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26岁,因宫内妊娠26周利凡引产后昏迷7h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律4~5/30d,妊3产1,末次月经2000年11月9日,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5个月时感明显胎动,孕期无腹痛、头晕、眼花、阴道流血等症状,产前检查无异常,因计划外妊娠,于2001年5月15日在院外行利凡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注药后12h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烦躁、四肢抽搐,但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血压22/15kPa,体温39.5℃,经降温、降压、镇静治疗后病情稳定,于注药后23h自然分娩一女死婴,子宫收缩可,阴道流血少,产后1h即出现昏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124次/分,予甘露醇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于5月17日17时转入我院.

  • 标签: 中期妊娠 凡诺引产 利凡诺
  • 作者: 刘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7-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射洪629200
  • 简介:<正文>怀孕期间一般都要要做几次B超检查的,多数都是做二B超的比较多,也有需要做三B超的情况,然而这两种检查方法,倒底是做二和还是做三好?二者的区别在哪里?那么,二和三有什么区别?三比二好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了解。

  • 标签: 孕检;三维彩超;二维彩超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数据库,并通过筛选与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3篇已发表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合计2045例,其中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引产1028例,单用利凡引产10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组)与对照组(利凡组)比较,引产失败率低[WMD=0.22,95%CI(0.14,0.35),P<0.001];规律宫缩开始时间[WMD=-9.17,95%CI(-11.15,-7.18),P<0.001]、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缩短[WMD=-6.37,95%CI(-8.78,-3.96),P<0.001]、总产程缩短[WMD=-6.12,95%CI(-7.64,-4.61),P<0.001];阴道出血少[WMD=-51.00,95%CI(-67.60,-34.39),P<0.001];胎盘、胎膜残留率低[WMD=0.17,95%CI(0.11,0.27),P<0.001];软产道损伤少[WMD=0.08,95%CI(0.04,0.16),P<0.001];研究组有减少子宫破裂的风险,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7,95%CI(0.06,1.36),P=0.11]。结论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及安全性显著增加,规律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及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及软产道损伤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片 利凡诺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引产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四超声(four-dimensionalultrasound,4D)即实时三超声在胎儿手足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737例胎儿顺序进行二超声(two-dimensionalultrasound,2D)和4D检查,重点观察胎儿手、足有无发育异常和其他合并畸形。将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引产后或产后结果相对照,比较2D与4D对胎儿手足畸形例数检出率、病变细节的检出率及病变部位图像质量。结果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有61例120处胎儿手足畸形。2D及4D对胎儿手足畸形的病例检出率分别为77.05%(47/61)、93.44%(57/61),对胎儿手足畸形病变细节的检出率分别为71.67%(86/120)、89.17%(107/120),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5.57%病变部位的图像显示质量4D优于2D。结论4D对胎儿手足畸形病例数、病变细节的检出率及病变部位图像质量明显优于2D,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手足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孕妇60例,根据采用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利凡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比较两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清宫情况、产后住院时间及产后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清宫率观察组(35.0%)低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化钾胎心内注射联合利凡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可降低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行清宫术率,保护子宫内膜,同时产程较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心内注射 氯化钾 利凡诺 中期妊娠 引产
  • 简介:目的:研究舒(NovaSure)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月,采用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舒NovaSure)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共50例,门诊随访时间满12个月者共30例,其中3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30例均完成手术过程,舒(NovaSure)治疗时间52~116s,平均78.6s,术中出血〈10ml。术后1、3、6和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30/30)、100%(30/30、96.7%(29/30)和96.7%(29/25),闭经率分别为86.7%(26/30)、83.3%(25/30)、76.7%(23/30)和73.3%(22/30)。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舒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

  • 标签: 诺舒 子宫内膜切除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病例1:患儿14岁(1995年9月12日出生),主因"月经过多1年"于2010年3月31日入院。患儿自出生后有脐带出血,全身皮肤紫癜、瘀斑。5岁时因严重鼻出血入院治疗,随后经常因鼻出血或鱼刺刺伤咽喉部引起大出血,需要输红细胞和血小板治疗,平素血红蛋白(Hb)80-90g/L,经检查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患儿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60d,经期8-9d,量多,几乎不能自净,

