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LTG)是一种新型治疗癫痫、双相情感障碍及神经痛的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药疹,如固定性药疹、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等。LTG引起药疹包括免疫和非免疫机制。HLA等位基因与LTG引起的药疹相关,有种族差异,且与药疹类型有关。本文总结LTG引起的药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等,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药疹 HLA抗原 拉莫三嗪
  • 简介:目的评价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组31例,碳酸锂组31例。分别口服50~250mg/d,碳酸锂500-2000mg/d,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均取得较好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且组优于碳酸锂组;两组CGI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于治疗4周末始,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治疗8周末,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碳酸锂组(P〈0.05)。组不良反应较碳酸锂组少而轻。结论治疗双相抑郁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拉莫三嗪 双相抑郁 碳酸锂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总结6例所致全身性皮疹病人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皮疹的护理、发热的护理、饮食护理、合理运动、用药的观察等,经过临床1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6例病人全部康复。

  • 标签: 拉莫三嗪 皮疹 护理
  • 简介:患儿1男性,12岁4个月,体重为36kg。因"变态反应性皮炎"于2012-03-31入本院治疗。病史采集:5+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凝视、口吐白沫及意识丧失等(具体不详),本院就诊,EEG等检查诊断为癫痫,院外口服药物治疗,但症状控制不佳。4+周前(2012-01-11)因癫痫发作于本院门诊就诊,

  • 标签: 拉莫三嗪 渗出性 多形性 变态反应性皮炎 红斑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首次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癫痫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率为16.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小儿癫痫 临床研究
  • 简介:治疗躁狂发作有效剂量100~200mg/d,治疗8周后有效率为75%(27/36),治疗组37例中15例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三嗪治疗 双相障碍 发作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项目组与参比组,参比组仅使用丙戊酸药物治疗,项目组加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项目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P<0.05);项目组治疗后认知功能优于参比组,(P<0.05);项目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联用丙戊酸药物治疗方案在癫痫患者中使用,对其病症和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癫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丙戊酸(VPA)治疗癫痫(Epil)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Epil患者,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其中的56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联合组,对前者采用VPA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联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研究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一般组患者,联合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较好(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针对Epil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联合VPA的方法起到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VPA的方法。

  • 标签: 拉莫三嗪 VPA Epi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换传统药物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收集经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癫痫患者75例,为全部患者应用替换治疗,统计临床效果。结果替换治疗后,经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无效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分别为7.7±1.6次/年、9.6±1.4次/年、9.7±2.4次/年),组癫痫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0%、76.0%、68.0%,治疗结束后,共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结论用治疗癫痫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传统药物 癫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采用添加-替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56例,均应用添加-替换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联合用药阶段,总有效率92.0%;34例转换至单药治疗,总有效率64.7%,两个阶段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具有较为明显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本院接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II型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使用片进行8w治疗,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片8w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躁狂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作产生的不良反应小且疗效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4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案报道共检索到77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死亡3例,急性肝衰竭死亡1例。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所致不良反应可能与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有一定的关联。结论临床应用时,应关注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剂量,高度重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拉莫三嗪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癫痫治疗中联合丙戊酸的实际效果。方法自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救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癫痫患者治疗中使用丙戊酸,观察组患者治疗在丙戊酸的基础上增加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癫痫的控制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癫痫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癫痫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丙戊酸的用药方式在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对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发应的发生情况,药物疗效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丙戊酸 拉莫三嗪 癫痫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癫痫治疗中将与丙戊酸药物联合使用发挥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期间就诊的 120 例 全面强直阵挛性 癫痫 发作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均分成 60 例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一治疗组给予丙戊酸,联合治疗组给予联合丙戊酸。比较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 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癫痫发作次数相较于单一治疗组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癫痫中采用联合丙戊酸治疗对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联合丙戊酸的方式,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癫痫患者,其就诊及收治时间在2017.1-2020.1月近连年间。随后根据单双号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两组癫痫病患者首先均给予丙戎酸治疗,其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在一般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观察组癫痫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一般组。一般组整体有效人数为29例,所占比例为72.5%。观察组整体有效人数为38例,所占比例为95.0%。结论:采用丙戊酸联合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减轻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6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进入本院治疗,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比观察采用治疗的观察组与碳酸锂治疗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AMD量表评分、CGI-SI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HAMD量表评分观察组更低,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与碳酸锂疗效差异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起效更快,应用价值良好,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预防双相抑郁复发中的应用。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并结合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的药理学特性、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数据,以评估其在双相抑郁复发预防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在预防双相抑郁复发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本文总结了在双相抑郁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在预防双相抑郁复发方面的参考意见。

  • 标签: 拉莫三嗪 双相 抑郁复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