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房间隔缺损(ASD)的外科手术及内科封堵术前及患者手术后半年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并住院行封堵术或外科手术治疗的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患者241人,其中男性93例,女性148例,总结其心电图特征。结果正常心电图有55例;CrochetageR波切迹出现183例(75.9%),Ⅱ、Ⅲ、avF导联均出现83例;双峰T波101例(其中圆顶尖角型T波或尖角型T波5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48例,其中伴随CrochetageR波切迹者37例(77.1%);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65例,其中伴随CrochetageR波切迹者59例(90.8%);电轴右偏126例、右房肥大53例、右心室肥大85例、房性早搏12例、房性心动过速6例、心房颤动6例、室性早搏3例;术后6月除正常心电图增加外、房性心动过速未变,其余数量多减少。结论心电图检查如右心室肥大、右心房肥大、CRBBB及ICRBBB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特别是CrochetageR波切迹、圆顶尖角型T波或尖角型T波有一定的特征性,手术能使心电图改变减少或消失,心电图改变需长期随访。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电图 Crochetage R波切迹 圆顶尖角型T波或尖角型T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20岁。自幼出现口唇、甲床发绀,劳力性胸闷、心悸1年。体格检查:发育稍差,皮肤黏膜中度发绀,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并町触及震颤,P2不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右房大、心室肥大、心肌损害。胸部X线片:心脏大小、形态无异常,肺动脉段未见明显突出,主动脉结小,双肺血不多,双肺纹理清晰,其余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肺动脉起源异常、永存动脉干。

  • 标签: 肺动脉狭窄 房间隔缺损 左室双出口 肺动脉起源异常 劳力性胸闷 收缩期杂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备好术后常用物品;术后正确连接各管道、严密监测有创动脉压、有创中心静脉压、尿量、血气分析、严格控制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术前、术后以上护理措施,患者住院17天后痊愈出院。结论完善、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成人 房间隔缺损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程度及自然愈合过程中超声随访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收治的36例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入组,对其进行超声随访检查,观察患儿房间隔缺损程度及为其1年的自然闭合情况。结果:所选的36例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直径3~5mm患儿8例,直径5~8mm患儿10例,直径8~10 mm患儿2例;经1年超声随访检查后自然闭合患儿20例,占比55.56%,未闭合患儿16例,占比44.44%,其中缩小13例,占比33.33%,扩大3例,占比8.33%,P<0.05。结论: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自然愈合过程中,采用超声随访检查技术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明确患儿房间隔缺损程度,并对自然愈合情况进行实时观察。

  • 标签: 超声随访 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自然闭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适应证、操作原则及临床效果。方法继发孔型ASD住院患者428例,其中单一ASD416例,多发型ASD12例,合并畸形70例。介入术中导入球囊导管测量最大ASD伸展直径,用TTE或TEE测量ASD直径及确定ASD位置、大小及数目。用注入球囊中的混合造影剂抽出在体外卡尺测量ASD直径,据此选择合适的闭合器。结果428例ASD患者成功介入425例,介入技术成功率99.3%。介入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2.1%。本组合并畸形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ASD及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主要掌握ASD及合并畸形疾病的适应证,操作规范化,成功率很高,而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畸形 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介绍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方法54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心房纤颤20例,频发室性早搏10例,频发房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Ⅰ°房室传导阻滞(AVB)14例,Ⅱ°、Ⅲ°AVB各1例。54例ASD均为中央型,合并肺动脉高压12例,合并其他疾病7例,其中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脑栓塞、血友病、高血压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54例患者术前、术后常规行TTE检查、胸部X线平片、12导联心电图及右心导管检查。术中均用TTE和TEE监测。结果54例患者均成功地行介入治疗ASD,技术成功率100%。闭合器型号10-40mm,无任何并发症。5例患者(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频发室性早搏)先行射频消融术,而后成功闭合ASD。结论ASD合并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必须特殊对待心律失常,认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治疗原则,而后介入治疗ASD。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律失常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共168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房间隔缺损的超声检查及手术证实的相关资料。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率为95.2%,右室、右房增大148例,左室、右室、左房、右房增大12例,心脏大小正常8例;上腔型房缺4例,下腔型房缺8例,混合型房缺5例,冠状窦型房缺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房间隔缺损(atiralseptaldefect,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类型,约占84%-([1])。但在飞行人员中发现者较少见。2009年7月收住1例ASD的飞行员患者,并于2009年11月19日成功进行了经导管介入ASD封堵术。术后14个月,经临床观察并反复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未见异常,住院期间配合适当体能训练,该患者不仅恢复了一般意义的身体健康,还通过了载荷为6.0G、10s的离心机检查,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飞行员 体能恢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及分析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相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文实验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本院纳入治疗的24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对24例患者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并予以对应护理措施,统计24例的临床效果。结果24例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3.25±0.14)d,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痊愈率为100.00%。结论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实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对应护理干预呈现良好效果。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微创 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非常规方法选择Amplatzer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方法14例Ⅱ孔型ASD和1例动脉导管未闭,经术中常规右心导管检查,测量右室与肺动脉压力,经导引钢丝导入球囊导管测As最大伸展直径,用体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直径及确定ASD的位置及大小,根据球囊最大伸展直径选择应用等于或大于其1~2mm型号的国产ASD和PDA封堵器。结果15例患者应用15个封堵器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亦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应用封堵器封堵ASD和PDA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5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0余年于2005年5月18日人院,无发热咳嗽,精神一般,食纳可。平常无青紫,不愿与人交流,大小便可,体格检查;SP:100%,BP90/56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双肺呼吸清,心律齐,HR80次/min,L2、4III/6SM,P2亢进,左手指畸形,四肢活动尚可,彩色多普勒超声报告:房间隔缺损II度,肺动脉流速增快2.5m/s。5月18日心电图示:心律窦性,心电轴不偏,心率60次/min,P-R间期0.17S,Q-T间期0.40S,PV1双向,PtfV1=0.014mm·s,V1呈QR型,RV1+SV5—2.8mV。心电图诊断:左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

  • 标签: 房间隔缺损术 术后心电图 逸博 反复心律
  • 简介: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及修补术前后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9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I组)修补术前后、1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Ⅱ组)及17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心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观察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结果I组术前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高于I组术后、Ⅱ组和对照组(P〈0.05),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高于Ⅱ组,但与I组术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术后收缩峰值速度、应变与应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右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易受容量负荷的影响,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和应变率更能真正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有望成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3例(7.50%);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38例(95.00%);患者手术时间为(2.91±0.24)h。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配合,患者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3例(7.50%);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38例(95.00%);患者手术时间为(2.91±0.24)h。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配合,患者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