  • 标签: 月经过多 左炔诺孕酮 鼻出血 缓释系统 皮肤紫癜 月经初潮
  • 简介:目的分析可控释地前列酮栓与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对促宫颈成熟、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组采用可控释地前列酮栓引产。对比两组给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宫缩过强过频率、中断药物使用率、临产发动时间、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给药4h、6h、12h后宫颈Bishop评分[(6.45±1.23)、(8.21±1.78)、(10.33±1.41)]高于对照组[(5.04±1.48)、(5.98±1.45)、(7.08±2.03)];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8.86%)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宫缩过强过频及中断药物使用率(1.14%、0)低于对照组(10.23%、6.82%);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6.82±2.05)h]短于对照组[(10.68±3.52)h];观察组引产失败率(0)低于对照组(5.68%);观察组总产程时间[(8.36±2.78)h]、产后出血量[(195.27±55.62)mL]少于对照组[(13.96±3.56)h、(225.17±65.44)mL];观察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27%、1.14%)低于对照组(11.36%、10.23%),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释地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促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 米索前列醇 足月妊娠 引产 促宫颈成熟 分娩结局
  • 简介:目的比较经阴道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2D-HyCoSy)和四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有效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采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造影剂,进行2D-HyCoSy和4D-HyCoSy检查,其中35例结果与腹腔镜下通液术进行比较。对比2D-HyCoSy和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结果经阴道2D-HyCoSy及4D-HyCoSy评估输卵管阻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0%、84.44%、75.00%、90.48%和92.00%、93.33%、88.46%、95.45%;准确率分别为84.28%和92.8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冇2=36.91,P〈0.05)。一致性分析显示,2D-HyCoSy与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吻合度基本一致,Kappa值为0.667;4D-HyCoSy与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吻合度高度一致,Kappa值为0.846。结论2D-HyCoSy和4D-HyCoSy均可准确、快速地评价输卵管通畅性。4D-HyCoSy对输卵管全程的空间走行显示更具优势,诊断更有效。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输卵管 不孕症
  • 简介:骨骼成像是三表面成像中的一种模式,通过最大、透明和X线的方式显示胎儿的骨骼系统,图像更加直观立体,可以显示采集区域内完整的骨骼图像,对观察骨骼的发育情况及判断有无畸形都有其临床价值。目前三骨骼模式在脊柱成像、肋骨的应用已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医生的认可,但颅骨、面部、脊柱、肋骨及四肢骨骼等都是骨骼模式的应用领域,可以为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本文拟从脊柱畸形和面部异常这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的三骨骼成像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三维骨骼成像 脊柱畸形 面部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20~26周)经三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及其对于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经三骨骼模式成像分别对290例中孕期正常胎儿(正常组)和10例隐性脊柱裂胎儿(异常组)的脊髓圆锥进行定位,计数正常组脊髓圆锥末端水平所对应的腰椎椎体,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在中孕期正常胎儿的分布趋势及两组脊髓圆锥的位置差异。结果282例中孕期胎儿经三骨骼模式可清晰定位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正常组的脊髓圆锥在孕20~21周可位于L3.5及以上水平,孕22周开始全部位于L3及以上水平,脊髓圆锥的位置与孕周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79X+4.536(R=0.953,P〈0.01)。异常组的10例均位于L3水平以下。结论通过三骨骼模式成像可以识别椎体的位置,以此进行脊髓圆锥的定位,隐性脊柱裂的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脊髓圆锥的定位对于隐性脊柱裂的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隐性脊柱裂 三维骨骼模式 脊髓圆锥
  • 简介:超声(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3D-US)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并在临床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大量文献报道3D-US是一种可重复性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器官和病灶的大小、位置、形状和形态,从而改善诊断和治疗,是妇科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对子宫、子宫腔和附件的成像,以及辅助宫腔内声学造影的应用。本文主要对3D-US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维 妇科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三超声在胎儿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三超声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及多平面成像技术对具有高危因素孕妇的胎儿进行中孕期检查。结果720例胎儿超声检查中能获取较理想的三超声图像的有662例,占91.94%;产后或尸检证实胎儿结构异常44例:其中体表畸形32例,三超声产前确诊31例,占96.87%;内脏畸形12例,三超声产前确诊8例,占6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获取较理想三超声成像的有58例,占8.06%。结论三超声成像能提高胎儿结构显示的清晰度,图像立体直观,并能反映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在胎儿的产前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在体表畸形方面。

