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濒死体验是一种独特的意识,一种与自我相关神秘得无法解释的体验,可发生于危及生命或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分别称为经典濒死体验和类濒死体验。经典濒死体验对应于无反应状态下的内在觉知,可用于探索人类的断连意识状态。而类濒死体验是一种更异质的状态,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文通过梳理心脏骤停、晕厥、冥想等不同情况下的濒死体验对其研究进展作一论述。研究者发现,有快速眼动期入侵的人更易发生濒死体验以及氯胺酮诱导的全身麻醉可作为研究濒死体验的可逆且安全的试验模型。虽然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对濒死体验的解释,但这种现象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对濒死体验者的识别仍然存在争论。国内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濒死体验作为意识研究的一个领域,可用于探讨无反应状态下人类意识的机制,为临床意识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意识 觉知 濒死体验 类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内容量表
  • 简介:医术是“仁术”,医学是高尚的人道主义事业,也是最具人文气质的学科。现代医学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全球性、整体性、人文性,凸显了医学人文精神塑造的必要性。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从业人员的人文综合素养不够全面。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哲学认识论根源,为此,要强调医学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对于完善现代医学的功能,培养符合现代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 标签: 医学 哲学 人文精神
  • 简介:按语结核病免疫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特别是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内外兼性寄生,机体形成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的不同表达、呈递和识别途径,中枢记忆性T细胞和外周(循环)记忆性T细胞亚群分布和作用特征,结核免疫中效应细胞、细胞因子和最终效应环节,免疫治疗时机和条件选择,免疫治疗与抗结核化疗互补性,诸方面认识的进步应当引起所有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者的重视。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免疫学研究共有资源,

  • 标签: 免疫治疗 结核病 记忆性T细胞 结核分枝杆菌 外源性抗原 T细胞亚群
  • 简介:当你选择了成为一名单体药店人,为自己即将开业的药店不断忙碌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市场调研、布置详细的开业计划的时候,你为门店制定的经营目标赫然清晰地写在休息区的白板上,每一个员工都将这个目标熟记于心,看着即将迎来营业第一天的属于你的这家药店,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标签: 单体药店 市场调研 经营目标 自豪感 开业
  • 简介:摘要图书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情报信息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整个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医院图书馆 职能 作用
  • 简介:摘要医学的发展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为人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临床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获益。但仍然有部分疾病(如罕见病、疑难重症等)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获得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而这些疾病常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难点,需要高水平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因此,相应的专家共识应运而生。笔者分析国内外近年关于消化疾病领域的专家共识,重点介绍国际通用的临床专家共识制订方法和路径,提出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立足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共识Delphi路径,进一步规范我国临床领域专家共识的制订方法,旨在显著提高我国临床医学专家共识的学术水平,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且具有国际水平的专家共识,最终服务临床患者。

  • 标签: 专家共识 Delphi法 循证医学 消化疾病 诊疗规范
  • 简介:摘要由于胆囊癌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性症状和特征性肿瘤标志物,且易侵犯肝脏、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导致胆囊癌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成为消化系统肿瘤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癌症之一。临床实践证实,单纯的根治性切除手术虽然能改善早期胆囊癌患者的预后,但对中晚期胆囊癌治疗效果改善不明显。近年来,以肿瘤学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各种辅助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在普及外科规范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各种辅助治疗方法,将为提高胆囊癌整体治疗效果铺就更为宽广的道路。

  • 标签: 胆囊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 简介:出生缺陷不能成为堕胎的理由,胎儿也有生命权,母亲并不能完全作为胎儿的代理人来决定胎儿的生命。人工流产的泛化,母亲的权利和责任遭到质疑。产前诊断技术的问题一直存在,我们不能片面的夸大诊断的结果。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缺陷的胎儿必须流产,从另一方面来说,堕胎本身对母亲就有很大的危害。我们要学会尊重生命,尊重胎儿的生命权。

  • 标签: 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 堕胎 生命权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宏观上看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研究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共同关注,并加以切实解决。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审视 高等职业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高复发和难愈性疾病。既往对该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聚焦在细胞本身和局部治疗,忽略了患者全身性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基于现有的文献报道和临床证据,笔者提出瘢痕疙瘩患者的炎症体质可作为全身性因素与皮损等局部因素形成相互作用,引发瘢痕疙瘩的形成和持续发展,祖国医学脏腑功能与皮肤疾病关联性的经典理论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故此,笔者进一步提出需要将全身性抗炎治疗纳入未来瘢痕疙瘩治疗策略设计中,并进行临床验证。中医的祛湿与清热解毒策略则可作为瘢痕疙瘩全身治疗的组成部分。

  • 标签: 瘢痕疙瘩 中医学 炎症体质 局部全身相互作用 全身治疗
  • 简介:摘要质量监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浙江省第四周期等级医院评审的核心内容。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立足评审标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院的质量监督反馈体系,建立了可追溯的质量与安全闭环督查体系。该体系可以实现督查问题储存与抽取、督查结果在线记录、督查结果实时反馈、被督查科室整改意见线上反馈、职能科室追踪评价5大功能点。该体系运行后,医院的质量督查作业流程全部实现信息化操作,所有时间点均可在线追踪,提高了医院质量管理效率,更好地保障医疗制度的落实与患者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指标的持续提升。

  • 标签: 质量控制 等级医院评审 质量监督 信息技术 反馈系统
  • 简介:同性恋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长期遭受着歧视和偏见,他们特有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背离了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同性恋者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伦理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同性恋者面临的伦理困境,其次分析了他们面临伦理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同性恋者走出伦理困境的路径,以减少对同性恋的歧视,增加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关注度,为同性恋者提供一个宽容的社会生存环境。

