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于右任先生130周年诞辰,为纪念这位在近现代书坛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书法大师,本刊特节选他的书论,同于明诠先生撰写的《于右任及其书法艺术》、薛元明先生撰写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 标签: 于右任论书 任论书节选
  • 简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监察院长于右任抵渝,下榻著名金融家康心如家,脚跟未稳,便提出到嘉陵江温汤峡观看温泉。这温泉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于院长竟如此迫切向往?一般人不解其意,唯有康心如似乎早已心中有数。于院长所说的温泉,就是当今的北温泉公园。第二天,康心如便驱车陪伴于右任前往。一路上,于右任思绪万千。车过北碚,到达金刚碑时,他口诵七律一首,诗云:须发何期渐有霜,长途碌碌复相忘。身非名世承新运,心似孤儿恋故乡。雷雨及时万族乐,山川效命百工忙。金刚碑上频回首,多少英雄在战场。北温泉并不是于右任的故乡,然而他却与北温泉有一段奇缘,使他终身难以忘怀……于右任,原名伯循,自号太平老人。陕西泾阳人氏。1879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幼年丧母,靠帮工谋生,工余勤奋自学,17岁考上秀才,25岁中举。后留学日本,会见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随即回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民吁报》和《民立报》等,鼓吹革命。1917年北洋军阀废弃约法,推翻国会,发动复辟清朝帝制。于右任在陕西组织靖国军任总司令,支持孙中山广州军政府,维护约法,反对复辟。1922年,靖国军内部发生矛盾,于右任兵败,于当年6月只身高陕入蜀,“白水江头未了僧,孤舟一夜入嘉陵”。顺...

  • 标签: 于右北 北温泉
  • 简介:编者按:二〇一八年五月十一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的'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书法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和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共同主持。与会专家分别从于右任先生的家国情怀、书学思想、价值追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研讨,分析了于右任先生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本刊特刊此次学术研讨会纪要及与于右任先生相关研究的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 标签: 于右任 学术研讨会 美术馆
  • 简介:苏州木渎镇有个石家饭店,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在此豪饮。这家饭店建筑格局典雅,厨子手艺一绝,尤其有一道肺鱼汤,特别鲜美。于老先生食后赞不绝口,一时诗兴大发,左手捋着美髯,右手执着钢笔,就在店堂悬挂的山水条幅空白处,题写了—首古体七绝:

  • 标签: 于右任 诗兴 广告 建筑格局 木渎镇 国民党
  • 简介: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现代各国印刷用楷,书写用草,已成通例;革命后之强国,更于文字之改进,不遗余力。传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事虽细,可以喻大。且今之所谓器者,乃挟之与各国各族竞其优劣,观夫古今民族之强弱,国家之存亡,天演公例,良可畏也!然则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全族传统之利器,岂非当今急务欤!

  • 标签: 标准学 于右任 自序 文字 民族
  • 简介:民国元老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法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

  • 标签: 于右任 书品 人品 中国书法史 标准草书 书法家
  • 简介:由胡耀邦题签、屈武作序的《于右任诗词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辑录者杨博文)是新中国30余年来大陆第一次出版的于右任诗词集。序言中称:“在编辑这本诗词集的过程中,出版社的同志依据各种版本对原文进行了仔细的校勘和加标点”等工作,“是一本有自己特色的书”。笔者因从事张季鸾专题研究的缘故,曾翻阅该书中于右任贻赠张季鸾的两首诗词,却意外地发现其中所辑录的这两首诗词都出现了谬误。

  • 标签: 《于右任诗词集》 《寿张季鸾》 编辑工作 历史考证 张季鸾
  • 简介:2010年夏,陕西咸阳人卓登于1986年捐献给咸阳市政协的120多件于右任书法作品,20多年后据说下落不明的消息在全国引起轰动。因为据说于有任的书法作品现在价值连城。于右任何许人也。

  • 标签: 于右任 乾坤 书法作品 2010年 下落不明 市政协
  • 简介: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以字行,号骚心、大风、剥果、髯翁等,晚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1903年癸卯举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为国民党元老之一,曾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国民党监察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移居台湾。于右任先生既是民国时期著名的