  • 标签: 三维超声 胎儿 产前检查
  • 简介:目前二超声对于胎儿腭的评估和腭裂的诊断仍较困难,因而近年来有较多学者使用三超声技术评估胎儿腭。这些技术包括渲染成像和多平面成像,可对唇裂胎儿合并的原发腭裂进行产前诊断,对合并的继发腭裂的诊断虽有明显改善,但对软腭裂和单纯继发腭裂的诊断仍是一个挑战。侧角度照射技术着重规范容积数据的采集,高质量的容积数据,能重建原发腭和继发腭的任何切面,并能显示腭的曲面平铺图像,因而能对腭裂进行明确诊断,甚至是单纯继发腭裂。在早孕期,三超声显示鼻后三角,重建腭的轴平面和冠状面,可确定原发腭和继发腭,诊断正中唇腭裂和单侧或双侧完全性唇腭裂。

  • 标签: 胎儿 腭裂 3D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三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妇产医院经超声诊断的48例胎儿半椎体的病例,包括本院超声筛查诊断的10例和外院来本院会诊的38例,并将三超声图像与产前或产后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在本院筛查病例中胎儿半椎体检出率为0.13‰。48例病例中,单发34例(颈椎l例、胸椎18例、腰椎13例、骶椎2例),多发14例(胸椎3例、腰椎3例、胸椎合并腰椎6例、腰椎合并骶椎1例、颈椎合并胸椎和腰椎1例);合并其他畸形16例,无合并畸形32例;足月分娩14例,引产34例。三超声检查均可见脊柱排列异常,椎体形态改变,与产前或产后影像学检查比较,诊断准确率为91.67%(44/48)。结论三超声对胎儿半椎体的诊断更准确、直观,是二超声很好的补充,能为临床诊断、鉴别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半椎体 三维超声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亚型及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TERC)扩增差异。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维吾尔族和汉族各200例宫颈癌患者的21种HPV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23例维吾尔族和22例汉族宫颈癌患者的TERC基因扩增的情况。结果①、汉族宫颈癌的HPV感染谱不同。维吾尔族宫颈癌中HPV高危亚型感染排序由高到低主要是:HPV16、58、18、52和31等亚型;而汉族宫颈癌的排序是:HPV16、31、58、18和52等亚型。②维吾尔族宫颈癌中HPV亚型多重感染者为43例,占21.83%;汉族宫颈癌组织中多重感染者为27例,占13.78%(P〈0.05)。③、汉族宫颈癌TERC基因平均扩增倍数,在HPV各亚型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各族患者中HPV多重感染和单一感染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HPV高危亚型多重感染较汉族高;在各族患者中多重HPV高危亚型感染较单一亚型感染者有更多TERC基因扩增。

  • 标签: 子宫颈癌 维吾尔族 汉族 乳头状瘤 TERC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1年的《FetalDiagnosisandTherapy》杂志上骨骼发育不良综合征,又名畸形侏儒综合征。其特征为肢体短、身材矮小,干髓端呈喇叭样增宽和进行性脊柱后突加重,可伴有不相称的大头,躯干狭长、短桶状胸、腭裂,大手,大脚和膝外翻等其它畸形。该文章介绍了利用三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对骨骼发育不良(SD)产前诊断的贡献。研究人员在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之间,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产前诊断 发育不良 骨骼 综合征 三维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三(4D)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对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16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17例经阴道动态三(4D)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研究组,同期45例未做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对照组,追踪两组患者在半年内自然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造影后半年内3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30.8%;同期对照组有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13.3%,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动态三(4D)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除了能准确、快速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成为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重要诊断手段,同时对不孕症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 标签: 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 动态三维(4D) 不孕症
  • 简介:目的探讨四彩超技术在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行产前筛查的产妇中选取300例进行研究,先后采用二以及四彩超技术对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结合胎儿的基本解剖情况,将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经统计,本次四彩超的检出率为6.67%,符合率为90.00%;(2)经比较,四彩超的准确率为90.00%,明显高于二彩超的83.3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彩超技术在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为该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和科学治疗,有助于促进患儿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四维彩超技术 产科筛查 先天性心脏病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异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囊肿聚合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异a酸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肝祛痤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异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可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囊肿聚合性痤疮 异维A酸胶丸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