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2 个结果
  • 简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s,GEP-NETs)是一种来源于胃肠道散在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相对罕见疾病.尽管被归为同一类肿瘤,但是不同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其生物学多样性.在其诊断,最重要的进步在于病理学诊断的规范化以及内镜超声和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等各学科的协助诊断.手术治疗仍然是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是随着其基因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投入临床试验,一些新的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抑制剂、放射性核素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如90钇(90yttrium,90Y)-DOTA和177镥(177lutetium,177Lu)-DOTA奥曲肽(octreotate)被证实在晚期转移患者中有一定疗效.GEP-NETs这种相对罕见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患者长期生存率无明显改善,因此,各种基础及临床试验仍是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重点.

  • 标签: 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 肿瘤诊治
  • 简介:病理TNM分期是手术治疗NSCLC最重要的预后因子目的评估细胞类型、患者年龄和性别以及病理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转归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在国际肺癌研究联合会的国际分期数据库中共搜集了67725例NSCLC病例,从中选择了9137例经手术治疗并具备以下变量的的病例:病理TNM分期、年龄、性别和具体的组织学细胞类型。体力状态及吸烟史则在亚组中进行分析。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TNM分期 手术治疗 细胞类型 患者年龄
  • 简介:本文结合近年来妇科病理诊断领域的新进,从妇科细胞学、交界性肿瘤诊断进展、子宫内膜癌的分型、外阴和阴道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化在妇科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诊断病理 妇科肿瘤
  • 简介: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取得长足的进展,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逐步进入临床,改变着晚期NSCLC的治疗模式,尤其在二线、三线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化疗仍然是晚期NSCLC治疗的基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化疗
  • 简介:1历史和现状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第3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5.0%,并且呈现持续性增长趋势,其中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中上升了465%。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有与抗炎作用无关的抗肿瘤功能: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NSAID可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关于NSAID具体的抗肿瘤机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NSAID作为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于抑制肿瘤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其抑制肿瘤的活性可能与其调节RECK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就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环氧化物酶(cyclooxyg—enase COX) RECK基因
  • 简介:肿瘤的药物预防通过自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对肿瘤形成过程的干涉,阻断肿瘤形成或抑制恶性过程的发展。雌激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重点介绍乳腺癌化学预防药物及相关临床试验最新进及结果,简要介绍乳腺癌高危人群风险预测的模型、临床前实验室研究体内、外模型。

  • 标签: 乳腺癌 预防 临床试验
  • 简介:子宫间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平滑肌肿瘤,并且大多数是良性的.当这些肿瘤显示类似平滑肌肉瘤或内膜间质肿瘤的少见组织学特征时,就会遇到诊断问题.本文着重介绍近十年来被认识的、尤其是在子宫良恶性平滑肌肿瘤鉴别诊断中容易混淆的一些病变.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病理学 平滑肌肉瘤 诊断 淋巴细胞
  • 简介:对于原发灶为中等厚度的黑色素瘤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作为标准的处理原则已被接受。新辅助治疗中,α-干扰素也显示了一定活性。替莫唑胺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成部分已被广泛应用,近期有证据表明替莫唑胺与α-干扰素联合优于单药替莫唑胺。近期的研究显示,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是治疗的新方向,其中抗CTLA-4继续显示了良好前景,但其胃肠道毒性仍需特殊关注。

  • 标签: 黑色素瘤 治疗 进展
  • 简介:EGFR是NSCLC的一个治疗靶点,临床应用EGFR抑制剂主要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单克隆抗体,2004年第40届ASCO年会报道了抗EGFR单克隆抗体和TKI在NSCLC的研究进展,现进行回顾性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治疗
  • 简介:正当人们欢呼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宣告完成的时候,一个蓄势已久的"干细胞"狂澜也开始席卷而来.人们已预见到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在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中的巨大潜势.科学家预测,如果此项研究进展顺利,那么在3~5年内将使肝病、血液病、糖尿病、角膜病、早老性痴呆症得到有效治疗.10年内,可以全面实施治疗性人体器官克隆,甚至实现人体器官模块化目标.干细胞生物工程为人类最终战胜顽症展现了新的曙光.

