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消化的感染管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作为一种进入人体腔的仪器,其构造复杂,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又由于其使用频率高,往往因冲洗不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原因而导致消毒灭菌不彻底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做好的消毒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感染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潜在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纳入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月, 8名工作于消化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工作流程中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化学、物理、生理、生物和心理均是消化职业危害潜在影响因素。结论:重视职业安全防范的制度建设,健康宣教、技能培训、接种 /体检预防、心理疏导,能够全面防范化学、物理、生理、生物以及心理因素对消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提高职业安全管理质量,为院部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标签: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消化内镜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潜在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8名工作于消化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工作流程中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化学、物理、生理、生物和心理均是消化职业危害潜在影响因素。结论重视职业安全防范的制度建设,健康宣教、技能培训、接种/体检预防、心理疏导,能够全面防范化学、物理、生理、生物以及心理因素对消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提高职业安全管理质量,为院部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标签: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消化内镜 护理人员
  • 作者: 许莉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31
  • 机构:徐州仁慈医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检查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价分级管理策略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接受消化检查的3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其医院感染和使用情况,分析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对151名接受相同检查的患者实施分级管理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消化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合格率。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86%,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0.54%;其次是泌尿系统(27.03%)。其他侵入性手术、检查时间≥20分钟、导管引流时间≥1周、戊二醛浸泡时间≤10分钟是消化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分级管理策略后,清洗消毒、操作手卫生、治疗槽和消毒剂的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96%vs11.86%),χ2=3.957,P=0.047);分级管理策略的干预可以提高消化检查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医院感染风险 管理对策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威远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内江642450
  • 简介: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胃炎、结肠炎、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溃疡等,都是目前发病风险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减弱患者的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若耽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引起癌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消化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误诊率、错诊率、漏诊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标签: 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超声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消化无痛苦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消化无痛苦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标准化组(标准化管理)。比较效果。结果:标准化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无痛苦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消化内镜室 无痛苦内镜 护理配合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痔病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中内痔占痔病的绝大部分。消化在内痔的治疗中优点众多,不仅图像清楚,操控灵活,操作准确,还可以根据内痔程度选择倒和顺治疗,是优先选择的替代手术治疗方式。本文回顾了我国内痔微创治疗,尤其是消化微创治疗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硬化疗法 套扎治疗 消化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消化治疗患者,探究标准化护理的整体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消化治疗的108例患者,起始时间为2020年6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5月,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数量都是38例。对照组在护理时主要使用传统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诊治指标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通过数据对比不难看出,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护理安全合格率对比后可以发现,观察组合格率更高,P<0.05;观察组诊治时间明显更短,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消化治疗患者使用标准化护理价值非常高,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也不断增强,因此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标准化护理 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如何提升消化护理的质量,以达到最佳的护理结果。科室采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对消化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管控,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评估。经过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消化诊疗过程中的风险,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护理质量,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

  • 标签: PDCA 循环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四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内下微波治疗,比较两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黏膜组织学改善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炎性细胞浸润、炎症活动性、腺体形态、腺体密度、黏膜厚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上述各黏膜组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p再感染率和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与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效果显著,可降低再次出血率,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化性胃溃疡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的消化发展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我国消化事业逐步在国际消化病学领域占据重要席位,《中华消化杂志》聚焦我国消化发展,关注热点,促进交流,是我国消化飞速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见证者。随着多学科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不断加深,我国消化在智能化、舒适化和微创化领域都取得诸多成绩,学术成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消化发展踏上新时代的潮头。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人工智能 无痛内镜 胶囊内窥镜 微创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