  • 标签: 于右书法艺术
  • 简介: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以字行,号骚心、大风、剥果、髯翁等,晚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1903年癸卯举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为国民党元老之一,曾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国民党监察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移居台湾。于右任先生既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当然,他一生致力于碑学、书法研习,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推广“标准草书”,成就卓著,因此,更是现代书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书法大家。

  • 标签: 书法艺术 于右任 社会活动家 民国时期 标准草书 国民党
  • 简介: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书坛的巨匠。他的书法艺术是20世纪以来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树立了中国当代书法的丰碑。他在长期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美学体系,将碑学与帖学融会贯通,对中国当代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于右任凭借对书法艺术的无止境追求和非凡的品质修养及才情智慧,创造了许多价值难以估量的书法艺术品,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宝,为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宝库树立了又一座丰碑。同时,正是

  • 标签: 中国书法艺术 于右任 美学思想 中国近现代 阐释 20世纪
  • 简介:冯玉祥与于右任都奉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在几十年间,他们之间基本上是合作的、友好的。但是,在靖国军的问题方面也曾发生矛盾。在中原大战期间,于右任也不赞成冯玉祥要把军队集中于陕西的主张。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都与近代的大局息息相关,很值得认真研究。

  • 标签: 冯玉祥 于右任 孙中山 蒋介石 靖国军 抗日战争
  • 简介: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钟明善先生的新著《于右任书法艺术管窥》最近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对书法的学习与研究伴随作者走过了六十多个寒来暑往,由于研究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而把作者卷入了中国书法热的大潮,使他成了海内外学人公认的近现代“研究于书的第一人”(屈武语)。这本书是作者近三十年研究于书的小结。第一编以“落落乾坤大布衣”为题,用具体生动的史实简要地描写了于右任先生的生平事迹与伟大人格。第二编分两个阶

  • 标签: 书法艺术管窥 于右书法艺术 管窥出版
  • 简介:于右任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饮誉海内外的书坛巨匠和大诗家。其书法集、诗集、词集有十余册。他任职国民党中央后,多次回到故里陕西三原县。有一次回乡后,他带了两名随从信步游至一小寺庙,偶然间见僧房中堂挂有一副自己当年写的对联:凤来禾下鸟自去;马到芦边草不生。于右任看到后不由一惊,立即让随从取出10元大洋,向和尚说:“我想用10块大洋,买下贵寺这副对联。”那和尚听了,连连摇手:“不卖不卖。”“为什么?”于右任不解。和尚说:“这是赫赫有名的靖国军于司令早先写的!甭说10块,就是100元也不卖!”无奈,于右任只得说出自己就是于右任,并说这是年轻时写的,字写得不好,如蒙见爱,以后再给贵寺重写一副。和

  • 标签: 于右任 中国民主革命 年轻时 对联 国民党 靖国军
  • 简介:于右任先生一生做诗、填词从未间断,写下了千余首爱国诗篇。于右任的白话诗,不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且寓意深刻,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于右任学识渊博,笔力雄健,诗词歌赋博大精深,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 标签: 于右任 诗词 时代精神
  • 简介:何穗鸿,1963年生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于写作、摄影、书法均有专著面世,是一位爱好广泛,观念开放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而且还是一位有作为的文化管理人才。其最擅行草,于正书也有所涉猎,行草又以行书居多,追求的面貌不是很固定,前期取法"二王"体系特别是王铎的较多,侧重于温润、敦厚、优雅的书风,近期又力学弘一法师,用简笔作行草,不激不励,平静天真,得禅家韵。从他的作品来看,他读帖可能比临帖多,运用自己的悟解进行创作,与所取法

  • 标签: 于右任 作家协会会员 书法家协会 弘一法师 书风 艺术人才
  • 简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陕西三原人.他不但是杰出的书法家、名诗人,还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老报人,他创办的"竖三民"报,曾在近现代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历史影响.

  • 标签: 近现代史 元老 于右任 历史影响 国民党 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