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札记"叙述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曾介绍在我国一些地区寻找"断肠草",该节目介绍了寻找断肠草的经过,使观众增加了许多知识。节目介绍中未涉及"断肠鸟"。贵州地方文献对断肠草与断肠鸟有详细的记载,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二是"札记"叙述了贵州地域明清时"卫"的建置。一些学者认为明代贵州只设有二十四卫,这是不准确的,明代贵州有"卫"是二十七个。清初贵州新设"巴香卫",虽然巴香卫设置时间很短,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三是"札记"对贵州文献记载"奢香"曾见高皇后,并得到若干赏赐,这是与史实不符合的错误记载。

  • 标签: 断肠草 巴香卫 奢香
  • 简介:邾国是两周时期山东地区重要的诸侯国,在春秋列国纷争中占据的一席之地,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中都有不少记载。因此,邾国是学者关注相对较多的一个先秦小国。很多学者在论述邾国早期历史时,经常使用一“出自《世本》”的材料:“侠(挟)生非,非生成,成生车辅,车辅生将新,将新生訾父,訾父生夷父。”①但所有这些论著均未说明所引《世本》的版本信息。

  • 标签: 早期历史 邾国 辨伪 史料 世系 《世本》
  • 简介:“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这史料被众多学科的学者、著作所引用,旨在说明苏区革命后,国民党(军)对原苏区或“清剿”区实行疯狂进攻和残酷的烧、杀、抢政策。然而,检索民国文献,找到原始资料,不难发现,所有的引用者都存在言之无据(没有注明史料来源)、引用史料时空错乱和移花接木,以及曲解史料,甚至无中生有等不规范和错误之处。另外,还很可能存在拼接史料的问题。历史虽人人可述评,如小姑娘一样可任人打扮,但所有的研究均须遵循言之有据、实事求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等学界公认的研究规则,不能脱离“历史求真”的初衷。只有这样的革命史研究和党史研究,才可能称为“信史”,并上升到“科学”的高度。

  • 标签: 历史求真 史料解读 实事求是 党史研究
  • 简介:《天圣令·狱官令》中多次出现“辦定”“辨证”的用词以及与之相关的“辦”。为便于讨论,兹先将相关的令文列举如下:宋29条:诸告言人罪,非谋叛以上者,受理之官皆先面审,示以虚得反坐之罪,具列于状,判讫付司。若事有切害者,不在此例。切害,谓杀人、贼盗、逃亡,若强奸及有急速之类。不解书者,典为书之。若前人合禁,告人亦禁,辦定放之。即邻伍告者,有死罪,留告人散禁;流以下,责保参对。

  • 标签: 札记 复原 辨证 逃亡
  • 简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诵读与写作作为两部分分别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只能针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通过将一些历史文化教材内容与读写教学进行联系,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 标签: 初中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 古代寓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传统语文教学 初中学生
  • 简介:《三国志·魏志·毋丘俭传》《北史·高丽传》《三国史记·高句丽传》对毋丘俭征高句丽的战争过程皆有记载,将具体事件逐一比对,三部史书依次在随俭出征将领、哥丘俭是否有败绩、魏军行军路线、俭征高句丽时间及次数等问题上存在不足和差异;此外,中国史书《魏志·东夷列传》所记之王颀正始中至夫余征粮、古朝鲜史书《三国史记·百济本纪》所记之百济正始七年攻乐浪二事,《毋丘俭传》《高丽传》《高句丽本纪》皆无记载,发生时间亦有待考证。本文对以上六个问题进行探讨,以考证补充战争过程。

  • 标签: 毌丘俭 东川王 高句丽 丸都 沃沮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