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对538例6-17岁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程度通过X线曲面断层片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第三磨牙发育程度和牙胚情况,对第三磨牙发育程度分牙胚形成、部分牙根形成、全部牙根形成。结果表明7岁时即有牙胚出现,随年龄增长第三磨牙出现率增加,发育较快的年龄为8-10岁。第三磨牙的发育状况女孩早于男孩,下颌早于上颌。

  • 标签: 青少年 第三磨牙 发育程度
  • 简介:对无锡市4124名青少年进行错及牙周疾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错患病率为42.68%,牙周疾病患病率为54.78%。错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错的临床表现以牙列拥挤最为多见,而牙列拥挤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最高,为90.16%。提示牙列拥挤是牙周疾病形成的客观条件,而对牙列拥挤的矫正治疗是恒牙期错矫治的主要工作

  • 标签: 青少年 错 牙周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本研究用X线头影测量—微机辅助系统对北京市正常儿童及青少年的颅面部和牙弓宽度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探讨。乳牙、替牙、恒牙早期三组颅面横径测量结果表明:颅面部宽度值随年龄增长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增长值大于女性;前颅底、面上部的发育完成较早,面中部、磨牙区牙弓宽度和下颌升支间宽主要在替牙期迅速增加;上下颌尖牙区牙弓宽度的增长随着尖牙的萌出而稳定。

  • 标签: 宽度发育 正位X线头影测量 颅面
  • 简介:目的:对超瓷材/复合纤维(Targis/Vectris)材料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修复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78例88件Targis/Vectris修复体进行综合性复查.复查时参照Ryge标准及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质地、颜色、牙髓反应进行质量评价,并对修复体对对颌牙釉质的磨耗情况及基牙的根尖周状况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84件修复体采用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结果: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除修复体的颜色及质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余观察项目均表现为优良,84件修复体与其对照牙相比,牙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χ2=2.462,P>0.05);菌斑指数较低(χ2=22.837,P<0.05).结论:Targis/Vectris修复体是适合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固定修复材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恒牙牙体缺损 超瓷材/复合纤维
  • 简介:本文对53例少年儿童TMJD患者的和咬合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及确定,分析了各咬合干扰和早接触牙的牙位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各种错与干扰之间作了相关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能因素对少年儿童TMJD的作用以及早期正畸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少年儿童 合与咬合 相关分析
  • 简介:本研究以具有明显因素的38例少年儿童TMJD患者为对象、对矫治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早期正畸治疗是必要的,指出正畸治疗TMJD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引起TMJD的主要错有正确的分析和诊断,并有的放矢地去矫正这些错。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少年儿童 正畸治疗
  • 简介:本文应用K-5R型MKG观察37例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边缘运动,息止颌位,CRO-ICO滑动的运动轨迹及开闭口运动及咀嚼运动的变化,得出少年儿童TMJD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的稳定性、咀嚼运动的功能以及与肌肉的协调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善。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下颌运动轨迹 正畸
  • 简介:江苏吴县4086名学生错合调查报告崔美霞,周晓山1.对象及标准:我们普查了城乡交界区一江苏吴县木读镇替牙期、恒牙期学生4086名,年龄6—17岁,男2306人,女1780人,替牙期1640人,恒牙期2446人以个别正常为标准,不计入替牙期暂时性错。附...

  • 标签: 错合 替牙期 恒牙期 江苏吴县 交界区 安氏分类
  • 简介:海南岛五指山地区汉族学生错畸形调查报告谢奇,孔庆仁,梁绮霞一、对象和方法1.通什中学及通什二小替牙期、恒牙期汉族学生1041人,年龄在8~18岁,其中男性570人,女性471人。被调查人群均为当地学生,外省随迁者除外。2.以Angle's分类法,个别...

  • 标签: 海南岛五指山 错合畸形 汉族学生 构成比 临床症状 替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