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交接。方法制定规范交接,以比赛形式促进有效落实,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评价标准,评估规范交接的效果。结果规范交接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士的综合素质,体现人文关怀,提高病人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交接班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交接中ICU床旁交接清单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院期间交接记录400例,实施传统交班模式。再选取本院自2021年7月1日~2021年11月30日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在院期间交接记录400例,实施ICU床旁交接清单,比较两组交班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护士交接班 床旁交接班清单 ICU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接checklist在ICU危重患者床边护理交接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制定危重患者床边交接checklist,分别收集传统的交接方式(对照组)与新型的床边交接方式(实验组)实施6个月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共抽查283个床单元,其中交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157项;实验组共抽查254个床单元,交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65项,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患者床边交接checklist的实施,明显减少了护理交接缺陷,提高了ICU床边护理交接质量。

  • 标签: checklist 床边交接班 护理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的过程中,使用交接核查表前后是否有护理质量方面的差异之处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在本院ICU所有所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6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组,设定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床边护理交接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床边交班,而观察组则建立交接核查表对其进行床旁交接。对两组分别加以交接之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交接不详细地发生率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相关方法应用之后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在分别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床旁交接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而交接不详细地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效果方面差异之处。结论临床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交接核查表之后,总体的护理质量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最终护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有助于更详细地进行交接,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地进行。

  • 标签: ICU护理 床旁交接班 交接班核查表 临床应用 效果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晨间交班模式对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比科室2014年前后护士常规交接及优化交班流程后相关质量数据,探讨优化护士交接流程提升护理质量的改进效果。结果优化护理交接后,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科室护理质量、护士专业知识方面均有提高,并缩短了护理交接的时间,促进了护理措施落实的及时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科室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优化护理交接流程,可督促夜班护士认真巡视病房,全面掌握夜间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满足住院病人对护理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

  • 标签: 护士 交接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护士交接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本文通过对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实习护士不能主动参与交接的问题原因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实习护士能明确交接的意义,以期提高自身参与交接的主动性。

  • 标签: 实习护士 交接班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士交接评价量表(Handoff CEX)进行翻译,并检测其信度和效度。方法中文版护士交接评价量表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对交班护士接班护士的评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观察了80次护理交接,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在交接过程中,观察者评估参与交接护士交接能力,同时,两位参与者互相评价对方。结果共获得320份对护理交接的评价。交班者评价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5,接班者评价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0。对交班护士评价的评分者间信度系数加权Kappa值为0.31~0.52,对接班护士评价的评分者间信度系数加权Kappa值为0.35~0.55。护士交接评估量表的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是0.23~0.62,各维度与总体交接能力的相关系数是0.33~0.6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组织效能和人文关怀维度外,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护士(工作年限>5年)在护理交班环境、沟通技巧、内容、临床判断和总体交班能力方面显著高于工作经验相对不丰富的护士(工作年限≤5年)(P<0.05)。结论中文版护士交接评价量表(Handoff CEX)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护士交接质量的一个有效工具,为临床护士、带教老师和管理者提供培训、持续评估交接和给予反馈的工具,以改进交接质量。

  • 标签: 交接班 信度 效度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士交接流程优化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 本科室护士交接模式下的护理质量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 本科室实施护士交接流程优化后的护理质量作为研究组,以交接时间、护士病情掌握能力、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度、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士交接流程优化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 0.05);实施护士交接流程优化后,漏交班次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结论:优化护士交接流程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效果,因此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护士交接班 流程优化 护理质量
  • 简介:护理工作具有独特功能及以满足有病或无病的个体的基本需要,协助其身心健康的恢复。护理工作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其具有细致、复杂、涉及面广,具有严格的时间性、连续性和继承性,具有衔接性强、集体性强等特点。护理交接工作的连贯性、衔接性使各班护理人员对医嘱执行情况,病情观察记录以及病人的病情、

  • 标签: 护理交接班 住院 护理工作 病情观察 身心健康 执行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交接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50名ICU护理人员,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床边护理交接,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交接核查表,比较两组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士交接工作合格率、交接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交接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接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以减少交接差错的发生,能够提高交接工作质量,有利于ICU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交接班核查表 ICU床边护理 应用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ICU护士床头交接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2月医院ICU实施护士床头交接规范化管理工作,统计两组患者因床头交接因素直接导致的护理缺陷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医生和护士对床头交接规范化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护士床头交接后,观察组因床头交接因素发生的护理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床头交接模式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P〈0.01)。结论:ICU实施规范化护士床头交接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避免交接遗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还能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连续性护理。

  • 标签: ICU 规范化护理管理 护士床头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前,班组在交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交接风气差,交接管理程序和内容不完善,员工交接的履职能力薄弱等。为此,通过对交接过程中抓典型,保证了良好的交接风气;通过完善交接管理程序和内容,提高了交接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员工责任意识,增强了交接人员的履职能力。

  • 标签: 交接班 推诿 扯皮 责任
  • 简介:运用护理程序理论规范指导晨间护理交接,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给予护删对象从生理、心理、精神等多层曲系统的整体护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扩理临床交接工作,使护理质理及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 标签: 晨间交接班 方法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交接应用程序化交接的应用意义。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 20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100 例,实施常规交接管理制度;干预组 100 例, 实施 程序化交接制度,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室交接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比例,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在交接过程中的交接质量进行考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护理人员对于交接流程的满意度。 结果: 在手术室交接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率方面,干预组组间数据( 1.00% )与对照组( 7.00% )存在差异( P < 0.05 );干预组护理人员在交接质量考核评估方面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 P < 0.05 );其干预组护理人员在交接流程满意度( 98.00% )相较于对照组( 88.00% )存在组件数据差异( P < 0.05 )。 讨论: 程序化交接应用于手术室交接,能够有效的改善手术室护理人管工作交接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降低交接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

  • 标签: 手术室交接班 程序化交接班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本在临床交接中的应用。方法:抽取82例2016年3月~2017年5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表格组和口头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其中口头组采用床头传统的口头交接,表格组采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本进行交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交接失误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口头组和表格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2.5%、9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头组和表格组不良后果发生率分别为18.37%、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头组和表格组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分别为78.75%、9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本进行护理交接相较于床头传统的口头交接可明显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显著减低因交接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发生,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班本 临床交接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医院护士交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交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运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安全。方法使用林燕平等汉化的《护士交接评估量表》,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分有显著差异,交接时间在2、3维度上有差异,即交接时间会影响“提高患者所需信息”“促进患者参与”。结论今后工作应比较不同交接模式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细化交接内容能够避免遗漏,根据专科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交班程序。

  • 标签: 护士 交接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医院护士交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交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运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安全。方法使用林燕平等汉化的《护士交接评估量表》,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分有显著差异,交接时间在2、3维度上有差异,即交接时间会影响“提高患者所需信息”“促进患者参与”。结论今后工作应比较不同交接模式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细化交接内容能够避免遗漏,根据专科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交班程序。

  • 标签: 护士 交接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交接完整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护士交接完整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护士交接完整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护士交接完整率的差异。结果活动后护士交接完整率89.4%,较活动前提高了2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提高了护士交接完整率,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3,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交接班 完整率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永钢集团多年来在岗位交接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交接清单、开发手机交接 APP 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岗位 手机 交接班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