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遗尿的原因及表现,通过治疗,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

  • 标签: 中药 针灸 治疗 小儿遗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桂枝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采用加味桂枝汤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43例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6例患者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未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加味桂枝汤治疗小儿遗尿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不会复发,因而值得借鉴使用。

  • 标签: 加味桂枝汤 小儿遗尿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遗尿患儿2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小儿遗尿患儿3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口服中成药缩泉丸,观察组予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对照组为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

  • 标签: 针刺 穴位贴敷 缩泉丸 小儿遗尿
  • 作者: 刘瑾1张进尊2陈美鹤2王丹3吴雪飞4
  • 学科: 医药卫生 > 医学心理学
  • 创建时间:2017-11-21
  • 出处:《心理医生》 2017年第11期
  • 机构: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症,患儿无法在夜间自主排尿,睡眠时小便自遗。本病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造成患儿体质下降,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西医对本病治疗效果有限,且费用高、疗程长、不良反应高。中医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肾气未充,膀胱不能制约而发[1]。本研究采用健脾固肾止遗方配用耳穴治疗小儿遗尿症80例,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monosymptomaticenuresi,?MNE)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MNE患儿共计100例作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了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在干预之后对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的遗尿频率、每周平均夜间自行起床排尿次数进行比较研究,统计1a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与结论在治疗儿童MNE的时候应用心理行为干预措施,疗效是很满意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症状夜间遗尿症 儿童 心理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11岁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PNE儿童98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Achenbach行为量表评分(CBCL)并分析影响PNE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1)。观察组男童在抑郁症、社交退缩、攻击性、强迫症、交往不良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童抑郁症、社交退缩、攻击性、体诉、残忍、性问题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年龄大、父母关系差、由老人或保姆抚养均为遗尿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父母文化程度高则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6~11岁PNE儿童存在抑郁及社交不良等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关系、年龄等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相关因素采取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等措施,加强心理干预治疗。

  • 标签: 原发性遗尿症 心理行为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小儿中毒救治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以来收治的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了5例急性中毒患儿,均为男孩。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例患儿进行了洗胃治疗。结论小儿急性中毒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中毒后采取合适的洗胃方式洗胃及促进毒物排泄和药物治疗,促进中毒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中毒 儿童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对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患儿,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干预组(n=65)。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为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比各组护理总不良事件率、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总不良事件率为7.69%,但对照组为23.08%,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家长满意度为92.31%,但干预组为100.0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小儿输液期间,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还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静脉渗出分级护理 小儿输液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脾虚泄泻患儿,辩证采取小儿推拿及穴位贴敷治疗7d,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d,38例痊愈,12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1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泄泻 小儿推拿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土包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法,将2016年9月至217年9月在我科治疗80例腹泻小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土包治疗,都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P≤0.05。结论艾土包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艾土包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优质护理方法的实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儿科收治的1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97.5%、并发症发生率7.5%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与小儿肺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了包含治疗护理、基础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6例患儿在经过细致综合的护理之后,效果良好,其中43例患儿治愈后出院,3例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对患儿的病情有一个更加精准的掌握,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帮助患儿更快恢复,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综合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于改善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危重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恢复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率(95.24>78.57%)和患儿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0.48%>80.95%)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2.38%<11.90%)相对更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38.25±7.21)h<(55.24±10.64)h相对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准确判断危重病患儿的病情,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其良好恢复。

  • 标签: 小儿护理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小儿危重病患儿护理当中实施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儿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危重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护理评分法进行对应护理,将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2)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3)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小儿危重病患儿护理当中实施护理评分法,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儿并发症发生了。可作为临床首选干预方法推广。

  • 标签: 小儿危重病 护理 护理评分法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