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遗尿的原因及表现,通过治疗,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

  • 标签: 中药 针灸 治疗 小儿遗尿
  • 简介:摘要小儿遗尿是指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睡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有明显得家族倾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中医推拿、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文献。重点讲述了疗法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治疗效果以及护理。

  • 标签: 小儿遗尿 小儿推拿 穴位贴敷 疗效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遗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一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小儿遗尿症的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小于5岁的44例,5~10岁的22例,10—15岁的20例,15岁以上的4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证两组相同年龄段人数相等。实验组采取经皮给药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未使用该治疗仪。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期为半年。结果使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的实验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该仪器的对照组患儿。

  • 标签: 小儿遗尿 临床治疗 治疗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判益肾调督针灸法在治疗小儿遗尿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采用益肾调督针刺结合针灸,每日一次, 10日一疗程,疗程间隔 3-5天。结果:治愈患者 28人( 58%),显效 9人( 18%),好转 6人( 12%),无效 5人( 10)。结论:运用本方法对与小儿遗尿疗效显著。

  • 标签: 益肾调督针灸法 小儿遗尿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瑾1张进尊2陈美鹤2王丹3吴雪飞4
  • 学科: 医药卫生 > 医学心理学
  • 创建时间:2017-11-21
  • 出处:《心理医生》 2017年第11期
  • 机构: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症,患儿无法在夜间自主排尿,睡眠时小便自遗。本病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造成患儿体质下降,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西医对本病治疗效果有限,且费用高、疗程长、不良反应高。中医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肾气未充,膀胱不能制约而发[1]。本研究采用健脾固肾止遗方配用耳穴治疗小儿遗尿症80例,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monosymptomaticenuresi,?MNE)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MNE患儿共计100例作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了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在干预之后对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的遗尿频率、每周平均夜间自行起床排尿次数进行比较研究,统计1a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与结论在治疗儿童MNE的时候应用心理行为干预措施,疗效是很满意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症状夜间遗尿症 儿童 心理行为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雀啄灸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儿科遗尿门诊收治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雀啄灸治疗。总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73.2%(30/41),显著高于对照组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1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雀啄灸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疗效较单一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显著,且复发率明显降低,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醋酸去氨加压素 雀啄灸疗法 儿童
  • 简介:①我现在知道左右了女儿摔了一跤,当时也没哭,两天后才发现锁骨受了伤,她的左手因此举不起来,又痛又不方便,要康复还得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当然不舒服,她自己却发现了一项意外收获。“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她太小,一直分不清楚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推拿配合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此法适用于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方法选择我院中医儿科门诊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7例确诊为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小儿推拿手法配合小儿健脾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健脾丸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厌食症治疗时,小儿推拿手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推拿 小儿健脾丸 小儿厌食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100例患儿中,显效60例,有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100例患儿中,显效40例,有效3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3%,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P<0.05显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贴是一种有效提高临床小儿腹泻治疗效果的临床药物,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贴 小儿腹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泻停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泻小儿病例共1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受试组90例,对照组88例。受试组给予儿泻停颗粒口服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用药3日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受试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儿泻停治疗小儿腹泻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腹泻 儿泻停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评定两组的惊厥好转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惊厥好转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小儿退热栓 小儿高热惊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小儿中毒救治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以来收治的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了5例急性中毒患儿,均为男孩。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例患儿进行了洗胃治疗。结论小儿急性中毒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中毒后采取合适的洗胃方式洗胃及促进毒物排泄和药物治疗,促进中毒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中毒 儿童 洗胃
  • 简介:摘要小儿高热是临床多发疾病,发病率较高,小儿发病后往往会表现为头热、呕吐,甚至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其发病机制与小儿脑发育不成,神经细胞结构不够完善所致,临床上针对小儿高热的治疗高度重视。但由于小儿患者身体发育不完善,身体免疫力较差,不适合应用药物治疗,故可选择通过中医推拿进行治疗。

  • 标签: 推拿 小儿高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于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以肺炎、腹泻为主的患儿10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照组(0.8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Ⅲ级以上渗出率(4.00%)显著高于观察组(1.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小儿输液渗出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 输液风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采取小儿推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痰热咳嗽兼食积患儿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取小儿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中医症状积分(1.92±1.03)分明显比对照组(15.17±10.38)分低(P<0.05),且总有效率(86.66%)明显比对照组(63.33%)高(P<0.05)。结论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采取小儿推拿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积 痰热咳嗽 小儿推拿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