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保证采集血液的质量安全有效。方法:分别收集管理前(2008、2009年)、管理后(2010年)采血现场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其合格率,观察加强对采血现场环境、材料、人员、过程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成效。结果:加强管理前空气合格率为95.8%,物面合格率为97.9%,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100%,加强管理后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严格加强采血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减少细菌污染,对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控制 细菌污染 采血现场
  • 简介: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安全密闭的一次性采血器材进行血液采集、成分分离等,细菌污染的机会已大大减少,但有些血液制剂的制备是开放式的,且街头采血车的细菌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据统计细菌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目前普遍重视的输血后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1].笔者就本站如何控制血液的污染,特别是加强对街头采血环境的管理介绍如下:

  • 标签: 原因分析 污染控制 街头采血 细菌污染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轮椅扶手细菌污染状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32辆轮椅扶手进行消毒前后采样,做细菌学监测分析。结果32辆轮椅扶手消毒前细菌污染率达100%,平均茵落数为116cfu/cm^2,消毒前检出枯草杆菌、微球菌、凝固酶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茵占大多数,也检出少量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茵、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等致病茵;84消毒液消毒后轮椅扶手细菌清除率100%,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医院轮椅扶手污染严重,应每天清洁消毒,且将医用轮椅扶手纳入医院感染监测范围,加强管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轮椅扶手 细菌污染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快餐盒饭细菌污染状况调查陈太基戴建华王为云封幼玲江苏省卫生防疫站(210009)快餐盒饭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快餐盒饭这一高效快捷的用餐方式健康发展,也为给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于1996年6月间对南京市某地区的76...

  • 标签: 快餐盒 细菌污染状况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外资企业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查入口透析液及B液污染的原因,找出控制办法。方法常规监测、B液不同配制方法比对监测及容器内外表面比对监测。结果入口透析液及B液污染的原因来自于容器内表的严重污染。结论控制容器内表面的污染是控制入口透析液及B液污染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B浓缩液 污染 消毒
  • 简介:我国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居首位。而在引起肺部感染的众多因素中,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接受机械通气患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无使用氧气吸入者高出20倍。机械供氧是危重病人救治的有效手段,有资料显示,由输氧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82.4%。因此,使用不被污染的输氧湿化液,对控制肺部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氧气湿化液 细菌污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调查移动换药车换药前后细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分别于2016年3月23日—6月26日和2017年8月8日—9月13日对某院整形烧伤病房的一辆换药车进行采样,换药车使用前、后及消毒静置3h后分别于车把手、抽屉把手和车顶层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并计算单位面积细菌菌落数,比较不同采样时机菌落数差异。结果本研究共采样303份,其中换药前样本90份,换药后样本123份,消毒静置3h后样本90份。不同采样时机换药车顶层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换药后车顶层菌落数较换药前及消毒静置3h后均增加(均P〈0.05)。不同换药时机车把手、抽屉把手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采样时间点换药车各部位间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换药前换药车3个部位的样本合格率均为100.00%,换药后车把手、抽屉把手和车顶层样本合格率分别为100.00%、97.56%和97.56%,3个部位消毒静置3h后样本合格率也均为100.00%。结论移动换药车采用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可达到我国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于II类环境物体表面的卫生标准,换药车消毒后在3h内移动使用基本安全。

  • 标签: 换药车 物体表面 清洁 消毒 细菌污染
  • 简介:目的为了解宾馆、饭酒店熟食冷菜的细菌污染情况.方法共采集温州市某区9家单位11个品种共24件熟食冷菜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受检样本总合格率为25%,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7.5%.大肠菌群合格率为29.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3%.结论宾馆饭店中的熟食冷菜细菌污染严重,有关部门应加大食品卫生管理力度,以杜绝或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 标签: 熟食冷菜 细菌污染 检测
  • 简介:摘要饮用水卫生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研究高效且操作方便、实用的家庭饮用水净化装置变得尤为迫切。基于家用净水设备出水细菌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入户调查并采样检测净水设备用户自来水及净水设备出水的微生物指标并鉴定菌种。结果显示,28.8%的净水设备出水菌落总数超标,1台净水设备出水总大肠菌群超标。2台净水设备出水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台净水设备出水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净水设备出水检出克氏库克菌及人苍白杆菌等条件致病菌。提示家用净水设备出水细菌污染状况应受到重视,应定期更换滤芯,避免细菌污染

