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费尔巴哈的幸福论思想包括两个大的部分。在本体论维度的阐释中,费尔巴哈强调了人的本质就是物质性,强调生命本身是幸福,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性的追求甚至自杀都是追逐幸福的表现。在伦理学维度的阐释中,费尔巴哈认为幸福需通过义务、良心去促使人们超越狭隘利己主义的束缚,并建立一种“爱的宗教”来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幸福论的根本缺陷在于缺乏革命的实践品质。时至如今,费尔巴哈的幸福论思想对于我们珍惜生命、珍爱生命、关爱他人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 标签: 费尔巴哈 幸福论 本体论 伦理学 实践
  • 简介:丹麦哲学家施达克出于为费尔巴哈辩护的目的,对费尔巴哈哲学做出了唯心主义的定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施达克的辩护方式提出批评,认为施达克没有看到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又找错了地方.施达克对费尔巴哈哲学形象产生错误判断的原因在于,他沿袭了庸人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性质定性,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划分标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于施达克关于费尔巴哈哲学形象错误的批判,在今天对我们的研究和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昭示我们要对讨论主题做更深层前提分析,要对哲学家展开辩证分析.

  • 标签: 施达克 费尔巴哈 恩格斯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 简介: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唐仲英中国馆于2015年才正式开馆,但是它对中国文物的收藏和研究历史却已经超过百年——目前展出的350件展品,是从它收藏的近四万件中国藏品中甄选而来,其中绝大部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德裔美国汉学家劳费尔在四次东方探险中搜集而来。本文追朔了劳费尔对中国的4次探险和他对中国文化的深沉迷恋,及其所秉持的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人类学收藏观对其收藏的影响。

  • 标签: 劳费尔 菲尔德博物馆 人类文化学 收藏观
  • 简介:费尔巴哈论》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简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原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者,后逐步转向唯物主义,并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积极意义。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其中主要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分析,理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仍具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恩格斯 黑格尔 唯心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原理 《费尔巴哈论》
  • 简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从本体论的视角梳理马克思的这篇文献,可以看到马克思在与以往哲学不同的维度上重建了本体论,即实践活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是对于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的超越,并对唯物史观的建构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新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派出一支全部由党卫军科学家组成的五人考察队进入西藏活动了半年之久。他们是近代历史上唯一获得西藏地方政府正式邀请对拉萨和雅砻河谷进行科学考察的西方人,更是最早进入拉萨的德国人。此次考察的领导者是年轻的动植物学家恩斯特·舍费尔(ErnstSchfer),为寻找和研究大熊猫曾在1932年和1934年参加美国人多兰(BrookeDolan)领导的川藏边界考察。他的理想是对西藏高原作“全面的生物学研究”,

  • 标签: 考察队 舍费尔 德国人 恩斯特 西藏地方政府 党卫军
  • 简介:通过对《费尔巴哈》章中"交往"理念的梳理,可以发现交往有着其特殊的理论逻辑。其中,现实的人是交往的主体,对宗教的批判是交往的逻辑起点,分工、生产力与交往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动力,共产主义与工人阶级的觉醒是交往逻辑演进的必然诉求。此外,交往在文本中所展现的独特张力对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解其他文本以及管窥《费尔巴哈》章中的写作技巧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交往 逻辑 文本意蕴
  • 简介: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影响下,马克思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我国制定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原则和依据;人类学是研究包括宗教在内的文化的学科,研究宗教的产生及发展规律。为了更好地掌握宗教的发展规律和更加有效地为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需要好好研究这两门学科。

  • 标签: 费尔巴哈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人类学宗教观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系统论述其意识形态批判思想的经典著作,他们立足实践的唯物史观批判当时德国纷纷扰扰的各色意识形态,着力揭示意识形态与物质实践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批判"颠倒的""遮蔽矛盾的"意识形态。准确把握这两个关系,对于重新梳理和正确解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及其实践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意识形态 实践的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恐怖主义已是世界性安全问题。跨境反恐是由被动反恐向积极反恐的重大转变,也是适应反恐新形势的需要。跨境反恐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复杂的任务环境等因素使得相应的情报保障机制尤为复杂。以"瓦济里斯坦—费尔干纳"区域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该区域国际恐怖主义的活动方式,及我国跨境反恐情报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谋划境外反恐情报保障的总体布局;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牵引,打造反恐情报保障的命运共同体;立足于现有区域性国际反恐公约,进一步完善区域范围内反恐情报保障机制;以地区社会文化交流合作为支撑,助推反恐情报体系全域覆盖;迈出网络反恐的实质性步伐,破解制约反恐情报保障的体制性障碍。

  • 标签: 跨境反恐 情报保障机制 瓦济里斯坦—费尔干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