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人们爱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这话一点也不错,它不仅有生理学的意义,而且带有哲理性。不过我更爱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思想,它也是运动,但却是一种更高级的运动,是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集中反映。试想:人如果不思想,纵使有生命,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 标签: 生命意义 精神财富 人生观 价值观 审美观 文化艺术
  • 简介:本文忠实地记录了唐满城先生的日常教学诤言。这些谈话内容涉及很广,有专业中的舞谚口诀、学科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寻师访友的交往片断、对学生的殷切期望等等,其间主要围绕中国古典舞学术方面的话题比较多,每一段精辟的话语与可读性的故事都闪耀着唐满城教授的智慧光芒。记得古人孔子的《论语》就是记载着他与其弟子的对话,而我平时也正好有写日记的习惯。在先生故去后,我把他生前对我所讲的一些话整理出来以飨关心他的朋友们。愿此对话录的公开发表能够表达我对恩师的思念之情,而唐先生的舞学思想与人格魅力也将永远受到北京舞蹈学院广大师生的深切怀念!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身韵 戏曲舞蹈 继承传统 发展创新
  • 简介:本文以朱载堉《乐律全书》中所涉及的舞乐言论大量舞谱、合乐谱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朱载堉舞乐思想的渊源,提出了朱载堉舞乐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舞乐思想的总领、核心、美学观等),最后分析了朱载堉舞乐思想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

  • 标签: 朱载堉 乐律全书 舞乐思想 舞学 舞谱 合乐谱
  • 简介:“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以其全新的舞蹈哲学,即一种自然法则自由精神,立于现代舞坛近一个世纪之久,她一直被奉为现代舞的精神领袖。一位从未想过要建立一个新的舞蹈流派的人,却成为“把解放性舞蹈提升为创造性舞蹈艺术的先驱者”。邓肯的舞蹈艺术作品追求自然的境界,舞蹈艺术思想则崇尚自由的舞蹈哲学。她“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然后努力表现自然”。她所创造的自由舞蹈思想舞蹈作品,不仅惊醒了陈旧的古典芭蕾,为正在衰退的古典芭蕾带来新鲜的活力生命力,而且对后世现代舞的延续及继续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 标签: 伊莎多拉·邓肯 现代舞 舞蹈思想 自然的舞蹈追求 自由舞蹈精神
  • 简介:舞蹈大师吴晓邦已经逝世八年了,他是1995年7月8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的,享年89岁,他的去世是中国文艺界舞蹈界一大损失,但他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舞蹈艺术文化的遗产,这笔遗产就是博大精深的吴晓邦舞蹈艺术思想,它不仅是中国的舞蹈文化宝库,也是世界舞蹈文化的遗产。

  • 标签: 舞蹈家 吴晓邦 艺术思想 现代舞 舞蹈理论 舞蹈教学
  • 简介:吴晓邦先生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领航人,他一生为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鞠躬尽粹。“为人生而舞”、“为人民而舞”是吴晓邦先生不断探索追求而确立的崇高的舞蹈艺术观奋斗准则。吴晓邦先生一生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慧敏睿智、勤于思维,是一位少见的把长期的舞蹈实践活动与系统的理论研究相结合,集舞蹈表演、教学、编导、理论于一身的舞蹈艺术大师。多年来,他呕心沥血为我国舞蹈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吴先生曾不断鞭策激励青年舞蹈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业务修养,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勇于按照科学的规律,对旧的、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形式进行大胆地改革创新。”

  • 标签: 舞蹈艺术 现代教学 吴晓邦 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思想道德修养
  • 简介:“最西方的芭蕾最东方的京剧糅合在一起,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你如何在音乐上克服这个障碍?”记者问陈其钢。

  • 标签: 芭蕾 京剧 陈其钢 音乐 东方 记者
  • 简介:舞剧《紫禁城的公主》于2000年5月21日在香港元朗大剧院首演,伴随着舞台上一段段热舞劲拍,现场的气氛慢慢高涨,我坐在观众席间,静观着舞台上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心情也随着演员、灯光、布景的流动而波澜起伏。

