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分析了朦胧诗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探寻朦胧诗中民族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对朦胧诗作了历史的剖析考察,并把朦胧诗与当今艺术形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认为床脆诗开一代诗风,对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标签: 朦胧诗 诗人 民族情结
  • 简介:回看1949年建国后的中国当代美术史,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或者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主流美术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认可与迷恋。这种认可与迷恋不仅表现在主流美术对少数民族命运生活的关怀与接纳上,更表现在主流美术的少数民族化方面。

  • 标签: 美术史 民族情结 少数民族题材 1949年 中国当代 民族命运
  • 简介:人类学自传入中国以来所产生的学术成果多与"民族"有关。这里的"民族",既含有"民族一国家"之义,也指具体的族群,同时还关乎中国学界的民族。这使得人类学落地中国后的调查成果,较少有普适性的科学民族志提升,而更多地凸显出以国族为核心的本土救亡。本文由"Ethnography"的汉语化追溯,通过汉语表述的"民族志"历程,反思民国以来民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影响。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学 民族 民族志
  • 简介:著名满族作家李惠文,一生创作长、中短篇小说达500万字,在十七年和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当代满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有着浓重的、难以消解的民族,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自觉以满族作家姿态进行写作的作家之一.从满族特点出发,以开掘宏观的中华民族特色为旨归,他的小说创作典型地呈示了当代满族作家的独特风采.

  • 标签: 李惠文 民族情结 满族文学 浓重书写
  • 简介:按照教育部要求,2017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主要创新点: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以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并达到课标提出的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其中的课外自读,强调整本书阅读、古诗词积累、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

  • 标签: 课外阅读 中华 民族 课程标准 教学体系 三位一体
  • 简介:印度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感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同民族群体感情具象化变强,倾向性背离越来越大,情绪情感偏离了正常范围,呈现出高强度、极端化、情绪化的异常表达方式。历史上的印度民族宗教发展经历了佛教与印度教的兴衰,经历过平稳,也走过极端。伊斯兰教、基督教由战争入侵暴力方式进入后,印度主流民族感情在不断摇摆中,出现了被异化为极端的趋向,呈现为高敏感性。

  • 标签: 民族感情 印度 构建
  • 简介:本人作为巴州文化馆辅导部副主任和专业的舞蹈教师,在免费开放的培训辅导的工作中,本人主要担任对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群众的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近几年,本人每年带中老年学员平均为五十人,在教与学的交流中,本人不仅教会了他们跳维吾尔族舞蹈,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增进了我和汉族等各民族群众的友谊,我们都成为了艺术上和生活中的好朋友。本文现就免费开放中维吾尔教学的谈以下几点感受。

  • 标签: 维吾尔族舞蹈 舞蹈教师 各民族 情谊 教学活动 免费开放
  • 简介:【摘要】当今的语文改革,改的不仅仅是语文教材,更应该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我们要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1】未来,全国小学生将陆续使用新编制的统编教材。那么,到底统编教材的“统”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旨在民族文化的统一。统编教材在人教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大比例地增加了小学的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这一巨大的变化在告诉所有语文老师:民族文化的种子要切切实实地埋在孩子的心中。但是华夏文明,海纳百川,如何在语文课上不着痕迹地进行文化的渗透?温儒敏教授的一句“整体渗透,润物无声”,八字道破语文教学真谛。

  • 标签: 抓住痛点 给予指点 启迪盲点
  • 简介:每当人们步入官亭镇街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立于"三川科技文化中心"门口的两棵参天大树.这两棵树,每一棵上都长着两种树叶,原来这两棵树每棵都是一株榆苗和一株槐苗缠在一处栽下的,至今都已长了一百多年了,现在仍枝繁叶茂.成为三川土乡的一大奇观和一道风景线.

  • 标签: 三川地区 交融民族情 地区民族团结
  • 简介:摘要:音乐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感,有助于学生 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音乐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树立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在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教学应本着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在不断探求教学途径和创新教学途径的方向下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

  • 标签: 音乐教学 民族情感 渗透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5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及其他官员考察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并与园区的企业代表座谈.会上,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将本公司的发展比喻成象棋中的"炮"一样在跨越发展时,得到了温总理的赞同.温总理指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要像车马炮一样,勇往直前,与日俱进.的确,温总理的话道出了众多像冯军这样年轻的中国企业家的心声.

  • 标签: “爱国者” 民族情怀 冯军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民族品牌
  • 简介:蓝雪霏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2013年春,《音乐研究》“中国当代音乐学家”栏目介绍了这位“传统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而我国音乐学界另一本权威刊物《中国音乐学》早在2008年就在“中国音乐学家”栏目中专版介绍了蓝雪霏。

  • 标签: 音乐学家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民族情怀 福建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音乐教育家
  • 简介: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出现,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素质教学逐渐成为教师们主要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们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随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就成为教师们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将音乐教学与小学教学进行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抵触心理,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民族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进行分析。

  • 标签: 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情感 培养策略 教学分析
  • 简介:摘要: 民族音乐 在 世界文化 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将民族感渗透在 高中 阶段 音乐教学 当中,能够帮助 高中生 明确 民族音乐 发展的意义,促进 综合素质 提升,同时,还能够树立坚定的 民族意识。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高中音乐教学中民族感的渗透策略 。

  • 标签: 高中音乐 教学 民族情感 渗透
  • 简介:孔刘辉在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从情节主题、精神内涵和结构形式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陈铨抗战期间的戏剧。抗战爆发后国难当头,已有多部长篇小说问世的陈铨颇为意外的开始了戏剧活动。1938年到1943年间,陈铨共编写多幕话剧5部:《黄鹤楼》、《野玫瑰》、《金指环》、《无情女》和《蓝蝴蝶》;长篇小说、

  • 标签: 《戏剧》 陈铨 浪漫精神 民族情怀 中央戏剧学院 抗战期间
  • 简介: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开展高中的音乐教学中需要将民族感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够更好的帮助现今高中生对我国民族音乐存在价值的认识,促使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得以实现,树立起民族意识促进民族精神的发挥。在开展高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需要建立在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基础之上的,通过对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帮助学生能够形成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

  • 标签: 高中音乐 民族情感 渗透
  • 简介:我于1940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为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后毅然投笔从戎,考取成都黄埔军校十七期一总队炮科,1942年5月12日毕业。1949年8月4日,我随同程潜、陈明仁、文于一等将军参加长沙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司令部少校作战参谋。转业后,参与筹办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大专院校,武汉理工大学前身),曾任校长助理。1985年,我光荣离休,享受处级干部待遇。离休后,经由学校推荐,我到武汉市洪山区委统战部工作,受任区台联副主席兼对外联络部长。

  • 标签: 乡情民族情 亲情乡情 做好统战工作
  • 简介:云南情歌,是云南各民族多元婚恋习俗文化传统的物化显现:1.“巴什”情歌,是人类“亚血缘族内爆’的印证;2.走婚情歌,是母系氏族对偶婚遗俗;3.小房子恋歌,是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恋俗折射;4.自由恋爱的情歌,反映了封建专制时期“恋爱自由、婚姻不自由”的婚念冲撞与平衡。它特殊的人文价值:a.体现了人类性爱文明历史承传的共性基础;b.把历时形态的人类好恋发展史,浓缩地立体呈现在共时状态的现代文明时空之中。

  • 标签: 情歌 性爱文明 婚恋习俗 人类婚恋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