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正>什么是河图?什么是洛书?二者的关系如何?本文想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宋人朱熹等对河图洛书的称谓和刘牧不同:刘牧称九数图为河图,十数图为洛书;朱熹等以十数图为河图,九数图为洛书。本文沿用的是朱熹等人的称谓。一、河图是五行数图《汉书·五行志》谈到五行和数的关系时说: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而阴阳易位,故日五成。然则水之大数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一、二、三、四、五是天地生水、火、木、金、土的“生”数,六、七、八、九、十为天地成水、火、木、金、土的“成”数。成数又称“大数”,由生数“合”五而成。如:一合五为六,二合五为七,三合

  • 标签: 五行篇 河图洛书 十月历 二十八宿 黄帝 历法
  • 简介:2002年10月前后,围绕“河洛广场主题雕塑物征集建议稿”活动,我市某些人对独具洛阳文化特色的河图洛书极力加以否定。这不禁使笔者联想到,近年史学界刮起的疑古之风中,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源”的河图洛书竟被疑古派说成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黑白

  • 标签: 河图 洛书 古籍 九数图 五行生成学说 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八卦的排序构成了易卦结构所体征的阴阳变化的基本图式。就卦象所体征的阴阳性状和变化来说,不同的卦序各有侧重,在图书中则通过数字的数性来体现。先天八卦配洛书卦一数模式昭示了静态“父母六子”关系,后天八卦与河图的卦一数配合模式则彰显了阴阳交感、消息的动态生生变易之道。

  • 标签: 河图 洛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卦序 阴阳
  • 简介:本文剖析了毛奇龄专门考辨与批驳河图洛书的名著,指出河图洛书原本书籍之类;陈抟之徒窈取郑玄五行生成数为河图,纬书九宫图为洛书,后人又牵强附会,妄加推演,皆为无稽之谈;黑白点图式乃方外异氏所为,属于丹道一类,不可篡乱经文.那种以图、书为画卦作之本、中国文化源头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河图 《易》 洛书 经文 郑玄 纬书
  • 简介:河图洛书,按原始涵义应为龙图出河、龟书出洛,乃伏羲画八卦、夏禹订九畴之象征性原料,非北宋图书学派之所谓黑白点数和异论伪作。伏羲是一种图腾族徽,是在由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发展的一个漫长时代的氏族长的总代表和总象征。结合文物考古中发现的“龙”,足以说明“河图”即是图腾,河图洛书皆为中华民族的崇拜物。八卦的诞生是先民们经过长期“仰观俯察”的结果。

  • 标签: 河图洛书 伏羲 图腾崇拜 八卦
  • 简介:河图洛书的嬗变史,与一般的符号化过程有很大不同,因为它是典型的意义先行,图像后出。于河图洛书是一个包容面板广,这一特殊性能够成立,主要基通约度极高,并有着强烈传承性、地域性的元符号。对万物有灵的信仰和对宇宙规律的认识是河图洛书成为元符号的主要原因,体现出的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天命和宇宙规律认识的努力,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 标签: 河图洛书 元符号 宇宙 无限衍义
  • 简介:易的起源,是学习和研究易学的首要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易学史上提出了多种学说,诸如河图洛书说、易有太极说、乾坤父母说等等。每种学说各有不同的依据,分别阐述了易的起源和八卦六十四卦的产生。陈法推崇河图洛书说,认为伏羲氏就是根据河洛图书中的奇偶点数画出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用以解释天道自然和人事关系。河图洛书说是陈法易学观的基础。

  • 标签: 河图 洛书 易的起源
  • 简介:郅敏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机构(IOV)成员。

  • 标签: “河图洛书” 中国艺术研究院 城市雕塑 朋友 副秘书长 研究生导师
  • 简介: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的"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洛书的区分,与朱熹的"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是加强十数图与《周易》八卦的关联,九数图与《洪范》九畴的关联,进而将《洪范》纳入易学系统。其子蔡沈的《洪范皇极》以《周易》为象学,对应河图,以《洪范》为数学,对应洛书,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这一区分是对刘牧河图洛书说的发展,蔡氏父子由此构建了其范数之学。

  • 标签: 蔡元定 蔡沈 河图 洛书 洪范 范数之学
  • 简介:<正>关于河图洛书的产生时代,清代的考据学家们早有答案:它出现于宋代,但思想内容则渊源于汉。这是个正确的结论。在没有充分的新材料的情况下,它不能被随便推翻。现在有人说河图洛书是上古游牧时代传下来的、一个是游牧时代的气候图,一个是游牧时代的罗盘云云,尽管这说法缺乏立论的根据,但却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至于

