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8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京城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和国外专家50余人相聚一堂,祝贺创意新颖的学术杂志《世界汉学》出版发行。钟敬文、季羡林、张岱年、龚育之、李学勤、汤一介、庞朴、周汝昌、冯其庸、乐黛云、何兆武、梁衡、曲润海、陈平原、汪晖、成中英等在会上发言,围绕“《世界汉学》和世界汉学”的话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 标签: 《世界汉学》 学术期刊 学术会议 中国文化
  • 简介:11月2日至4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召开。来自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近百名中外学者会聚一堂,围绕"理解中国:包容的汉学与多元的文明"主题,就汉学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展开对话。世界汉学大会自2007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本届大会更强调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现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和自我的重新审视。

  • 标签: 汉学 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中西文化交流 孔子学院
  • 简介:汉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汉学指研究儒学的学问或者明末清初研究经学名物制度、训诂音韵学等的考证学。被大部分国外研究者所接受的汉学,指的是广义的汉学,即“中国的学问”。世界范围内的汉学热已经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以总结性论文集而言,《汉学与汉语言文学文献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堪称其中精品。

  • 标签: 文学文献研究 汉语言 汉学 世界眼光 东方 大学出版社
  • 简介:10月30日,由国家汉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开幕。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会期间,70多名海外学者与100多位国内学者将围绕“汉学与跨文化交流”展开讨论。

  • 标签: 汉学 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海外学者 跨文化交流
  • 简介: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近400年来,中外商贸往来互惠互利,文化典籍互相传播,风土人情互鉴交融,一批批卓有建树的汉学家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人类文明包容共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 标签: 汉学家 世界 中外文化交流 国务院副总理 互惠互利 文化典籍
  • 简介:周:杜先生,《世界汉学》杂志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在北京创刊。我受主编刘梦溪先生之托,希望就《世界汉学》与汉学研究的世界化走向及其意义对您作一次访谈,作为该刊的学术编委,您对这一话题一定有很多见解.

  • 标签: 杜维明 《世界汉学》 汉学研究 民族文化 汉学家 中国
  • 简介:马其顿汉学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较高,发展势头良好。马其顿汉学主要体现在汉语作品的马其顿文翻译和马其顿作品的中文翻译方面。马其顿汉学研究队伍年轻,汉语和汉学功底扎实。随着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马其顿汉学的发展前景广阔,或会成为欧洲汉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 标签: 马其顿 汉学 翻译
  • 简介:2008年3月28日。位于上海浦东的香格里拉酒店迎来了由当时新任校长莱,福斯特(DrewFaust)带队的一批来自哈佛大学的客人,主题为“亚洲、哈佛与世界”的哈佛中国论坛于当日在这里举行。这是哈佛大学校友会2000年设立“哈佛全球论坛”以来第三次举办中国论坛,规模之宏大,场面之壮观,前所未有。主办方在会议期间举办了两场招待会,用餐使用的筷子上都专门用汉字烫金印制了“哈佛大学”字样。且没有英文。

  • 标签: 哈佛大学 汉学 国学 香格里拉酒店 2008年 上海浦东
  • 简介:汉学”是历史上与“宋学”相对的学问还是广义上的国外中国学,是靠它的上下文来决定的.对于这一点。中国人似乎不用咬文嚼字就能心领神会,所以至今也未产生进行全面梳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分工日益精细的现代社会,一个表示学科范围的语词本身的暧昧。有时倒可以带来一些方便:

  • 标签: 日本 汉学 中国学 研究方式 荻生徂徕 翻译理论
  • 简介:耶鲁大学著名的汉学家史景迁教授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在1694年的法国巴黎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件,一个中国的公主被海盗掳掠到了这兄。据说这是法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女人。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女人说她是中国公主,是康熙皇帝的女儿儿,她被皇帝嫁给日本的皇子。但不幸在海上被荷兰海盗掳去,伴陪她的母亲死在了海上,她则被荷兰海盗带到了欧洲。这艘船后又被与之交战的法国船俘获。这样,这位中国公主就被带到了巴黎,这一切,都是这位公主用嗑嗑绊绊的法语叙述的。

  • 标签: 汉学 中国文化 贝耶 西方国家
  • 简介:夏目漱石是明治时代具有深厚汉学功底的大文豪,小时候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汉学教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作为西学一边倒的反拨,汉学在明治中期有过一定程度的复兴,对日本当时的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文化鼎足而立的儒、释、道的许多元素成为夏目漱石精神世界的重要内涵。

  • 标签: 夏目漱石 汉学修养 精神结构
  • 简介:什么是“汉学”?这在今天已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认真地分析它,我们至少必须写一部专书.“汉学”的西方原字是“Sinology”。严格地说,它包括了有关最广义的“中国”的一切研究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中国边疆和内地的“非汉族”的历史、语言、文化、

  • 标签: 《东西方汉学思想史》 汉学 中国 历史研究 民族文化
  • 简介:波恩大学历史述略在波恩的高等院校,是在18世纪末由科隆的最后两任选帝侯-大主教兴建的。1777年建成研究院,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莱茵州的“启蒙运动”。1786年该研究院升格为大学。不过10年以后这所

  • 标签: 德国波恩大学 选帝侯 陶德 一侗 文季 特简
  • 简介:考察清代史学思想的特点,既要注意清代社会对清代史学的影响,又要研究清代史学与汉学、宋学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准确地揭示清代史学思想发展演化的规律。

  • 标签: 汉学 宋学 清代 史学思想
  • 简介:在韩国中部大田市附近有一个汉学村(又称新明汉文书塾),村民过着高丽古代的生活,并研习中国儒家学说。村里现在有8个家庭。约50名村民,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都穿工传统的服装,即使外出上学、工作或购物,也不换上现代服装。

  • 标签: 儒家学说 现代服装 书塾 儒家典籍 学村 学习环节
  • 简介:<正>吴和(JaromírVochala雅罗米尔·沃哈拉),男,捷克汉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评论家,现为捷克东方学会会员、欧洲汉学家协会会员。1927年9月24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从小喜欢文学,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兴趣浓厚。1951年考入经济大学,翌年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大学专修班学习汉语,由于语言文字对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他要求改变专业,把对外贸易专业改为汉语专业。经过两年学习,后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著名教授王力、高名凯、周祖谟、林庚等人的指导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在学习中非常刻苦努力,攻下了汉语难关,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现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引论》、《语音学》、《中国文学史》、《文艺学引论》等,除《文艺学引论》外,各门课程全优。他在学习期间,时逢中国进行文字改革,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等,他对此十分关心,经常参加讨论,发表文章,并亲自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去询问汉字改革的远景规划。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毕业论文是用中文写的《论汉字改革正字法中的一些问题》,在论文中提出了他对文字改革的意见。

  • 标签: 汉学家 《文艺学引论》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改革 汉语教学 非洲语言
  • 简介:捷克汉学家(八)徐宗才何德理(兹丹涅克赫德里奇卡),男,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外交家、作家、评论家、摄影家。曾任捷克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日本大使。1919年7月12日出生于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瓷器画家,由于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爱艺术。1925年...

  • 标签: 汉学家 布拉格 盆景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