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以下只注篇名)不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等教学原则,分别反映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通过教育实践,不断纠正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的一些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例如:他曾经以为有'生而知之者'(《季氏》)的'圣人',但是在《论语》中提到的一百六十多个人物

  • 标签: 孔子思想 无神论教育 教学原则 生而知之 学而不思则罔 教育思想
  • 简介:<正>柳宗元从元气本体论出发,否定了天命鬼神的存在,批判了种种有神论和迷信观念,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思想,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同时在他的思想中又存在着迷信、推崇佛教学说的方面。柳宗元思想中的这个矛盾,引起了对它评价的歧异:有人认为是唯物主义无神,有人认为是唯心主义有神论。柳宗元的思想为什么会存在这个矛盾?它究竟是唯物主义无神还是唯心主义有神论?弄清楚这些问题,无疑是很必要的。(一)柳宗元的无神思想涉及的方面比较广,但首先是以他在自然观方面的唯物主义思想作出发点的。柳宗元认为,物质世界的本原是元气,由元气运动而产生天地万物,造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没有什么造物主。屈原在《天问》中提出天“孰初作之”,柳宗元回答说:“无营以成”,“无功无作”(《天对》)。天地万物形成前,没有什么造物主存在,“惟元气存”。元气经过“吁炎吹冷”的作用,阴阳“交错而功”,“冥凝玄厘”,形成天地(《天对》)。元气运动变化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也完全是不受任何意志支配、掌握的,

  • 标签: 柳宗元 无神论思想 佛教 唯物主义 崇佛 唯心主义
  • 简介:<正>柳宗元是中国唐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他的无神思想,特别是他对两汉“天人感应”思想的批判,在中国无神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目前在研究柳宗元无神思想时,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即只看到柳宗元对“天人感应”思想批判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早期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的一面。由于这种倾向不是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柳宗元无神思想,看不到柳宗元思想经历过一个由有神论向无神的转变过程。事实上,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有自己的形成过程。柳宗元的无神思想同样也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天人感应”思想是两汉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思想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前提下,宣称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能够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天对人的谴责和嘉奖。西汉董仲舒是其主要代表,他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举贤良对策一》)。同

  • 标签: 柳宗元 天人感应 无神论思想 有神论思想 唯物主义 思想批判
  • 简介:作为马克思主义原生理论的科学无神与衍生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在产生基础、终极价值目标、价值诉求及文化价值体系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或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是,两者在诞生与研究的领域、宣传教育的目的、包涵的具体内容及发挥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又存在着具体差异。同时,科学无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在一定条件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解读并把握好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充分发挥科学无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 标签: 科学无神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辩证关系
  • 简介:《丁登寺》这首诗在了解华兹华斯早期的思想特别是宗教观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以来,国外的评论家从多种角度对此诗进行不同的解读;而国内的批评几乎都局限于从泛神论或自然主义的角度解读此诗,忽略了超泛神论和活力论这两个重要的解读角度。超泛神论解读是对泛神论解读的延伸,而活力论解读则是对泛神论和超泛神论解读的颠覆。通过分析和对比这三种解读,可以获得对《丁登寺》更深入的理解。

  • 标签: 《丁登寺》 泛神论 超泛神论 活力论
  • 简介:中国古代无神,否定宗教思想和鬼神迷信,宣扬唯物主义思想,并同有神论者的唯心主义思想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斗争。对其分析研究,合理吸取其有用的内容,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形体 精神 论争 无神论思想 有神论思想
  • 简介:列宁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面临时代课题的转换。那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有什么特点?科学无神所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时代课题和宗教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有哪些新的发展和贡献?这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在列宁阶段的发展需要回答的一系列问题。

  • 标签: 科学无神论 列宁 时代精神 宗教
  • 简介:《荀子·性恶》让荀子背了两千多年的“性恶论者”的黑锅。他事实上是一位性朴论者。并非《荀子》一书中所有的作品都出白他本人之手。《性恶》对人性的看法与《劝学》、《礼论》、《天论》、《正名》、《荣辱》等篇对此的看法严重相悖。在这些多篇文章中,人性都不定为恶,而是定为朴、善恶未定、可善可恶等。荀子的弟子、《史记》的记载、西汉时代的人性论说等也可以旁证苟子不以人性为恶。

