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体宁隆阜(今属屯溪)人。进士,曾任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物质性的气。认为理是事物的条理,是事物的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理就在事物之中,“理化气中”。他还认为宇宙是气化流行的总过程,“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天地之化”,通过耳目鼻口之官接触外物,心就能发现外物的规则,致知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考察研究,只有经过观察和分析,才能认识事物的道理。

  • 标签: 戴震 宇宙本原 气化流行 生生不息 认识能力 考察研究
  • 简介:戴震“诗经学”论著的编纂形式,有三种类型,即专著、单篇文章和资料辑考。从內容分析,专著《诗经考》是戴震“诗经学”的奠基之作,《呆溪诗经补注》是《诗经考》的增订稿,《毛郑诗考正》则是戴震《诗经》研究的代表作品,论者推为名著。戴震对《诗经》发表过许多重要见解,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戴震治《诗》,在训诂、校勘、资料搜辑整理方面,成绩卓著,体现着乾嘉考据学的求实精神。

  • 标签: 戴震 诗经学 训诂 校勘 资料搜辑 乾嘉考据学
  • 简介:<正>戴震是我国18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清王朝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下,他通过训诂考据探讨古书义理,指名道姓地批判作为钦定哲学的程朱理学,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理论。提出教育哲学思想的前提戴震提出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两个前提,一是富有战斗性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一是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哲学上,戴震用来反对程朱理学的武器是朴素唯物主义理论。由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多有研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同自然科学成就有着一定联系。

  • 标签: 戴震 朴素唯物主义 教育哲学思想 程朱理学 唯物主义哲学家 文化专制主义
  • 简介:理为气之理,气、道、理三个传统的概念范畴被戴震纳入了其天道思想系统中,气、理、道1、

  • 标签: 专题元气 义理学 元气实体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理为气之理,气、道、理三个传统的概念范畴被戴震纳入了其天道思想系统中,气、理、道1、

  • 标签: 专题元气 义理学 元气实体
  • 简介:戴震思想的"分期"由来已久,这一研究模式致力于在戴震的早期与晚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但其结果却形成了"考据学家戴震"与"义理学者戴震"两个难以兼容的形象,为我们理解其学问主旨造成了困难。本文的第一部分将揭示出"分期说"存在的明显问题,第二部分则试图论证"分期说"在立论前提与论据使用上的不当,第三部分致力于依循戴震的文本,从中梳理出其思想路径的一贯性——"通经以明道",以表明我们可以摆脱"分期说",对戴震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解。

  • 标签: 分期说 分裂 弥合 通经以明道
  • 简介:戴震思想的“分期”研究由来已久,这一研究模式致力于戴震的早期与晚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但其结果却形成了“考据学家戴震”与“义理学者戴震”两个难以兼容的形象,为我们理解其学问主旨造成了困难。“分期说”的主要缺陷是立论前提与论据使用的不当。唯有摆脱“分期说”,依照“通经以明道”这一贯穿戴震一生的学问路径,我们才能对戴震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解。

  • 标签: 戴震思想 分期说 分裂 弥合 通经以明道
  • 简介:由于戴震的《转语二十章》到底有无成书不可知,所以戴震在《转语二十章序》中所提出的转语理论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内涵,两百多年来一直隐而不彰。本文借助戴震《声类表》的情况,通过对散见在《戴震全集》中的70条左右转语例证的详细考察,基本弄清了戴震转语理论的真正内涵,并通过对《方言》等着作的研究,理清了戴震转语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本文也向人们证明,戴震的转语理论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在今天的训诂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戴震 《转语二十章》 转语理论 训诂研究 语言学
  • 简介:唐甄、戴震是清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伦理思想。唐甄对封建君主的抨击和民本思想,戴震的人性论思想和对理学家“理欲之辨”的批判,具有强烈地反封建专制、反理学禁锢的倾向,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 标签: 唐甄 戴震 伦理思想 中国 清朝 生平
  • 简介:今年6月,我受安徽大学中文系邀请,前去主持博士论文答辩及讲学。在合肥的几天里,道彬一直陪伴左右。道彬是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因这双重身份,他热情地接站、送行,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 标签: 考据学 戴震 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 简介:戴震是清代学术的领军人物,他所倡导的“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启导了乾嘉时期的朴学之风,尤其是他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四部两汉辞书的研究与推崇,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语言文字学和经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戴震 小学研究 两汉辞书
  • 简介:戴震人性论发微施扣柱作为考据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戴震当然地擅长于实证的考据学,但他同时又极具“由词通道”、“求道明理”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追求,对构筑哲学体系表现出很大的热忱与兴趣。尤其是他的人性理论,在中国古代人性论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就...

  • 标签: 戴震 道德理性 人性论 知识理性 人性理论 人性构成
  • 简介:摘要三题。一、人民教师悼念赵朴初先生。二、爱生,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三、《文汇报》有关戴震二误。

  • 标签: 赵朴初 爱生 戴震
  • 简介:<正>戴震(字东原)生于公元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死于公元一七七七年(乾隆四十二年)。戴震是十八世紀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考据学家,也是先进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許多方面富有独

  • 标签: 戴震 心理学家 血气 唯物主义观点 教育学 客观唯心主义
  • 简介:古之学者分天下学问为文章之学、训诂之学、儒者之学,即文章、考据、义理;考据以通辞,文章以达意,义理以闻道,三者不可偏废.治经闻道是戴震一生治学生涯中所孜孜追求的,本文试通过解析戴震关于义理、考据、文章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探讨戴震的治学路径,以期利于后学.

  • 标签: 文章 戴震 考据 义理 治学之道 儒者
  • 简介:戴震在《方言疏证》中,秉持“综全而校”、“空所依傍”的原则,对《方言》及郭注作了全面而细致的校勘,其校勘方法精湛且运用了转语理论,创获不菲,使“明人妄行改窜”的《方言》成为“可读”的善本。

  • 标签: 戴震 方言疏证 校勘 成就 原则 内容
  • 简介:一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的著录~①,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查到了戴震亲手批校的《水经注》。手校底本为项絪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刻本,另有何焯、无名氏、沈大成的手校。可惜的是,此四家合校本已佚第一、二及三十一至三十六卷。考古所识语曰:'一九五五年三月十四日,由钟凤年先生把他自己的一套拆开补配',以成全帙。钟先生的《水经注》也是项氏刻本,且有'雅雨堂珍藏印'。'雅雨堂'是卢见曾的室名。卢为清代康乾间著名的刻书家和藏书家。钟先生所收藏的这部《水经注》亦为当然的善本。关于八卷之佚,钟先生说:'抗战时经某书估送一日人处求

  • 标签: 水经注 钟先生 东原 雅雨堂 何焯 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