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眼下2月份气温仍然降低,这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特别是中风高发。其实,细心留意一些早期症状,中风也是可以预防的。中风是由大脑某部分缺血造成的,脑出血或脑血管阻塞即可导致中风中风通常突然发病。

  • 标签: 中风急救 脑血管阻塞 早期症状 突然发病 脑出血
  • 简介:周老师又住院了。三个月前因中风住进了医院,刚刚康复出院,没想到下地走路一不小心被鞋带绊了一跤,导致骨折,只好再次住进了医院。周老师很沮丧,连称自己倒霉,其实,像周老师这样在中风后发生骨折的情况并非少数。

  • 标签: 骨折 中风 患者 老师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中风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分组,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满意率为66.67%。结论对中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还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 护理 分析
  • 简介:1.高血压患者须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坚持、有规律服用降压药,并根据血压水平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另外,不要相信可根治高血压的广告。2.糖尿病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好血糖,并定期测血糖,根据血糖调整治疗。非糖尿病病人,需每半年监测一次血糖,若发现血糖升高,须及时处理。

  • 标签: 非糖尿病病人 高血压患者 血糖调整 中风 预防 高温
  • 简介:多少年来,人们一谈到脑中风马上联想到的是偏瘫、失明、智力低下和死亡,一个家庭如果和脑中风相遇则有可能和绝望联系在一起。即便是还有一点希望,那也是遥遥无期,康复不知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而为什么会得脑中风,如何预防,得了脑中风之后怎么办,很多人更是知之甚少。简单来说,防治脑中风王要有:预防、筛查、药物治疗和CEA手术等。

  • 标签: 脑中风 智力低下 药物治疗 CEA 少年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中风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患者给与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大活络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用于治疗中风药力平稳,作用持久,可长期使用,此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风时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 中医治疗 大活络胶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中风先兆,亦名先兆中风,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反复发作头晕、头痛伴手足麻木,一时性偏瘫或语言不利为特征,常为发作中风的先兆症候群。其病因复杂,但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与中风类同,唯其程度稍轻,短暂缓解,总以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为其根本,神机匿乱为其病理关键。治疗上以醒神调神、疏通经络为主要治疗法则。

  • 标签: 针灸 治疗 中风
  • 简介:冬春季节由于气温变化大,容易诱发中风。很多患者中风后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牙龈、口腔黏膜出血.甚至出现溃疡,因此,护理好牙齿很重要。

  • 标签: 中风 气温变化 口腔黏膜出血 牙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50例)与针刺组(46例)。分别在病情稳定后48小时以及治疗后28d各评分1次。两组均进行针刺治疗,针刺推拿组加以推拿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定方法对运动功能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的变化情况,观察时间为28d。结果针刺推拿组的Fugl-Meyer、ADL评分都显著高于针刺组(P<0.01);针刺推拿组的肩痛减轻较明显,针刺推拿组基本痊愈例数显著多于针刺组;针刺推拿组疗效与病程构成比明显优于针刺组。针刺推拿组患者的总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肩痛程度,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针刺 推拿 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方法效果。方法对临床2012年~2014年收治的30例中风偏瘫患者步行训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训练MWS、TUGT、FIM、FMA-L评分均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卒中患者伴有肌肉活动的障碍,导致了身体支撑困难、推动力缺乏及平衡障碍。增强肌力训练是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肌力强化是建立在任务相关性的基础上的。由知道生物力学和行走中肌肉活动规律的治疗师指导下的行走训练练习。

  • 标签: 中风偏瘫 步行训练
  • 简介: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通气利水,养胃生津,疏导关窍之功效,对于防治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张嘴叩齿、摇头晃脑等小动作对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也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中风 防治 低血压预防 养胃生津 摇头晃脑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缺血中风发病患者的中医综合治疗随机对照试验,使缺血中风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选择60例气虚血瘀证缺血中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依照《缺血中风诊疗常规》中的经验处方内服辩证的固定中成药基础汤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治疗、激光治疗、康复指导等综合性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第14d和第21d的比较差别、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方面、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以及血瘀证症候积分改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中风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比纯药物治疗能在治疗早期明显显示其疗效的优越性,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起对照组能够更加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患者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缺血中风,综合治疗,气虚血瘀
  • 简介:摘要目的中风病人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方法随机选择68列中风病人,其中36列自愿参与与社区护理干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行为康复干预、家庭干预为干预组;32列不愿参与与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中风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风后遗症病人在一般的临床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心理护理的经验体会。方法通过对80例中风后遗症病人的心理活动的临床观察,总结出其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将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归纳为5种类型,即轻生不合作型,恐惧焦虑型,抑郁型,依赖型,自卑型和自悲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对病人实施一般护理基础上,着重对这5种心理特点进行护理。结果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良好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情绪,调整患者的心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中风 后遗症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体检中风险因素及管理策略,减低体检风险,保证体检质量。方法针对医院体检中存在的风险,寻求提高体检质量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医院体检中容易出现风险因素,查找原因,经过健全管理制度,防微杜渐的管理措施,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有效地提高医院体检质量,赢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院体检日益重视的同时,减少医院体检风险,加强管理措施是提高医院体检质量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医院 体检 风险 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辩证耳穴贴压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实验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SQI,SS-QOL评分无差别,治疗后比较,实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3,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以有效治疗中风后失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耳穴贴压 中风 失眠
  • 简介:摘要对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200例诊断明确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抑郁,对照组不用针灸治疗,两组均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针灸治疗后减轻焦虑和抑郁程度,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中风后抑郁 针刺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