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清代内蒙的移民(人口流入)问题,是内蒙地区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它对于内蒙农业的发展、人口的构成、文化的演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了解今天内蒙的社会状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从移民的社会背景、类型、来源、分布及影响等几方面,对...

  • 标签: 内蒙古地区 蒙古移民 内蒙古东部地区 乾隆 察哈尔 归化城土默特
  • 简介:内蒙大学蒙古学研究院成立于1995年12月,是内蒙大学培养蒙古学人才和进行蒙古学研究的基地.蒙古学研究院的成立,是内蒙大学体制改革的结果,标志着内蒙大学的蒙古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蒙古学研究院由蒙古语言文学系、蒙古语文研究所、蒙古史研究所、内蒙近现代史研究所、蒙古文学研究所、周边国家研究所、蒙古文化研究所、国家教委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及蒙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等9个教学、科研及文献信息实体组成。设有院办公室、学术委员会、院务委员会。清格尔泰教授任名誉院长,呼格吉勒图教授任院长,全福教授、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任副院长。由蒙古语言文学系、蒙古语文研究所和蒙古文学研究所组成的蒙古语族

  • 标签: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 蒙古语族语言 蒙古史研究
  • 简介:今天位于中国美术馆的后面、大佛寺街的西侧,矗立着一座大厦,这就是京城著名的内蒙宾馆,它建于上世纪7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还没有这座大楼,是由四合院和一栋漂亮的别墅小楼组成的蒙古族上层人士的私宅,即大佛寺38号院。1949年3月,内蒙驻北平办事处在北新桥方家胡同6号成立,4月5日就搬到大佛寺38号院,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

  • 标签: 内蒙古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文化大革命” 中国美术馆 1949年 大佛寺
  • 简介:从地域特征、音节特征、生活习俗以及草原文化等多方面深入挖掘"爬山调"中体现的内蒙形象,从歌词特点分析汉文化与蒙文化的多元一体,从而了解内蒙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性,同时解读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 标签: 爬山调 内蒙古 形象
  • 简介:今年8月,内蒙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内蒙革命史》。该书的编撰出版,历经39度春秋,凝聚着三代学者及所有为这项工作尽力的人们的心血。《内蒙革命史》努力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从内蒙的历史实际出发,力求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内蒙革命史的本来面目,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全书正文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时期分为四章,内列22节89目,前有绪论叙述历史背景,后附大事年表和参考图书文献资料目录,总计50余万字。全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资料翔实,以叙史为主,叙中兼论,史论结合,在论述内蒙革命史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堪称里

  • 标签: 内蒙古 革命史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近现代史研究
  • 简介:<正>1989年内蒙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蒙古文哲学通俗读物——《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丛书》。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首次用蒙古文编写的一套哲学读物,在全国来讲,也是首次用少数民族文字编写的一套哲学丛书。

  • 标签: 蒙古文 通俗读物 哲学 内蒙古 丛书 少数民族文字
  • 简介:历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是一切史学工作者追求的最终目标。要做到这点,首先是史实的准确无误,其次是对历史的论断准确。这实为史学界的一个旧话题,即研究历史必须首先以史实为依据。明朝史学家王世贞称用以编织史著的材料为史料,并认为没有材料是无法凭空架构历史的。因为史料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材料与史著之间的关系,故而被后世沿用至今。我国是一史学大国,除浩如烟海的史著外,举凡文集、方志、碑铭、笔记及至家谱、诗曲,莫不有史料之用;近代的考古成果也被公认为史料或准史料;值得注意的是,十数年来,档案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由于它的无可比拟的可证性,故上述各类史料是无法与之相比的。我认为,就目前治清史而言,

  • 标签: 档案汇编 内蒙古档案馆 察哈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史料 研究现状
  • 简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内蒙自治区成立50年来,蒙古语文研究事业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也跨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崭新阶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蒙古语文研究50年来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起步阶段(1947年—1977年,其中包括1968年—1977年间由“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而出现的十年停滞状态);2.发展阶段(197年至现在)。一、蒙古语文研究的起步阶段1947年5月1日内蒙自治区宣告成立。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尊重使用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首先重视和建立了一些相应的蒙古语文专门机构。如1947年秋,内蒙军政大学成立了一个蒙古语文研究室,该室有老一辈著名

  • 标签: 蒙古语族语言 蒙古语文 内蒙古自治区 现代蒙古语 大学学报 蒙古人民
  • 简介:自从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划分出一个中石器时代以来①,人们逐渐认识到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尤其盛行细石器,陶器还没有产生,仅有个别的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也没有出现,人类依然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但由于弓箭等复合工具的发明和使用,生产水平比旧石器时代大为改观。这个时代以距今1万年前地质时代进入全新世为起点。目前,我国中石器时代考古“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②,因而探索内蒙的中石器时代遗存也是很有意义的。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遗存,以往在内蒙虽然多有发现,但已经论述过属于中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存,仅有海拉尔松山遗址一处③。本文拟据上列中石器时代的特征,从在内蒙以往的发现中,划分

  • 标签: 细石器 内蒙古 中石器 大义发泉 石制品 贺兰山
  • 简介:<正>《内蒙自治区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述和分析内蒙自治区历史的专著,由内蒙大学内蒙近现代史研究所郝维民教授主编。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根据,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系统地叙述和分析了

