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推行孝文化"四进"活动,采取课程设置、专题教育、榜样示范、环境熏陶、活动承载、节日渲染、课堂融合、媒体渗透、行为引领等系列实践方法,将孝文化的合理内核融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培养实践中。实行孝文化教育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评分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

  • 标签: 护理 教育 孝文化 职业情感
  • 简介: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其间护理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但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护理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对学科的性质及不同层次教育的要求并未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护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性质、服务内容及方式决定了护理教育应有自身的定位与特色。

  • 标签: 高等护理教育 学科建设 征文 专题 中华 中等护理教育
  • 简介: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国际高等护理教育术锋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西安市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泰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500余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是:赋能、合作、成长。

  • 标签: 高等护理教育 教育研讨会 学术 国际 安隆 中国香港
  • 简介:小组合作即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角色”指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要求,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应行为模式.实践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加强体验并转化为行为,培养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护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本研究于2013年在《护理教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角色实践”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小组合作 角色实践 护理教育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法,提高护理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质量。方法根据留学生的背景特点,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研制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班主任责任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结果留学生培训效果良好,调查显示学生学有所获,对教学管理和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达100%。结论结合留学生背景特点设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模式,既满足了留学生的求学需求,又突出了中国护理教育的特色。

  • 标签: 专业 护理 模型 教育 教育考核
  • 简介:目的探讨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智力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Young躁狂量表(Youngmanicratingscale,YMRS)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智力量表总分及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而2组情绪利用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MD评分、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951,P=0.004;t=3.893,P〈0.001)。结论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智力水平,有助于情绪改善,降低患者的狂躁、抑郁程度。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健康教育 情绪智力
  • 简介:目的调查口腔专科护士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continuingnursingeducation,CNE)学习动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动机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教育参与量表对122名口腔专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其参加CNE的学习动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2名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的学习动机总分为(70.24±15.25)分,平均分为(2.60±0.56)分,6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求知兴趣(3.31±0.88)分、职业进展(3.21±0.90)分、社会服务(3.15±0.85)分、外在期望(2.29±0.58)分、逃避或刺激(2.29±0.50)分及社会关系(1.86±0.45)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及婚姻状况的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学习动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为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结论口腔专科护士参加CNE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参加CNE的学习动机受工作年限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对不同工作年限的口腔专科进行针对性的继续教育

  • 标签: 口腔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学习动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出院患者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出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和观察组(个案管理护理指导)两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和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QO-LI-74指标改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方式可帮助双相情感障碍出院患者改善负面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增加生活质量,护理结果理想,可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 双相情感障碍出院患者 影响研究
  • 简介:目的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为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运用小讲课培训、微格教学法评价和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3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及5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实施微格教学培养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小讲课)成绩平均为75.45分,培养后为84.25分,培养前后护生的小讲课得分比较差异显著;定性结果显示,护生掌握了教育和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了查阅、组织和制作健康教育资料、实施健康教育并能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护生积极参加课外健康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是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健康教育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当今社会人性化服务的一种理念。人文关怀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人文关怀”是对平等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的应有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它集中表现为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弘扬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系。Watson认为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将获取的知识内化后,自觉的给予病人的情感付出,关爱:意为关心、照顾、爱护、帮助等,可以理解为行为,也可解释为情感或态度。然而,目前社会现状和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较小,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支持缺乏应有的关注;与外界沟通能力欠缺等。因此,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从而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护理需要。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人文关怀教育 人性化服务 WATSON 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关爱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情感激励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成员实施情感激励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成员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工作效率情况。结果 两组成员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为(12.02±0.26)、(10.01±0.11),对照组评分为(18.05±1.26)、(19.36±1.0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情感激励护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价值
  • 作者: 梁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 机构: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 简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居家护理。居家护理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情绪,减轻症状,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居家护理的重点包括: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睡眠,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锻炼身体以减轻压力,以及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居家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就具体科普下双相情感障碍,及居家护理有哪些内容。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新生儿哺乳行为与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环境下新生儿的哺乳行为,并结合相关情感发展理论,发现了哺乳行为对新生儿情感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与情感联结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人工喂养可能会影响新生儿情感的形成。此外,母婴互动也被发现是促进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而言,本研究提出了哺乳行为在新生儿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强对母乳喂养和母婴互动的支持与关注。

  • 标签: 新生儿,哺乳行为,情感发展,母乳喂养,母婴互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儿科重症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通过使用情感护理的方式展开护理的内容,进而减轻重症患儿患病期间的不良情绪,进一步强化患儿与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使患儿的舒适程度得到相应的提升。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重症儿童86例,为了对护理结果进行更直观的研究,先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其中的43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X组,使用常规的方式对其展开护理的内容;剩余的43例患儿主要采用情感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护理,并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Y组进行研究。在对选取的所有患儿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患儿产生的不良情绪、疼痛程度以及舒适程度等进行相应的评分,最后了解患儿家属对此次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以上的方式对选取的患儿进行护理研究后发现,不同护理方式对重症儿科的患儿产生的效果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而从实验的结果上来看,Y组患儿在接受情感护理的过程中,其疼痛程度的评分相对来说是更低的,且该组的患儿更愿意积极的去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和治疗,但使用常规护理的X组患儿,在被护理的过程中仅仅是满足了其基本的需求,在疼痛程度明显的情况下,配合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是比较低的。研究的结果表明,情感护理对重症儿科的患儿护理的效果更明显,且两组患儿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从研究的方式和研究的结果上来看,使用情感护理的方式对该类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儿被护理期间产生的不良情绪,在减轻患儿疼痛程度的同时还可以使患儿更加的舒适。因此,在今后对该类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对该种护理方式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情感护理 儿科重症 人文关怀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