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关向应(1902年-1946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人,满族,原隶满洲镶红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隶满洲镶白旗。早年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先后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中央组织部
  • 简介: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 标签: 满族人 中国当代 人民艺术家 中国现代 市民生活 老舍
  • 简介:英若诚(1929-2003),男,满族。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曾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他在影视表演方面,曾取得蜚声中外的成就,是中国老一辈演员中唯一堪称“国际明星”的艺术家。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英若诚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表演艺术家 中国文化部
  • 简介:雷振邦(1916——1997)。男,北京人,满族。自幼喜爱京戏和民间小调,会拉二胡。曾在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科学习,回国后当过中学教员。建国后。雷振邦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作曲,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中国民主同盟 全国政协委员 民间小调
  • 简介: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设计特展在河北唐山展出,百余件陶瓷精品荟萃一堂,独特多元的造型风格带给人们全新的认识。

  • 标签: 陶瓷设计 中国当代 唐山 造型风格
  • 简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要建构一种诗意化的电影叙事语言、唯美清新的电影画面、流丽鲜明的构图和细腻真挚的情感表现为主的诗性改编传统。以朴真唯美、灵动自然的本色创作来体现当代儿童电影改编的艺术价值追求和回归自然的诗性创作理念,追求一种宁静诗意的意境,显示出唯美的格调。在叙事中要以儿童审美意识为本位,以文学的诗性浸润电影叙事空间,以此实现构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诗性改编传统的目的。

  • 标签: 儿童文学 电影改编 诗性 叙事艺术
  • 简介:讨论世界文学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无疑是一个大的跨学科领域的题目,同时也是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它牵涉到三个问题:其一,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其二,如何重新根据世界文学发展的格局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定位和分期;其三,如何将中国当代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语境下来考察,因而有助于新的世界文学版图的绘制。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已经在其他场合作过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言。

  • 标签: 世界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语境 跨学科领域 比较文学 中国文学
  • 简介:王珊的画面语言独特,模糊了抽象与写实、表现与写意之间的界线。重在尊重对象给予画者的心灵触动。带上一颗舒展的心和一支寄情的画笔,在画布上自然流露。《莲语无声》意境淡然,如梦如烟,残荷低语,仿佛说着一些关于生命的话语。朦胧中依稀听见:“我已懂得了你在花与阳光里微语的意义,请再教我明白你在苦与死中所说的话吧!我虽不能如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就在这滚滚凡尘,但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是我的我都想承受。”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作品选 画面语言 写意
  • 简介:付小桐,1976生于山西,2013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2001年至今工作于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付小桐是一位极具精神指向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布达拉宫》是付小桐在手工宣纸上的针刺作品。一针扎下去,光随之产生了。

  • 标签: 《布达拉宫》 中国当代艺术 作品选 2001年 青年艺术家 艺术学院
  • 简介:摘要:中国当代艺术空前盛况,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强音。中国当代艺术经85新潮的洗礼后已呈百花齐放之势。唯独版画比较难和当代艺术接轨,处于当代话语之外。文章从艺术语言的角度,通过语言学、艺术语言学和艺术本体论等文化研究,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对当代艺术语境的分析,考察中西方当代艺术形态,分析中国当代版画变化的原因。

  • 标签: 版画 语境 语言 转换
  • 简介:一、自然在古典诗歌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国传统,自然至上。道法自然,自然是中国文明的基础,是中国之美的基础。中国之美,就是青山绿水之美,就是蓝天白云之美,就是莺歌燕舞之美,就是诗情画意之美,《文心雕龙》很早就将自然与人文的对应关系阐述得很详尽:“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

  • 标签: 道法自然 当代诗歌 意义 中国传统 《文心雕龙》 古典诗歌
  • 简介:汤因比在《历史研究》绪论中说:事实与虚构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他以《伊里亚特》为例指出,如果你拿它当历史来读,会发现其间充满了虚构;如果你拿它当虚构的故事来读,又发现其中充满了历史.所有的历史都同《伊里亚特》相似到这种程度,它们不能完全没有虚构的成分.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不确定性 《历史研究》 虚构 汤因比 故事
  • 简介:山花艺术馆2014年1期策展人:王林刘飓涛学术主持:王林本期参展人:陈长伟李纲王川杨千蔡锦傅中望梁铨王纯杰杨志麟郭晋刘子建王易罡叶放黄岩宋钢吴翦叶洲江衡苏新平徐震朱小禾策展人语:风景之于中国古典艺术是最常见题材,古代士大夫文人身处尘世以艺术寄托对自然的向往。中国美学儒家讲入世、讲人际的和谐;道家讲出世,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风光如"桃花源"成为了文人画师的乌托邦。然近代以来",乡土中国"离我们渐行渐远,随着社会文化的复杂化,作为传统艺术题材的"风景"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风景不仅仅是一种景观,寄托了人们内心的愿望,而且成为社会变化和精神变化的见证。黄岩、朱小禾创作了具有行为特征的绘画。黄岩作品与文化身份紧密相关,他以身体做为绘制传统文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中的风景 双年展平行
  • 简介:新近一期《金融博览》刊载了甘阳谈论道德重建的文章。甘阳认为,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对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这是媒体的夸大,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我们中国人在道德问题上的一些基本想法值得反思。如果道德行为需要一些规范,这些规范一定要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可能说建立一个新道德就建立一个新道德。但是,中国社会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不断地革命加上改革,总是在动荡中,或者说是在变动中。这就使得所有人都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变的,包括道德。

  • 标签: 道德重建 当代中国 道德底线 道德基础 道德问题 道德行为
  • 简介:<正>为深入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用生动感人的文学作品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梦、弘扬中国梦,玉溪市文联、玉溪市作家协会决定举办"中国梦"散文、诗歌大奖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凡是云南籍或长期在云南工作和生活的广大文学爱好者均可投稿。二、征文时间即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逾期不再受理。三、征文要求1.作品要求以"中国梦"为主题,

  • 标签: 中国梦 征文时间 生动感人 中国故事 文学作品 作家协会
  • 简介:<正>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髓,也是中国人文生活的坚实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诗歌分成了旧体诗和新诗。诗、词、歌、赋、曲多有鲜明格式、有复杂或严格的韵脚。我们一想到诗歌,就会想到押韵,想到整齐的行列。虽因现行普通话的简化处理,去掉了很多复杂的声调,而导致唐诗宋词的一些篇章读来不再押韵,但总体来说,押韵成为

  • 标签: 唐诗宋词 人文生活 语文书 中小学语文 桃源行 滕王阁赋
  • 简介:毛尖: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谍战剧热持续至今已有十年,现在街谈巷议的影视剧不再是《暗算》(2006)、《潜伏》(2009)或者《风声》(2009)、《听风者》(2012)这样的大剧大片,也就是说,表面上,谍战影视有一个回落,但我感觉,谍战热正以更隐蔽的方式向所有的影视剧发出辐射.

  • 标签: 中国 肖像 隐晦 当代 影视剧 《暗算》
  • 简介:挽歌:献给一位依然健在的母亲袁小明译主给予我们的一切最终都会收回,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杰克·吉尔伯特

  • 标签: 诗歌 袁小明 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