  • 标签: 内蒙古大学 自治区 出版发行 毛泽东思想 历史问题 近现代史
  • 简介:2000年9月,日本亚洲民族造形学会在东京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日本亚洲民族造形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横田素子女士,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明治时期的日本与内蒙———以喀喇沁右旗扎萨克贡桑诺尔布为中心》的论文。横田素子的论文全文约8万日文印刷符号。其内容主要是:清末贡桑诺尔布的私访日本,他在本旗创办的学堂与日本的关系,如聘任的日本教师、日式教育,及该旗早期留日学生的情况。所据资料,除中国蒙古近代史学者已知、习见者外,还利用了不少日本现存的各种有关史料。现将横田素子提交会议的论文提要及其论文的章节要目译介于下。论文提要明治维新以后,直接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日本,在日清、日俄战争中

  • 标签: 内蒙古 明治时期 喀喇沁 贡桑诺尔布 日本式 日本学者
  • 简介:1947年5月,内蒙自治区成立后,蒙古史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内蒙历史研究所、内蒙历史学会、内蒙大学历史系蒙古史教研室相继成立,全面开展了蒙古史研究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内蒙蒙古史研究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1979年,中国蒙古史学会在呼和浩特成立,蒙古史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近50年来内蒙蒙古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仅就蒙元史的研究状况,作一简单的回顾。一长期以来,我区学者开展了通论性的蒙古史研究工作。从50年代开始,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区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为编写蒙古族通史奠定了良好基础。70

  • 标签: 内蒙古师大学报 成吉思汗 大学学报 内蒙古社会 蒙古人民 研究概述
  • 简介:2000年5月,日本创文社出版了一部森久男编著的内蒙近代史著作《德王研究》(《德王の研究》)。此书大32开精装本,正文381页,被列为日本爱知大学国研丛书第三期第三册。森久男是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现任爱知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同时在以近现代日中关系史研究闻名的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兼职从事研究工作。80年代中期,他曾以外国专家受聘于北京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90年代以来,森久男教授在近代日中关系史领域中,主要侧重于日本侵占时期内蒙史的研究,并且几乎每年都来内蒙进行学术访问,到内蒙各地参观考察。1994年,他将原伪蒙疆政权首脑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的

  • 标签: 蒙古近代史 德王 内蒙古图书馆 日本东京大学 伪蒙疆政权 独立运动
  • 简介:清代,随着移民开垦和土地关系与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内蒙东部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社会各阶级或阶层为了维护本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相互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并对其进行多方位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的阶级矛盾,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矛盾的实质。一、各族封建剥削阶级与各族劳动人民的矛盾各族封建剥削阶级与各族劳动人民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各族封建剥削阶级包括蒙古王公贵族、满蒙汉地方官员、僧侣贵族、蒙汉地主、地商、高利贷者;各族劳动人民包括蒙汉各族农民、牧民和手工业者。在内蒙东部移民开垦和土地、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各族封建剥削阶级与各族劳动人民

  • 标签: 蒙古王公 内蒙古东部 阶级矛盾 历史档案 多方位 人身依附关系
  • 简介:<正>由内蒙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乔吉、马永真主编的《内蒙旅游文化丛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内蒙自治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丛书。该丛书在充分挖掘内蒙自治区内著名旅游景区、景点和文化遗址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真实的历史知识,奇特的自然景观,生动的民间传说,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展示了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新的视角使读者对内蒙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是广大旅游爱好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大中小学生的理想读物,也是进行“热爱内蒙,

  • 标签: 文化丛书 内蒙古旅游 征订启事 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爱好者 旅游从业人员
  • 简介:(续)抗垦斗争的主要领导者是下层蒙古贵族和旗衙的中下级官吏,如陶克陶呼是四等台吉,绰克达赉是扎赉特旗梅林,参加者主要是被清廷和蒙古王公剥夺了牧场和土地的贫苦蒙古农牧民,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清廷所俘的数名陶克陶呼抗垦队伍的成员,都是贫苦蒙古农牧民。他们参加抗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基本的生存环境,驱逐或打击清廷的放垦机关和坚持放垦的蒙古王公、官员,以及汉族地主、地商、高利贷者。与蒙古族农牧民一样,汉族农民与各族封建剥削阶级的矛盾也很尖锐。在内地,残酷的封建剥削使他们无法生存,他们被迫抛家舍业,流落到内蒙地区垦荒谋生。但是,他们往往是刚逃出狼窝

  • 标签: 蒙古王公 内蒙古东部 蒙古族 阶级矛盾 封建剥削 历史档案
  • 简介:<正>最近,内蒙师范大学古蒙古语研究室的哈斯额尔敦教授等在内蒙自治区伊克召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百眼窖(当地牧民称为阿尔塞乌里雅斯)石窟壁画上发现了60余条古代(可能是元代)回鹘蒙文榜题。这些榜题主要集中在百眼窖石窟(现存有60余窟)的西北面一个窟内。该窟东、西、南三面岩壁上都有三行彩色方形佛像墨画(东、西两壁的上部、南

  • 标签: 首次发现 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文 蒙古语言文字 鄂托克旗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