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阜阳汉简《周易》在卦、爻辞的后边,保存了许多卜问具体事项的卜.辞。这些卜辞并非没有价值,它反映了卜筮从先秦时期卜史掌握的正统地位开始流落民间,开始“切于民用”的演变趋势。帛书《周易》卦序排列,是从通行本卦序向纳甲筮法卦序演变的中间阶段,同样是筮法演变的重要环节,这对易筮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阜阳汉简 《周易》 筮法 帛书《周易》 卦序
  • 简介:蕃占时期敦煌的奴婢除原有奴婢、杂户外,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唐蕃战争中的唐朝战俘以及被抄掠为奴的普通民众;二是民间人口买卖中沦为奴婢的贫苦百姓。当时除官府和豪室外,寺庙、僧人和军队均占有大量奴婢。吐蕃统治者对这些奴婢有着严格的监管制度,除颁布法令禁止地方豪强抄掠百姓为奴外,主要的监管手段有二,一是对私属奴婢进行登记;二是模仿唐朝市券制度给奴婢买卖颁发公验,管理民间的奴婢买卖。这些监管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压良为奴,保证吐蕃中央政府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吐蕃中央与地方势力争夺人口的矛盾。

  • 标签: 出土文献 吐蕃 敦煌 奴婢
  • 简介:长期以来,吐蕃远古小邦问题一直颇存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一、小邦存在的时代是否为吐蕃时期;二、诸小邦是何时被吐蕃所征服的;三、在悉补野王统时代和吐蕃王朝时期,吐蕃与诸小邦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四、吐蕃之前究竟有多少个小邦;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吐蕃史的角度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文化与史实背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认为诸小邦存在于悉补野王统出现之前,小邦的具体数量超过了40个,在悉补野王统时期一些小邦已经被征服,并从敦煌吐蕃藏文写卷、近年新发现的11世纪苯教古文书等出土文献资料出发,结合《弟吴宗教源流》等后期传世文献的有关记载对吐蕃与小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推测。

  • 标签: 小邦 吐蕃 悉补野王统 关系
  • 简介:欣逢我国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徐维莹女士伉俪八十华诞,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秦汉史学会、中国文字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协办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诞庆典于2013年6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古代文明 清华大学 中国 文献 出土
  • 简介:20世纪在甘肃的天水和敦煌出土了不少古地图资料.这些地图资料的史学价值很高。天水放马滩秦汉墓葬出土的木板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纸地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地图。敦煌藏经洞所出的星象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全天星图.“坟地图”、“宅舍田园图”是唐宋民众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反应了唐人绘制地图的一般原则。天水、敦煌出土的古地图资料对于研究中国汉唐文化、社会、建筑及地图绘制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木板地图 放马滩纸地图 敦煌星象图 敦煌坟地图 宅舍田园图 《五台山图》
  • 简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5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中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审查和执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关于“交出土地”强制执行中清的主要依据是《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

  • 标签: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法院强制执行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行政诉讼法》 《若干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发掘的虢国贵族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通过对其中几件堪称佳作的玉鹿作品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当时制作玉器的精湛技艺。对两周史、玉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虢国墓地 出土玉鹿 比较 研究
  • 简介:觚是夏、商两代的重要礼器,对中国早期文明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卞家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漆器,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中数量最多的漆觚,尤其引起关注。本文作者曾根据夏代的重要礼器——封项盎、爵、觚的传播路线,提出了夏文化可能起源于良渚文化的看法。良渚文化漆觚的出土,对照二里头文化的漆觚数据,再一次肯定了良渚文化与夏文化之间的嫡系血缘关系。

