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的效果。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120例脾胃脘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施行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60例,施行中医升降理论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症状(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8.33%)较对照组(85.00%)更高,P<0.05;(2)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3)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4)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及复发率(1.67%)均较对照组(13.33%、15.00%)更低,P<0.05。结论 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切实可行,疗效更优,且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脾胃病 中医 升降理论 复发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愈后防复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医预防保健的思维模式,对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四诊即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医疗行业中的中医辅助四诊诊疗仪器[1]。健康管理是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评估、干预与随访跟踪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治疗,而是更加重视健康管理,追求更高质量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健康管理不只局限于仪器设备检查和化验检查等手段,已充分融入中医“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理念。当前,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亚健康、体质偏颇、慢性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作为其中代表项目的中医四诊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从整体、动态、平衡和个体化的角度,实时掌握受检者身体动态变化,为受检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治疗和养生指导方案,突出了中医个体化诊疗理念优势,对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治未病 中医四诊 健康管理 体质辨识
  • 简介:摘要针、灸、刮痧、推拿、点穴等特色鲜明的古法中医外治技法是中医的重要特征,跟西医不同,使用这种方法,往往头疼医脚,腰疼医手,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按照中医理论,经络是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人体中普遍存在生物全息现象,“外治法”源于“内病外治”,而中医外治整体观,是全息理论的应用,全息论推导出任何一个器官和细胞中都包含阴阳五行,人体是一个耗散结构,经络系统最为典型,结合前沿科技理论的“耗散结构”,运用全息思维研究中医经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途径,发现人体听不到的交响乐和看不见的彩虹,为推动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推拿 中医外治 全息 整体观 经络 耗散结构 电磁驻波
  • 简介:【摘 要】脑血管神经性头痛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大部分急性病或者慢性病病发的过程中会伴有头痛症状的出现。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病症分为内感以及外伤。虽然症状与我国医学方面的“透风”,“头痛”,“偏头痛”等症状相似,但其实它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性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性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而且这种疾病的治疗非常困难,很难被完全治愈,而且需要病人在治疗过程当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对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中医理论 脑血管神经性头痛 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相关学术研究表明,肥胖与急性胰腺炎关系密切,控制肥胖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概率。中医学从脾胃理论论治肥胖以及急性胰腺炎行之有效。本文通过中医脾胃理论来论述肥胖与急性胰腺炎关系,为通过控制体重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提供中医理论支持。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肥胖 中医脾胃理论
  • 简介:摘要:近年来相关学术研究表明,肥胖与急性胰腺炎关系密切,控制肥胖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概率。中医学从脾胃理论论治肥胖以及急性胰腺炎行之有效。本文通过中医脾胃理论来论述肥胖与急性胰腺炎关系,为通过控制体重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提供中医理论支持。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肥胖 中医脾胃理论
  • 简介: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基于期望—价值理论进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设计,通过增进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期望值;通过改善教学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增加重要性认知、加强实用性感知、降低代价感知,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探讨期望价值理论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基础,帮助儿科护理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期望,促使中职学生明确学习价值,树立成功期望。

  • 标签: 期望价值理论 期望 价值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扶阳理论中医风湿病中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扶阳理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扶阳理论对风湿病患者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的效果比较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扶阳理论 风湿病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依托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将中药复方与白酒有机融合,研制新型康养酒。分析其在缓解疲劳、促进健康方面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人参、枸杞、黄精、陈皮、茯苓、葛根、山药等中药配伍组方,并以白酒作为溶媒,采用现代提取工艺,制备潍护院抗疲劳康养酒(WHY康养酒)。观察感官指标,评测理化指标,同时进行动物实验。结果 在感官指标方面,WHY康养酒略呈棕色,清澈透亮,爽滑协调,品尝回味微苦,余味干净爽快。在理化指标方面,3批酒样平均酒精度为45.0%vol,平均总固体含量为2.58g/100ml。动物生长分析显示,实验组体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亦具有抑制小白鼠体重增长的作用(P<0.05);体长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竭实验显示,实验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小鼠抗疲劳能力较强,同时实验组小鼠平均游泳时间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P<0.01);对小鼠肝糖原和尿素氮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其血清尿素含量也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本文依托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研制出的WHY康养酒,具有较强的抗疲劳作用。建立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科学合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为后期康养酒的进一步研制提供依据。

  • 标签: 药食同源 白酒 中药 保健
  • 简介:摘要:寒凝血瘀型痛经是痛经中最常见的一个辨证分型,具有腹痛程度重、伴随症状多、见效快的特点。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向暖贴中加入活血化瘀、化湿止痛的药物,选取中医治疗痛经的针灸穴位,配合透皮的工艺进行痛经局部的治疗。经过临床应用,临床疗效确切并且简便易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亚健康失眠人群中应用基于中医络病理论下治未病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将84例亚健康失眠人群作为此次参研样本,所有样本在本院治疗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运用计算机数表法将样本分为:参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分别给予前后组西药治疗、中医治未病疗法(基于中医络病理论),比对2组样本治疗情况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睡眠总时间、REM期时间均更高,参照组觉醒次数及觉醒总时间均更高,P<0.05,差异较大;参照组治疗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较大。结论:在亚健康失眠人群中应用基于中医络病理论下的治未病干预效果优良,对失眠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中医络病理论 失眠人群 亚健康 治未病干预 睡眠总时间
  • 简介:摘要:治未病的主要含义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中医来说,为防止疾病发展,通过做好自然、阴阳调节、饮食有节。通过掌握其演变规律,并采用一定的措施以此来防止疾病的发展。治未病主要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主,在提早预防和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整体意义较为重大。

  • 标签: 治未病 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 研究
  • 简介:摘要:软组织外科学是由著名骨科专家“宣蛰人”创立的一个临床医学中的新分支。它是以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脂肪包括结缔组织等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软组织系统劳损性病变引起各种征象的疾病为研究对象,以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非手术方法为治疗手段的一门专科学【1】,棍针是由华侨陈伯甫先生带到香港,是以特定的棍状工具刺激穴位来防病治病的方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对筋的治疗。本文中使用到的是由广东省中医院第八届杏林寻宝献宝专家钱卫东等人研发的专利产品-组合型棍针,它是将传统型棍针与艾灸相结合,融中医艾灸刮痧、西医肌肉松解为一体的一项新技术。本人师从中国软组织外科学创始人宣蛰人嫡传弟子包寒义、组合型棍针发明人钱卫东老师,学习并掌握了以软组织外科学为理论指导的棍针操作技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慢性劳损疾病取得佳效。现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进行系统的疗效观察,总结此项技术的经验和体会。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棍针 宣蛰人软外理论
  • 简介:摘 要:面瘫后遗症治疗多效果不理想,仝俐功主任医师临证近七十年,治疗面瘫后遗症:面肌瘫痪、痉挛、倒错、跳动,效果理想。通过《黄帝内经》相关其理论,分析仝俐功老师治疗面瘫后遗症学术观点,从而不断挖掘整理仝老学术经验。

  • 标签: 《黄帝内经》 仝俐功 面瘫
  • 简介:【摘要】痛风以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慢性痛风石形成及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不通”是痛风发生的病机关键。 本文通过“不通则痛”理论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认识到“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气血津液运行通畅则安,脏腑经络阻塞不通则病。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不通则痛 中医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PPT课件对中医肿瘤科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工作,观察组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PPT课件展开教学工作。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PPT课件在中医肿瘤科教学工作中,对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效果,且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满意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中医肿瘤科 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