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肝在病理上多表现为肝实热证、阴虚阳亢的虚热证,致使许多临床医家忽视了肝虚寒证的存在,甚至于目前使用的中医高等院校教材、亦未对该证进行阐述.笔者认为对肝虚寒证进行系统探讨,不仅在理论上存在必要,而且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虚寒证 诊断标准 辨证 治疗 中医
  • 简介:摘要临床时见患者危在旦夕,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为虚寒痢,试救之,治以温补脾胃解毒止痢法,处方经四小时点滴于舌面咽下第一次煎液,即见成效。续依前方稍事变更调理而痊愈。

  • 标签: 虚寒痢 温补脾胃解毒止痢 连理汤 气息奄奄
  • 简介:现代观念认为:胃炎、胃十二脂肠溃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感染等因素造成对胃粘膜的腐蚀损害所致,所以治疗上采用制酸、保护胃粘膜的方法治疗胃病。中医认为脾胃虚寒是胃肠功能出现胃酸过多,腐蚀胃粘膜造成炎症或溃疡。根治脾胃虚、寒、温型引发的胃肠病必须标本同治。

  • 标签: 胃肠病 胃十二脂肠溃疡 寒湿型 验方 胃酸分泌过多 脾胃虚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李培教授认为胃溃疡病久与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关系密切;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提出温中健脾、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治疗原则;采用自拟虚寒胃溃方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虚寒胃溃方 消化性溃疡 李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膀胱虚寒证,多系久病及肾,或年高体衰,或小儿先天肾气不足,多产妇女,房室不节,膀胱虚寒,肾阳虚衰,温煦失职,约束无力,出现小便清长、淋漓不尽或失禁为主症的临床证候。本证多见于老人,寒冷季节易加重。本文试通过中医学的讨论,辨证施治,提出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膀胱
  • 简介:目的:观察灸法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赵氏雷火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治疗虚寒型胃痛的总有效率优于中药治疗,能明显减轻胃脘部疼痛程度.

  • 标签: 灸法 雷火灸 胃疾病 胃脘痛
  • 简介: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体水分易流失,容易上火,人们常常会感到鼻、咽不适。通过多吃水果来补充营养,已成为不少人的养生之道。但是,人的身体状况有差异,水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各不相同,所以还要适需选择。

  • 标签: 冬季 香蕉 体质 营养价值 养生之道 身体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机以及饮食护理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就饮食护理提出笔者的几点体会(1)首先辨明胃脘痛的临床分型,确定是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然后进行辨证施护。(2)根据“寒症宜温、寒者热之”的原则。(3)提倡中医食疗。(4)饮食有节、少量多餐。(5)饮食种类的选择。

  • 标签: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饮食护理
  • 简介: 摘要:脾胃虚寒型,属于胃脘痛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病患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胃部疼痛、遇到饥寒的情况时痛感会随之加重、进食较为缓慢等。根据过往的研究资料显示,临床中应用西医治疗胃脘痛,经常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同时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然而,采取中医的辩证干预技术,作为传统的医疗方法,通过对各种中医的治疗方案进行细致整合,治疗效果普遍较为良好,不容易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针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开展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中医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虚寒性腹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脐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1-2023.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50例,患者入院后进行中西医诊断,结合诊断标准确定病情,为患者对症治疗,给患者进行脐灸,了解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选取50例患者,患者治疗后达到痊愈级别的为28例,治疗后处于有效级别的为18例,没有效果的为4例,合计治疗后有一定效果的为46例,占比92.00%。结论:虚寒性腹泻患者临床进行脐灸治疗,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切实改善身体症状,促进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脐灸治疗 虚寒性腹泻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