  • 标签: 舞剧 演员 布景 舞台 观众 紫禁城
  • 简介:一种舞蹈在生成之后能否发散甚至兼融,能否拓展自己的疆域并使自己长存,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功能与观念上的合理性包容性,取决于随着功能与观念变化而产生的审美变化。本文以佛舞文化圈中的藏传佛教舞蹈为个案,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 标签: 舞蹈文化圈 发散与兼融 功能与观念 羌姆主题的孔雀舞 审美
  • 简介:高丽乐是起源于古代韩国,后来传到中国日本的一种音乐,属于中国隋、唐代的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日本仁明天皇年间(公元823—849)把日本的外来音乐分为左方乐和右方乐,左方乐就是唐乐,右方乐就是高丽乐。高丽音乐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外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因而在高丽乐里面融合有中国乐(唐乐)西域乐等外来民族音乐。本文将以历史角度探讨高丽乐里面的中国音乐,

  • 标签: 高丽 西域 天皇 乐舞 唐代 国民
  • 简介:艺术史的研究证明,舞蹈独立身姿的展现,历史的取决于它自身的三角稳定构成与互补。除了舞者(舞蹈家、编导舞蹈教师)的劳动外,还要有成熟的舞蹈学术研究独立的舞蹈批评,它们共同对舞蹈作品的诞生与成熟产生着作用,使舞蹈能够具备文化艺术的身份。

  • 标签: 艺术系统 文化母体 “理论氛围” 互补与弥合
  • 简介:美国斯坦福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罗丹:影响改变1876-1936》的展览。同期有一个舞蹈项目“罗丹与舞蹈的身体”,由前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舞者穆利尔·麦芙利策划。她将罗丹的雕塑及其眼里的邓肯作为研究对象,从罗丹对舞者的观察中摆脱自己身上的技术动作惯性,离开芭蕾所代表的某些价值观,去寻找其他艺术领域艺术家们的想法或思路。这项活动将持续两个月,12月3日会有一个作品演出。

  • 标签: 罗丹 展览 芭蕾舞团 斯坦福大学 艺术家 美术馆
  • 简介:史学研究,从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极其悠久的一个文化传统。而中国舞蹈史的研究,在整个艺术史的研究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年轻的,且以史料的梳理陈述为其基本特征。

  • 标签: 中国舞蹈史 史学研究 中国文化 文化传统 艺术史
  • 简介:翻开中华民族的相册,回族男青年头戴小白帽、身着坎肩,女青年头披长纱,那朴实但独特的装束一定使人记忆犹新;在五彩缤纷的艺术舞台上,各民族舞蹈争奇斗艳,回族舞蹈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舞蹈那样使人屡见不鲜,这无形中使人们对回族舞蹈的认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回族民间舞蹈其它民族民间舞蹈一样,也是丰富多彩、历史久远的。

  • 标签: 民间舞蹈 回族 风格特征 训练价值 维吾尔族 宴席曲
  • 简介:我认为舞剧的剧情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艺术家在创作中所提出回答的问题,有着什么样的时代意义时代精神。新创作的舞剧作品是否能够与众不同,就靠这一点。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福金的舞剧《彼得鲁什卡》所引起的那些联想,有着多么大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的时期里,在歌剧、舞剧话剧舞台上,曾出现不少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规律性。

  • 标签: 舞剧作品 歌剧 剧情 艺术家 创作 话剧
  • 简介:今年暑期应台北三重市欧阳慧珍舞蹈团的邀请,赴台教学并开展文化交流。以此为契机,使我可以有机会来了解台湾当今的舞蹈界。在台期间,走访了部分舞蹈社、舞团、接触了一些近年来活跃在台湾舞蹈界的人士、亲自感受到在台湾,舞界同仁们的所思、所想,体味到她们的甘苦与欢乐、了解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这里的舞蹈学校,从概念上来讲,是受国家政府扶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

  • 标签: 舞蹈教育 基本认识 舞蹈文化 台湾 文化交流 政府扶植
  • 简介:笔者借索绪尔语言学中“语言”“言语”的理论。对中国古典舞展开论述,通过对当下五种古典舞言语模式及其语言形态的分析,试图描画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整体面貌,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索绪尔 语言学 中国古典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