  • 标签: 良渚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卞家山遗址
  • 简介:<正>1Fetalserumα-1microglobulinforrenalfunctionassessment:comparisonwithβ2-microglobulinandcystatinCNguyenC,DreuxS,HeidetL,CzerkiewiczI,SalomonLJ,GuimiotF,SchmitzT,TsatsarisV,BoulotP,RousseauT,MullerF//Biochimie-Hormonologie,HpitalRobertDebréAP-HP,Paris,FrancePrenatalDiagnosis,2013,33(8):775-781.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微球蛋白 丙戊酸盐 磁共振 肾脏功能 胎儿畸形
  • 简介:<正>1Associationofplacentalperfusion,asassessedby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nduterinearteryDopplerultrasound,anditsrelationshiptopregnancyoutcomeDerwigI,LythgoeDJ,BarkerGJ,PoonL,GowlandP,YeungR,ZelayaF,NicolaidesK//aHarrisBirthrightResearchCentre,KingsCollegeHospital,London,UKPlacenta,2013,34(10):885-891.该研究应用了无创性MRI成像技术测量胎盘血流灌注和多普勒测量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研究中孕期胎盘血流灌注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相关性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作者用超声多普勒测定37例24~29周的单胎妊娠孕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利用动脉自旋

  • 标签: 子宫动脉 血流灌注 妊娠结局 血流阻力 研究应用 胎盘绒毛
  • 简介:近年来的出土文献为先秦两汉文学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上博简第八册的楚辞类作品便是其中代表。《李颂》歌咏的对象实际上是梧桐,《兰赋》表现了“幽兰”的意象,作者均是托物言志,表现作者所追求的道德理想。《有皇将起》与《鸥鹣》的关系尚难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四篇文献展现了早期楚辞的面貌,为我们认识辞赋的演变提供了新的线索。

  • 标签: 上博简 楚辞 出土文献 中国古典文学
  • 简介:本文以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一处窖藏出土的8件东汉青铜器为对象,通过对器物的尺寸、特征进行详实描述,归纳出东汉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器独有的特征,并体现出汉代的社会经济及铸铜工艺水平。

  • 标签: 东汉 青铜器 特征
  • 简介:蚌埠双墩一号墓为春秋中晚期钟离国君“柏”的墓葬。墓葬中除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等,还出土了一套龙首形石磬。对石磬的形态特征和岩性特征的分析揭示,石磬的料石来源于钟离城遗址周围100千米范围内,其选料、选形、整形、作孔等制作技艺较为精湛;料石与音质、形制与音高间有一定的关联。此套石磬除了具备乐器的功能之外,更是作为一种礼器使用,象征着拥有者的身份和地位。

  • 标签: 蚌埠双墩一号墓 钟离国君“柏” 石磬 岩性特征 料石来源
  • 简介:本文就1953年出土于古浪县的大司农平斛作一介绍,并简要阐述其历史背景和历史价值。

  • 标签: 大司农平斛 东汉 度量衡
  • 简介:2010年3月27日。山丹县水务局工程队举报。在新修霍城镇刘庄村东湾水库时.于驼铃山坡下的河道中挖出一件青铜造像,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被当地群众带走。文物局接到举报.及时派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勘察,并收回了此件文物。

  • 标签: 青铜造像 刘庄村 城镇 出土 工作人员 文物局
  • 简介:甘肃山丹县新出土商代青铜人像,是河西走廊首次发现的商代遗物,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研究价值。通过与其他地区出土商代人像的比较,我们认为:该青铜人像是“身与神相合’’的塑像。该青铜人像的出土,对探讨中原经六盘山地区,蜀地域河西走廊的早期联系,中国中西部早期民族的流动有启发意义。

  • 标签: 河西走廊 商代 青铜人像 文化交流
  • 简介:近期,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出土了一批唐代的窖藏钱币。这批窖藏的古代钱币数量巨大,种类较丰富,经过清理总数达到23124枚,是近年来在新疆一次性出土窖藏钱币数量最多的,比2012年7月12日库车县老城区萨克萨克社区基建T地出土的晋十六国时期钱币数量还要多近10000枚。同时,随唐代窖藏钱币出土的还有唐代的陶纺轮1件、夹砂红陶罐2件及残陶片。

  • 标签: 窖藏钱币 库车县 出土 唐代 阿克苏地区 十六国时期
  • 简介: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称为“重号将军”,其他称号的将军称为“杂号将军”或“列将军”。关于杂号将军,《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中有详细的列举。但是,从汉代出土资料中又发现大量为文献所遗的杂号将军称号,如居延将军、汉阳将军、禽适将军等。这些杂号将军的称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补汉代职官之阙。

  • 标签: 汉代 出土资料 杂号将军 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