  • 标签: 家用净水设备 饮用水 细菌 水污染
  • 简介:肉与肉制品被细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约占食物中毒起数的60~70%,而且又以集贸市场所销售者较多。为严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加强肉与肉制品的卫生管理,我们于1988年6月中旬对本市市区范围内集贸市场熟肉摊贩所销售的熟肉及其制品进行了细菌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熟肉制品 细菌污染 起数 卫生管理 大肠菌群 感官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用床头呼叫按钮细菌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对我院366个医用床头呼叫按钮,分为对照组(消毒前)和实验组(消毒后),按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结果对照组所有呼叫按钮全部污染污染率达100%,培养出的菌落为15~234cfu/cm2,同时检出微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和真菌等;实验组经过75%酒精消毒后,未检出细菌细菌污染率下降了100.0%。结论医用床头呼叫按钮污染严重,应加强日常消毒工作,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呼叫按钮 细菌污染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把手细菌污染情况,为搞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楼、住院楼、医技综合楼、手术楼、药剂楼等各楼共92只门把手按消毒前后进行细菌污染检测,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χ2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92只门把手细菌污染率达100%,检出枯草芽胞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门诊楼门把手细菌污染率最高,其次是住院楼,药剂楼细菌污染最低;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显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奴普丁敏感,其他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应加强医院门把手卫生管理,预防疾病,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门把手 细菌污染 污染率 医院感染
  • 简介:本文利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处理铜-苯酚(简称铜-酚)和镉-苯酚(简称镉-酚)这类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模拟废水,采用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分别单独、联合或先后处理等5种方式,探讨了这两类菌体对复合污染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对铜-酚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对镉-酚废水。对于铜-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为50~200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可达94.65%,其中铜的去除率较苯酚低;当模拟废水中铜浓度为30mg/L时,可达最高去除率(60.02%)。微生物对镉-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镉离子浓度为4mg/L时,最高去除率为58.44%,苯酚的去除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 标签: 胶质芽孢杆菌 黑曲霉 苯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20年-2021年供应室无菌间空气污染情况,依据调查结果给予控制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每月15号进行常规空气消毒后,于次日上午在无干扰条件下进行空气采样,对平皿进行培养观察,分析空气细菌污染情况。结果:本次研究120份样本中细菌检出数60cfu.m-2,检出率为50.00%,其中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检出率分别为20.0%、23.33%、46.67%、10.00%。结论:通过调查无菌间空气细菌污染情况,可针对当前空气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应控制策略,保障无菌质量达标。

  • 标签: 供应室 无菌间 空气细菌污染 控制对策
  • 简介:目的:观察红细胞回收仪对细菌污染血液的清洗效果。方法:选择15例出血量大的无菌手术病人,通过红细胞回收仪采集术野积血,经清洗处理后将大部分血液回输给病人。留取处理血液200~300ml,从中取血样5ml(血样I)造行细菌培养,在余血中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然后再进行洗涤,并按清洗液容量分成两组,I组清洗液量为1000ml(共10例);Ⅱ组清洗液量为1500ml(共5例)。采集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液5ml(血样Ⅱ)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所有病人血样I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两组病人血样Ⅱ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培养均为阴性,但大肠杆菌培养全部为阳性。结论:红细胞回收仪不能将所有的微生物从被污染的血液中清洗掉,增加清洗液容量并不能改善洗涤效果。

  • 标签: 红细胞回收仪 细菌培养 血液污染 自体血回输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创伤性骨科手术中手套的污染问题,评估影响手套污染和穿孔的因素,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方法我院骨科30例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例,整个骨科手术团队使用双手套,每组手套更换之后进行挤压漏水法观察手套穿孔情况以及细菌培养鉴定检测手套的污染情况。结果骨科主刀医生的手套污染和穿孔率最高,检出的污染菌为表皮葡萄球菌(64.29%),藤黄微球菌(20.78%)等。结论在骨科内固定术中更频繁的更换外层手套可以降低术中手套的污染和穿孔率。

  • 标签: 感染 创伤 穿孔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