  • 标签: 性朴论 性恶论 荀子
  • 简介:竞技体育中不存在金庸武侠世界中“东方不败”式的神活,即使你获得了一次、两次、三次成功,但未知的下一次,永远有可能是你的噩梦。“四连冠”的八一女篮无疑是WCBA联赛中的无冕之王,但没有人料到:她们在本赛季与沈部的半决赛中,被对手以2比0的总比分横扫!WCBA2005-2006赛季,八一女篮有许多个不愉快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在客场惨败(84比108输给辽宁),第一次在季后赛输球,第一次主场落败,直到第一次无缘决赛并丢掉总冠军!八一队面临着一大堆问号和外界的质疑之声……

  • 标签: 八一队 中国女篮 半决赛 对手 赛季 冠军
  • 简介:关系论是实践唯物主义和皮亚杰学说的精华。本文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皮亚杰关系论的三个显著特征:主客体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的整体;自动调节的建构活动是主客体之间信息转换的过程;社会合作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核心内容。本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学说对皮亚杰关系实在论、相互作用论、建构论和结构论的影响,而这四论又是构成皮亚杰关系论思想体系的有机整体

  • 标签: 实践唯物主义 关系论 相互作用论 建构论 结构论
  • 简介:一、新闻即时评论与媒介素养新闻即时评论,是指网民在浏览新闻时对其感兴趣的新闻迅即做出的回应,长短不一,两三句者见多,这种形式在任何传统媒体上都是不可见的。网民在即时评论中能自由地发表言论,对所阅读的新闻及时反馈。同时与其它网民进行观点的交流与论辩,突现了网络传播的互动优势。

  • 标签: 媒介素养 评论者 新闻 现状 传统媒体 网络传播
  • 简介:<正>我国哲学界普遍认为:机械唯物主义者是外因论者,机械唯物主义“否认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部源泉和动力,把事物运动归结为外力作用的结果。”(《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第220页)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严

  • 标签: 机械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 外因论 自然辩证法 哲学界 运动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O型臂导航下经皮椎弓根置钉与传统透视下经皮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骨科72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经皮椎弓根置钉方法分为A、B两组,传统透视下经皮椎弓根置钉为A组,36例患者共置入168枚椎弓根螺钉;采用O型臂导航下经皮椎弓根置钉为B组,36例患者共置入164枚螺钉。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放射剂量和单枚螺钉透视时间、置钉时间和准确性、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等指标。2组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手术时间(99±14)min,B组为(75±10)min;A组单枚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间(15.8±2.6)min,B组为(11.8±3.3)min;A组的每枚螺钉透视时间为(38.0±2.0)s,B组为(28.5±2.8)s;A组的每台手术室内放射剂量为(563±163)cGy/cm2,B组为(378±70)cGy/cm2;B组上述指标均优于A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8、5.73、16.30、6.25,均P<0.05)。A组螺钉置钉Rampersaud评分分级优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P<0.05)。结论O型臂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清晰度导航图像并实现高精确度导航操作,较传统组置钉准确率更高,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同时能明显减少置钉和手术时间,辐射剂量更少。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 O型臂导航
  • 简介:网络空间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地理空间的相互作用是目前国内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应用传统的地理学空间思维方法,选择国内首位综合门户网站新浪网,利用其提供的网民发新闻评论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具体揭示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规律及与地理空间的关系.最终选择新浪网首页首屏的要闻"陈光标在纽约时报登广告声明钓鱼岛属中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评论者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确有跨时空特征,距离与时间对其影响明显减弱.2新闻评论者的空间扩散最初都是"散点式"扩散模式,之后呈现出"不完全填充式"扩散特征.3从新闻评论者的时空分布来看,存在典型的地域差异.无论是四大区间、省级行政区之间、地区之间,还是在手机和电脑的评论方式上.4新闻更新频率和上网工具是影响评论者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同时,网络空间也不是一个脱离地理空间的超空间,后者通过作用于网民和人口特别是城镇人口分布,以及经济发展与作息规律间接影响前者,前者也相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理根植性".

  • 标签: 综合性门户网站 新闻评论者 时空分布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