过程中有氧运动强度对其脂肪组织代谢中HSL通路有潜在影响。

  • 标签: 腹部肥胖 脂肪组织 饮食 运动强度 激素敏感脂酶 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