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效率指标对高效手术配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位手术室护士并实施手术室效率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手术配合情况以及手术延迟发生率差异。结果 实施后手术准备、手术接送、手术麻醉、手术间隔耗时分别为(33.57±2.03)min、(25.13±2.14)min、(50.93±2.67)min、(32.40±2.89)min,均显著低于实施前耗时;手术延迟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2.67%降至2%。结论 手术室效率指标可显著提升各手术环节的有效配合度,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效率指标 手术配合 手术延迟
  • 简介:摘要肾积水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畸形,由于该病症状较轻或无特殊症状,通过病史问诊、临床表现和查体等诊断较困难,因此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中,根据肾积水的程度不同,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患者需通过辅助检查了解病情的转归,而手术治疗的患者亦需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手术效果及预后。因此,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与该病的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联系密切。

  • 标签: 肾积水 儿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监测提供量化、标准化的考核依据。方法通过德尔非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一轮内部函询,确定测量方法与关键内容。结果本次研究共建立手术室专科第三指标体系共计14项,各指标变异系统<0.3专家权威系统>0.8,结果切实可信。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一套实用、敏感、专科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医疗机构手术室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质量敏感指标 手术室护理 标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及高血糖是导致不良手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不断发展,优化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成为麻醉医师与外科医师的共同目标。文章回顾传统血糖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血糖]围手术期应用的局限,介绍新兴血糖监测指标[果糖胺(fructosamine, FA)、糖化白蛋白(glycosylated albumin, GA)和1, 5-脱水葡萄糖醇(1, 5-anhydroglucitol, 1, 5-AG)等]的定义及临床应用,探讨新兴血糖监测指标在识别高危患者并改善术前优化中的作用,评估其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价值。麻醉医师、外科医师和内分泌科医师应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针对新兴血糖监测指标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作出贡献。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糖症 糖化血红蛋白 果糖胺 糖化白蛋白 1 5-脱水葡萄糖醇
  • 简介:目的观察保温干预改善老年肺癌全麻手术患者各类相关指标数据。方法连续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81例,入选对象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按接受治疗时间随机数字表分为保温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术中保温干预包括了多种保温措施,观察两组对象围术期各类相关指标数据。结果保温干预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战例数、躁动例数、肺内合并症例数及ICU停留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术后体温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P〈0.01)。结论保温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各类相关指标数据,减少术后寒战、躁动和肺内合并症发生率。

  • 标签: 肺癌 老年 保温干预 手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孕产妇手术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因输血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636例手术前孕产妇血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Ⅱ型(抗-HIV1/2)以及梅毒初筛试验(TRUST)和梅毒复查试验(TPPA)。结果患者血液传染指标异常的总阳性率为8.9%,其中HBsAg阳性486人(阳性率5.63%)、抗-HCV阳性4人(阳性率0.046%)、抗-HIV1/2阳性3人(阳性率0.036%)、梅毒复查阳性276人(阳性率3.19%)。结论对孕产妇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染指标检测,有利于患者传染性病原体被及时发现和治疗,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疾病,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不必要医疗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孕产妇 血液传染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临床手术的护理敏感指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结合国内外护理研究理论成果及国际数据库系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内部、专家询函,确定科学的测量方法及关键指标。结果:构建了一个涵盖多种内容的手术室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80,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3,结果真实有效。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敏感性、专业性,对手术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专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缓解其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6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康复,值得在各级医院护理人员中进行普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干预 妇科 生理指标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实施对于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并了解此模式在护理安全性方面的效提升果。方法:选取56例我院行手术治疗病例,以常规护理者28例,命名为对照组;以手术室细节护理者28例,命名为观察组,评估护理质量,统计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护理质量更优异,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两组间指标比较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细节护理 安全性 手术指标
  • 简介:目的了解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对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实验室资料判断患者术后疗效,对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症状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相关指标、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与汽化切割术的疗效肯定,护理配合也起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手术治疗 生理 心理 社会功能 排尿形态
  • 作者: 贺卢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200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在发作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设备、内镜进行诊断,进而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各类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参差不齐。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对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则患者预后效果越好。手术室护理常见心理干预、体位干预、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心理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患者手术护理依从性,体位干预则可以有效避免压疮情况出现,隐私护理能够平复患者心情,更容易得到患者认可,环境护理可以确保患者舒适,避免寒战等情况出现。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构建,指导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构建,主要通过文献检索,研究小组探讨、专家函询和质量控制指标筛选等步骤完成建立,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结果:本次研究构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中,有2项结构指标、5项过程指标、1项结果指标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为83%、手术物品清点正确执行率86%、外科手消毒正确率83%、手术标本管理规范合格率88%、手术环境卫生消毒合格率95%、术后压疮发生率0%。

  • 标签: 手术室 质量控制指标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和探究 改良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手术室质控敏感指标的影响 。 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期间我院没有采取改良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的 4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了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采取了改良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的 40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别手术室质控敏感指标不规范概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室质控敏感指标不规范发生概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患者数据对 比存在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取改良手术室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降低 手术室质控敏感指标不规范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术期患者VTE防治管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VTE患者共计60例,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措施,并建立专科敏感指标。结果: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3.33%,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经比较,t=7.543,p<0.05。常规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率、试验组并发症出现率为7例、2例,所占比例为26.67%、6.67%,经比较,两组具有一定差异。结论:对VTE患者进行一体化治疗护理,在进行敏感指标建立的同时,能够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

  • 标签: VTE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手术室不仅是医院进行一系列治疗的重要场所,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而质量评价是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衡量护理工作优劣的准则。利用护理质量评价不仅可以指导护理工作,同时还可以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有促进和导向作用,是帮助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步骤和重要途径。但现阶段我国的质量评价指标存在很多不足和不当之处,在手术室护理的各个工作细节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 ,本文通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运用患者填写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和专家函询的方式,建立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观察骨科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方法对40例骨科手术病人,分别在入院初及手术前采用放射免疫方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胰高糖,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结果肾素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病人在手术前机体有明显的生理。生化及神经内分泌变化。

  • 标签: 骨科手术 神经内分泌 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