  • 标签: 同性恋 伦理困境 原因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自杀行为的伦理审视与干预建议。方法:选取23年5月例青少年抑郁症发病患者,按照有无自伤自杀行为均分为观察组(有)和对照组(无),分析自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家庭、PHQ-9总分、学习压力是自伤自杀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是独生子家庭、PHQ-9总分、学习压力,需要给予针对性干预是伦理学主张的做法。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自伤自杀行为 伦理审视 干预
  • 简介:摘要在循证医学范畴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被认为是评价抗VEGF药物治疗眼底病效果的金标准。当以视力提升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时疗效水平很难有明显突破,使得非劣效性设计的RCT研究被广泛应用。在应用非劣效性研究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在验证新疗法疗效“不受损”的同时能否给患者带来其他方面的获益;界值的确定需要建立在临床意义及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传统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并不适用于非劣效检验;非劣效性结论达成可继续追求优效性。本文将针对上述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为临床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开展研究设计、客观解读研究结果、正确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帮助。(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95-898)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生成抑制剂 眼底病 非劣效性试验
  • 简介:背景: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是脊髓和神经被牵拉,随后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和/或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圆锥位置正常,即圆锥位于腰2椎体下缘以上的TCS,但由于这类TCS发病隐匿,诊断困难,常被漏诊误诊。目的:对圆锥位置正常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发病特点,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对TCS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及时对TCS进行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检索并阅读1956年8月至2017年7月PubMed数据库所有TCS相关英文全文文献,共纳入127篇文献,341例TCS病例,其中记录圆锥位置的有208例。仔细阅读文献,记录TCS患者的基本资料、圆锥位置、临床表现,通过SPSS软件对圆锥位置正常和低位圆锥型TCS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1例TCS病例中记录圆锥位置208例(61.0%),其中圆锥位置正常型36例(17.3%),低位圆锥型172例(82.7%)。36例圆锥位置正常型TCS病例中脂肪瘤浸润、终丝变性、脊柱裂是前3位病因;172例圆锥低位型TCS病例中脂肪瘤浸润、椎管内术后、终丝变性是前3位病因。由脊髓纵裂引起的圆锥位置正常型TCS病例数明显多于圆锥低位型TCS病例数(P=0.020)。二者在脂肪瘤、非脂肪瘤性肿块、酒窝样凹陷、多毛、皮窦、皮赘、皮肤色素沉着、腰骶部尾样结构、疼痛、鞍区感觉异常、下肢功能异常、大小便功能异常及膝反射和肛门反射异常等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圆锥位置正常TCS病例中腰骶部血管瘤病例(11.1%)明显多于圆锥低位TCS病例(0.6%,P=0.003);圆锥低位型TCS下肢感觉异常的病例(44.8%)明显多于圆锥正常位置型TCS的病例(19.4%,P=0.005);圆锥低位型TCS跟腱反射亢进的病例(2.3%)明显少于圆锥正常位置型TCS的病例(13.9%,P=0.009);圆锥低位型TCS跟腱反射减弱的病例(19.2%)明显多于圆锥正常位置型TCS的病例(5.6%)(P=0.047)。结论:对于表现为TCS的病例

  • 标签: 脊髓栓系综合征 圆锥位置正常 病例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肺炎在我国的暴发流行引起了全球高度关注。目前报道的儿童2019-nCoV感染病例非常有限,初步来看,儿童对2019-nCoV的易感性较低,而且病情严重程度也低。但是儿童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儿科医务工作者需要重视儿童2019-nCoV感染的早期识别和预警,科学防控,最大程度地降低2019-nCoV感染对儿科人群的危害。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儿科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防控
  • 简介:目的研究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病例后,上、下颌前牙及磨牙向拔牙间隙各自的牙移动量以及移动类型。方法收集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使用HX直丝弓矫治器,因轻度双颌前突求治而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病例26例,在头颅侧位片上,以治疗后猞平面、腭平面和下颌平面为参考平面,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切牙和磨牙向拔牙间隙移动量和移动类型。结果上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50.4±11.5)%,磨牙前移占(49.6±11.5)%;下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46.2--+10.7)%,磨牙前移占(53.8±10.7)%;上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上中切牙根尖点根方-4.28~11.96mm的范围内(5.00±5.27mm),下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下中切牙根尖点根方0.85-25.25mm的范围内(14.16±9.27mm);磨牙均为整体近中移动。结论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能较好地维持前牙的唇舌向倾斜度和前后向位置,并能较好地保持面部美观、微笑丰满度和后牙直立度,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

  • 标签: 第二双尖牙 拔牙 牙齿移动 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从教学资源转化视角审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研教改研究成果。方法从教研教改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最终实施途径来研究如何通过教研教改,将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结果通过将教研教改与教学资源相联系,并通过必要性、可行性及转化途径研究发现,个人从业者与社会均对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较高要求,实施过程发现其符合教育与医疗发展规律,且转化途径多样,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路径。结论教学研究成果可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此推动教育与医疗共同发展。

  • 标签: 教研教改 教学资源 医学院附属医院
  • 简介: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全世界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外科治疗在AEG的综合治疗中仍占据最重要地位。由于AEG肿瘤部位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腹部外科医师与胸外科医师在淋巴结清扫策略、手术切除范围和手术径路选择上尚未完全达成共识。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联合胸腔镜治疗AEG成为可能。随着新辅助治疗地位的提升,未来AEG的诊断与治疗亦需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共同完成。笔者从腹部外科医师的视角,总结AEG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和争议,审视其研究进展。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腺癌 外科手术 淋巴结清扫 新辅助治疗 多学科团队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