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逐步提升,我国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为了适应新时代医药人才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院校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及较强分析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药学专业人才,而基于协调创新进行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药学人才的要求。本文从协同视角出发,结合药学类专业特点,探讨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对策以促进药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协同创新 药学类专业 人才培养 对策
  • 简介:摘要:医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科研产业的发展,很多医院都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政策实施中。医院和政府都注重创新,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模式,提高了医院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是在医学事业展现“政产研学用创”六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契机,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本文针对新的协同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展开探究。

  • 标签: 政产学研用创 协同创新模式
  • 简介:高血压病在祖国医学中属头痛、眩晕、肝阳、中风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高血压是肝阳上亢、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其病在“肝”,其源在“肾”。随着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口服有效降压药是当前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 标签: 降压药 中西药结合 高血压病 肝阳上亢 协同 阴阳平衡失调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索药房与医院、社区的协同服务模式,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进行本研究,发现协同服务模式能实现药品稳定供应、严格处方审核、高效药品配送、规范药品管理、优质客户服务等目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但存在缺乏统一标准和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 标签: 药房 医院 社区 协同服务 模式
  • 简介:摘要:药厂药品检验与放行流程协同优化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流程可能存在瓶颈、信息不畅等问题,导致效率低下和质量风险,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化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控系统等都为药厂药品检验与放行流程的协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综合分析了药厂药品检验与放行的流程,并围绕药厂的工作实际,提出了通过协同优化策略,使药品检验与放行流程更加高效和准确,从而提升药品质量控制的水平。

  • 标签: 药品检验 放行流程 协同优化 药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寻协同护理模式用于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黄斑变性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时间的吸纳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普通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 结果: 通过对两组黄斑变性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协同护理措施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方面提升在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价值,对比结果协同护理模式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黄斑变性是困扰患者的视力疾病,为患者提供协同护理模式,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黄斑变性 护理效果 分析
  • 简介: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分类方式的角度及宏观层面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的实施情况。从构建理念、育人主体、管理机构、合作范围与层次等方面比较,可厘清其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该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实施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育人
  • 简介:为提高本科药学专业英语的实用性,满足专业课与后续教育的需要,尝试将药学专业英语理论课及对应药品检验实验课进行结合协同教学,统一教学内容,强化专业英语词汇表达在实验课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以专业英语为手段进行专业实验的能力.

  • 标签: 专业英语 实验课 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心衰病例多维度协同照护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9月于我院就治的冠心病并心衰病例62例为观察样本,经随机数字表法处置后,试验组对照组皆计31例,对照组按冠心病并心衰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多维度协同照护法,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冠心病并心衰病例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多维度协同照护法应用于冠心病并心衰者之中,可起到可靠的不良心绪改善、活动耐力增高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心衰 多维度护理 协同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术患者开展协同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本院进行宫腔镜检查术的80例患者,选择时间是2020年1月~12月,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待诊时间、护理看护时间、手术的顺利率达等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心理状态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对比P

  • 标签: 宫腔镜检查术 协同护理服务 手术顺利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生产车间现场监督与质量改进的协同机制。首先,阐述了生产车间现场监督与质量改进的协同对企业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该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最后,提出了加强生产车间现场监督与质量改进协同机制的有效策略,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可以提升生产车间现场监督与质量改进的协同效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医院也开始关注起了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本文主要是围绕着 OA协作办公系统在文件管理中的应用展开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平均分入研究组(协同护理模式)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护理工作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本院心内科诊治的82例患者为调研目标,按照诊治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最终表现。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后,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患有老年人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实验护理组采取协同护理干预对其展开护理。结果据统计,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其空腹血糖含量、用餐之后3小时的血糖含量、糖化红蛋白的含量在干预之后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老年人糖尿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协同护理干预来护理患有老年人糖尿病的患者,可以显著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临床效果 老年人糖尿病 血糖方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理实施协同康复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择取114例,通过双色球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并分别对其实施协同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评测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严谨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其MLHFQ评分未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实施护理后探究组患者其MLHFQ评分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患者其并发症的总出现率也同样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有效实施协同康复护理对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其相关并发症出现几率。

  • 标签: 护理效果 协同康复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锻炼中的临床 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 的脑梗死患者 8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 分成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4 例。 对照组患者 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 组患者 采取协同护理模式。观察比较 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以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 88.64% VS 65.91%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研究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的比较显著降低( 40.91% VS 68.18%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 提高脑梗死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 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脑梗死 临床疗效 后遗症
  • 简介: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中风患者躯体、心里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化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协同护理的模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中风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采用常规护理与协同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通过协同护理的模式可以改善患者躯体、心理及生活方式,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提高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更加提升了患者的生活品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方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中风患者 躯体 心理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方法:将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12-2019.6,单双号分为甲组70例、乙组70例,其中甲组常规护理模式,乙组协同护理模式,观察患者血糖指标和情绪评分、依从性等。结果:甲组血糖指标均高于乙组(P<0.05),甲组依从性(78.5%)低于乙组(9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价值高,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改善不良情绪,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协同护理模式 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黄芩苷分别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对20株MRSA的体外3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试管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3组抗菌药物对20株临床分离的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与黄芩苷联合应用,对MRSA多数呈协同和相加作用,无关作用较少,无桔抗作用;对MRSA的杀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与黄芩苷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芩苷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对MRsA呈协同或相加作用。

  • 标签: 黄芩苷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最低抑茵浓度 M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