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选择在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RRP、AMCP、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直肠肛门瘘 手术治疗 直肠肛门反射 变化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 选择在 2017 年 9月至 2019 年 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 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 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 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 RRP)、肛管最大收缩压( 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 ALCT)、肛管静息压( 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 RRP、 AMCP、 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 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 B组,经 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LCT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直肠肛门瘘 手术治疗 直肠肛门反射 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多数需要生后早期通过手术重建肛管。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是排便功能障碍,包括大便失禁、污粪、便秘等,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术者、患儿及家长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肛管功能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其方法和手段有多种,其中肛门直肠测压作为一种能够量化评估肛门直肠功能的辅助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术后肛管功能的评估中,对预后及再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肛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及预防办法。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26例经手术加扩肛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年,排便症状完全改善22例,部分改善4例。结论手术加扩肛是治疗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有效方法,规范的医疗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关键。

  • 标签: 肛门直肠狭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孟湘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7期
  • 机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感染化脓性疾病。本病发病急、痛苦大,部分病人因只切开排脓而后遗肛瘘。我院三十余年来,一直采取一次性根治术,免去了病人二次手术的痛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对本病的术后护理体会简介如下,与同仁商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接受肛门手术的患儿提供专业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149名接受肛门手术的患儿接受了体位、导尿、饮食和扩肛等多方面的指导。结果:术后肛周皮肤正常的患儿有44例,肛周皮肤发红的患儿有98例,出现皮肤破烂的有7例。我院术后随访3个月~5年,多数患儿术后一个月肛门皮肤保持正常,但是出现先天性肛门闭锁阴道瘘1例,术后8个月污裤情况消失。结论:有效的术后护理可减少粪便对创面的影响,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有利于创面愈合。

  • 标签: 小儿 肛门直肠手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n=55),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6.36%,P<0.05;组间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 手术 肛门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先天性无肛直肠畸形是小儿消化道畸形,表现无肛门或伴有瘘道,腹胀、呕吐、排便困难,治疗原则手术。护理术前清洁肠道,术后清创、扩肛。

  • 标签: 腹胀 无便 清洁肠道 清创 扩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门直肠疾病术后换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外科在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肛门直肠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术后换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肛门直肠疾病患者术后换药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肛门直肠 术后换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直肠肛门先天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等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是指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需要进行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发生是由于胚胎第 7周~第 8周时泄殖腔发育缺陷形成肛门闭锁、狭窄并瘘管,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需通过手术建立正常的排便功能[ 1]。而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术后肛门的正确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采用立见护创液 与 1∶5000 PP粉坐浴比较进行肛门皮肤的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先天性肛门直肠疾病 术后护理 立见护创液
  • 简介:摘要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边脓肿的简称。肛周脓肿与平时我们所见的外科体表感染的现状差异甚大,主要由于感染源头在肛肠的直肠内部,由内向外逐渐延伸的脓肿,进行手术切开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肛周脓肿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 标签: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手术处理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较为复杂的外科感染,一般是由于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形成。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婴幼儿也时有发生,尤以男性为多见。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如肛门旁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等。中医一般称为肛痈,也有其他不同的称谓,如脏毒、悬痈、坐马痈、跨马痈等。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多形成肛瘘。中医认为肛周脓肿多因嗜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也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于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成。

  • 标签: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经肛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悬吊术治疗儿童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6例Ⅱ-Ⅲ型直肠脱垂患儿采取单纯经肛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悬吊术治疗t。结果6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3h,平均2.5h。术中元大出血、副损伤,术后无肠瘘、感染、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术后住院6~8d,平均7d。6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腹泻、便秘及排便不畅,排便控制功能正常,无复发。结论对儿童Ⅱ-Ⅲ型直肠脱垂采取单纯经肛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悬吊手术,可针对性地消除复发因素,创伤小,疗效确切。

  • 标签: 直肠脱垂/外科学 结直肠外科手术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