  • 标签: 干细胞 器官再生 医学研究 血液疾病
  • 简介: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是多阶段、多基因突变累积的过程。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s,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以及肿瘤形成的多种过程,成为新的分子标志物并运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它的发现使人们对肿瘤的形成有了新的认识。作者就miRNAs在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新进进行了综述。

  • 标签: MIRNAS 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近年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机制中新的细胞分子受体,针对EGFR基因突变研究出的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NSCLC策略中成功有效的靶点途径,与传统一、二线化疗方案相比,其具有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对机体正常细胞损伤小,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从而延长了NSCLC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了生活质量。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对其持续精准治疗的有效性构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EGFR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突变及与NSCLC的关系作一综述,并探讨EGFR受体在未来NSCLC治疗领域中的前景。

  • 标签: 研究进展 基因突变
  • 简介:p53基因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深入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全长20kb,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质量为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是体内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和细胞周期的重要调节基因,具有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功能。p53突变人类肿瘤发生率约20%-80%,失去野生型抑癌功能,获得类似癌基因的功能,致细胞增殖失调控。Yamasaki等通过对77例食管癌患者的研究提示,突变型p53损害其DNA结合性和转录因子功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肿瘤侵袭性增强,加速肿瘤的进程。本文就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食管癌患者转归、化放疗效果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P53突变 预后
  • 简介:埃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OSI-774)是一种口服、高选择性、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文综述埃洛替尼治疗NSCLC的进展.Ⅰ期试验表明,埃洛替尼耐受良好,对NSCLC患者有抗肿瘤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在Ⅱ期试验中,难治性NSCLC患者150mg/d,有效率为12.3%~25%,总的疾病控制率>40%,中位生存期8.4个月,1年生存率40%,皮疹是临床益处的替代标志,但需进一步证实.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检测埃洛替尼作为单剂(BR.21研究)或合并标准的化疗方案(TALEN-卡铂/紫杉醇试验和TRIBUTE-顺铂/健择试验)治疗NSCLC,结果没有改善生存期,但亚型分析TRIBUTE试验表明,对无吸烟史的患者有很大的生存期益处,相反,单用埃洛替尼(BR.21研究)具有生存期益处.Ⅱ期试验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合并埃洛替尼治疗复发的NSCLC有明显效果(PR=20%,SD=65%)且安全.人们希望埃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效果能够用于早期病例,包括辅助治疗和预防.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埃洛替尼 分子靶抗癌药 临床应用
  • 简介:由广东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广东神经肿瘤学术交流会议(广东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将于2008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召开。

  • 标签: 神经肿瘤 学术交流会 广东省 征文通知 学习班 专业委员会
  • 简介:2014年6月21日,脑胶质瘤临床治疗新进研讨会和金城兰州举行.会议主席由甘肃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建生教授担任.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赵贤军博士主持。会议特别邀请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仟陈忠平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周旺宁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郑茂华主任分别做主题报告。

  • 标签: 神经外科 兰州大学 肿瘤医院 临床治疗 脑胶质瘤 主任委员
  • 简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m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HCC)是由肝内胆管被覆上皮发生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定位于远离左右肝管汇合部的肝内,起源于肝段胆管一直到赫令氏管的胆管上皮,或源于Ⅱ级以上肝内胆管上皮,也称为胆管癌之肝内型[1].日本肝癌研究会将IHCc病理特点分为肿块型(mass-forrming)、管周浸润型(periductalinfiltrating)、管内生长型(intmductal-growing)和混合型.肿块型最为多见,恶性程度也最高[2].IHCC发生率较肝细胞癌低,但预后却差很多.治疗虽然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效果却不理想,手术切除的范围也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 标签: 癌诊治 细胞癌 肝胆管
  • 简介:Chiari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疾病,是以颅后窝容积缩小、小脑扁桃体向下进入椎管腔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1891年奥地利病理学家Chiari首次详细介绍了菱脑畸形.定义脑积水、小脑扁桃体锥形楔状下疝,1896年补充报告14例并分为1、2型,认为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1907年JuliusArnold补充为3、4型,并被命名为Amold-Chiarimalformation。本文对近年来Chiari畸形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CHIARI畸形 发病机制 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