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晓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          (临沂市中医医院  山东临沂  276002)     【摘  要】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协调,才能使人体的各项机能得以发挥,而脾胃在脏腑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代医家对于脾胃病都十分重视,而胃脘痛在脾胃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值得研究和整理,本文试从脏腑在胃脘痛发生、发展、治疗以及转归中所起的作用来进行解读,从而为胃脘痛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
  • 简介:摘要 :癌痛是恶性肿瘤诸多症状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抗病信心及生存期且难以控制的临床表现之一 ,虽然目前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疗效确切 ,但仍有毒副作用大、药物依赖性、耐药性等局限性。综合治疗仍是癌痛的首选方法 ,而中医药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适用于各级癌痛、各类患者。可灵活的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不仅可以缓解癌痛 ,而且对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有抑制作用。但中医药治疗癌痛也面临诸多困惑。此文在于总结近些年关于中医药治疗的癌痛研究 ,以供参考。

  • 标签: 癌痛 恶性肿瘤 中医药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癌痛是恶性肿瘤诸多症状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抗病信心及生存期且难以控制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目前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仍有毒副作用大、药物依赖性、耐药性等局限性。综合治疗仍是癌痛的首选方法,而中医药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适用于各级癌痛、各类患者。可灵活的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不仅可以缓解癌痛,而且对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有抑制作用。但中医药治疗癌痛也面临诸多困惑。此文在于总结近些年关于中医药治疗的癌痛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癌痛 恶性肿瘤 中医药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肩痛的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的 40例肩痛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 19/2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0%( 14/20)。可见,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实施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提高肩痛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痛 症候特征 诊断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泄泻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为60%(18/3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40%(12/30)、治疗总有效率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提高泄泻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泄泻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痛的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肩痛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可见,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提高肩痛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痛 症候特征 诊断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眩晕症患者按照中医急辩证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76例,为本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38例,以常规西医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8例则以中医急诊辨证治疗,即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总计有效率为97.37%(37/38),而对照组总计有效率为78.95%(30/38),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存在明显优势,P<0.05。且在治疗后10月内复发率,观察组同样较低,P<0.05。结论对眩晕症患者按照中医急诊辨证治疗,可有效提升对该类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中医急诊辨证治疗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眩晕症患者按照中医急辩证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 76例,为本院在 2017 年 7月至 2018年 1月所接诊,取组中 38例,以常规西医治疗,即对照组,余下 38例则以中医急诊辨证治疗,即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计有效率为 97.37%( 37/38),而对照组总计有效率为 78.95%( 30/38),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存在明显优势, P<0.05。且在治疗后 10月内复发率,观察组同样较低, P<0.05。结论 对眩晕症患者按照中医急诊辨证治疗,可有效提升对该类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中医急诊辨证治疗 眩晕
  • 简介:摘要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糜”“口破”等范畴。口腔溃疡,病位在口腔,但可因多脏累及,涉及心、肺、脾、肝、肾、膀胱、小肠等脏腑。在临床中发现以三焦辨证对口腔溃疡进行辨证论治,可以更简便地判断其病位、病性及预后。本文从口腔溃疡的特点着手,结合三焦辨证,探讨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以窥三焦辨证在此病中的应用。

  • 标签: 口腔溃疡 三焦辨证 中医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学水平有很大突破,水饮凌心证在心系疾病中经常遇到,中医内科学课本上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但是水饮形成的病机不同导致临床常见的症状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精细的辨证。本文旨在论述《伤寒杂病》在水饮凌心证方面的辨证论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水饮凌心证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64例老年性皮肤瘙痒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后,本组64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痊愈,占70.31%,16例患者的瘙痒症状有明显患者,占25%,本组64例患者通过中医辩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结论对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对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 治疗 老年皮肤瘙痒 疗效
  • 简介: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教学活动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情景教学以情境教学为基础,将辩证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领域进行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治疗能力,文章针对辨证论治情景模拟在《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辩证论治情境模拟 中医内科学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辨证论治在痛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痛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22/3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痛风患者实施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痛风 痹病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教学活动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情景教学以情境教学为基础,将辩证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领域进行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治疗能力,文章针对辨证论治情景模拟在《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辩证论治情境模拟 中医内科学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学水平有很大突破,水饮凌心证在心系疾病中经常遇到,中医内科学课本上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但是水饮形成的病机不同导致临床常见的症状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精细的辨证。本文旨在论述《伤寒杂病》在水饮凌心证方面的辨证论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水饮凌心证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64例老年性皮肤瘙痒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后,本组64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痊愈,占70.31%,16例患者的瘙痒症状有明显患者,占25%,本组64例患者通过中医辩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结论对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对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 治疗 老年皮肤瘙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经我治疗的238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种方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脉沉细涩、头晕头痛、舌质淡暗、倦怠嗜睡、肢体瘫软、半身不遂、语言不清、口舌喎斜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非常好,改善了各项中医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 脑梗塞后遗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副作用之一,发生几率高,持续时间长,症状影响重,且西医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单一、副作用较多,因此必须重视中医药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辨证论治之法。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为火热阴伤、瘀热互结、痰湿气滞和瘀肿肉腐四种证型,证方药常以沙参麦冬汤、犀角地黄汤、六君子汤、血府逐瘀汤等经典方剂化裁而来。

  • 标签: 放射性食管炎 食管癌 放射性治疗 中医药 临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