  • 标签: 洛书 河图 蔡元定 八卦 渊源 朱熹
  • 简介:本文主要从道家、道教、儒学的《周易》思想同源这一观点出发,结合朱熹的《河图》《洛书》观,比较全面地阐发了朝鲜李朝时期的“朱子学”大师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作者在文中指出,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虽然直接来源于朱熹的《易学启蒙》等著作,但亦受北宋初年道教大师陈抟《龙图序》的影响。退溪的易学思想同道教的《河图》《洛书》观有密切的理论渊源

  • 标签: 《河图》 《洛书》 李退溪 《易学启蒙》 朱熹 《周易》
  • 简介:用史料考证、易图推衍的方法,分析了九畴与九宫数字洛书的异同点,演示了由九畴推衍九宫数字洛书,初步探析了洛书之谜。

  • 标签: 洛书 九畴 龟形图象洛书 推衍
  • 简介:<正>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大禹治水之际,黄河龙马和洛水神龟分别献给他"河图"及"洛书";"洛书图"为"河图洛书"之一;在历史上它曾被认为是数不学的起源.本曲以洛书图中的数学关系,作为组织与控制音高、节奏、是奏点等多维要素的依据作成.

  • 标签: 河图洛书 组织与控制 中国古代 神话传说 大禹治水 数学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西汉大儒家孔安国在他著的《尚书孔氏传》里对《尚书·顾命》一文中“河图在东序”一句这样解释:“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以后刘歆也说:“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见《汉书·五行志》)到了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正说》一文中也说:“伏羲王,河图从河水出,易卦是也。”总之,他们都认为易卦是伏羲氏作王以后,按照从黄河中跃出的龙马身上驮的河图图象而演化成了八卦。

  • 标签: 河图 易卦 伏羲氏 八卦 大儒 儒家
  • 简介: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宋代易图,完全突破了象形化的物象图画层面。以白黑点为元素展现出完全抽象化的图像。从图像来说,其核心内容除了“数”便是“方位”,是一种完全以形象表达抽象的模式。而在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等人看来,这样一种图像化的经典解释方式无疑是易学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但作为一种经典解释的方式,易图学一定是对《周易》的解释和发展,而不能被当成圣人作《易》之由本末颠倒。这种对于易图学的不同定位,使得清初学者们在重新构建易图学的同时,不仅赋予了“大衍”、“四象”等概念以新的诠释,也在重新梳理“象”、“数”关系的同时,开出了易学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图学 图书易学 象数 河洛
  • 简介:<正>"洛书",同学们都知道吧,"洛书"中隐含着许多奇妙等式呢!相传在夏禹治水的时代,洛河里浮出一只大乌龟,龟壳上有一个图(如图1),后来人们称之为"洛书".其实,"洛书"就是一个三阶幻方(如图2).

  • 标签: 洛书 大乌龟 夏禹 中心数 逆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
  • 简介:<正>黄河,是中国第二条大河,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拉山的约古宗列渠,向东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八省,最后在山东省利县与利津县之间注入渤海,它的总长度为5464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孕育了中华古代灿烂的文化,如河南仰韶文化、甘肃大地湾文化等。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证,距今已五、六千年,中华民族先祖们就在黄河两岸定居、生息、繁衍了。黄河因水浑黄,故名黄河。黄河流域因流经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疏松,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每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水流平均含沙量达37公斤/米~3,因此它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如此巨大的泥沙造成了黄河下游的河道淤积。因此,河床在有些地方高出地面3—10米,人们又把黄河称之为“地上河”、或“悬河”。唐代诗人李白曾作诗:“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对黄河作了形象地描述。而由于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千百年酿成了不知多少次的洪涝。而早在几千年

  • 标签: 黄河图 黄河流域 《皇舆全览图》 黄河下游 大地湾文化 民族先祖
  • 简介:春之迅当伊勒伊里山脚下的河谷坚冰刚一翘缝,阿里河岸边的红毛柳就浅绿微红,满山的草木因此如约而动。不知何时,不知何地,一抹粉蕾"哗"地怒放了片片杜鹃霞云,灿然自得,染红了沟沟壑壑,涌向了河岸丛林……

  • 标签: 阿里河 管护站 微波站 伊勒 北归 五花山
  • 简介:  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到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碰到一个神龟从河里爬出来,龟背上的花纹是一个神秘的图案.人们称它为"洛书"(如图1).……

  • 标签: 九宫图 洛书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