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甲醇-丙酮物系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回流比以及进料液流速这两个条件,观察分析分离效果,总结出连续精馏实验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实验室连续精馏的最佳操作条件.随回流比的增大,塔顶馏分的浓度的变化关系是先增大再降低.随进料液流速的增大,塔顶馏分的浓度变化是逐步增大,增大到一定值就基本维持平稳不变.最佳操作条件是回流比R=3,进料液流速=6ml/min.在此操作条件下甲醇丙酮的分离效果最佳.

  • 标签: 甲醇 丙酮 填料塔 连续精馏 折光率
  • 简介:使用连续调幅声信号记录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方法,测定了豚鼠耳蜗水平的调谐曲线。调幅声的频率特性优于滤波短声及短纯音。调幅声作测试声测定的CAP调谐曲线,均呈锲形,有锐利的尖顶。相隔3天测的CAP调谐曲线形状基本相同,曲线的Q10dB值、CF阀值和CF两边曲线的斜率在两次测试之间十分接近。作者认为:用调幅声作为刺激信号,可记录耳蜗水平的听神经动作电位,由此测得的耳蜗CAP调谐曲线,可为临床听力学进行听觉辨别功能评价提供新的手段。

  • 标签: 调幅声 耳蜗调谐曲线 复合动作电位
  • 简介:建立并验证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CFA)测定烟草中的氨含量。连续测定的RSD〈2%,13个实验室共同实验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值分别为:r=0.0477x+0.0043(R^2=0.930)和R=0.0698x+0.0246(R^2=0.980)。不同水平试验的回收率〉98%,平均回收率99.7%。分别与HPLC和IC法比较,t检验结果表明CFA与2方法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烟草 连续流动分析
  • 简介:用氟电极连续加标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氟化物,以微机编程处理数据,不仅提高了痕量氟测试的准确性,而且解决了该法繁琐的计算问题。

  • 标签: 饮用水 量氟 微机编程 连续加标法
  • 简介:采用总氮分析模块探讨了烟草中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增加透析器并在进入透析器之前,将0.356mol/LHN03溶液与样品萃取液混合、显色剂用量为65mL以及反应温度维持37℃条件下,样品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平均回收率为99%-102%,说明该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氮与氯模块测定结果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总氧模块:连续流动分析法:氨:烟草
  • 简介:建立了EDTA滴定法连续测定铅精矿中铅和锌的方法。试样用盐酸、硝酸、硫酸和氯酸钾分解。铅通过硫酸铅沉淀与其他干扰元素分离,沉淀溶解于乙酸-乙酸钠溶液中。在滤液中加入氨水、氟化钾使铁等干扰元素沉淀并与锌溶液分离。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分别滴定溶液中的铅和锌。研究中测定了能力验证NILPT(2010)-0211铅精矿样品10-1和10-2中铅和锌,结果满意。

  • 标签: EDTA 滴定法 铅精矿 能力验证
  • 简介:为提高RFA-300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水溶性糖含量的准确性,依据行业标准YC/T159-2002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发现标准样品的种类、纯度及反应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试验结果和测试原理的要求对仪器管路进行了适当的加长.确定了以葡萄糖为标样,采用校正标样和加长仪器管路的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制品中的水溶性糖.结果表明,改进后方法的回收率为98.8%~107.9%,变异系数为1.63%,测定结果与芒森·沃克法的基本一致.

  • 标签: 烟草制品 连续流动法 水溶性糖 测定 连续流动分析仪
  • 简介:研究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烟草钾含量过程中火焰强度、进样速度、进样试剂、进样流量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强度、进样速度、进样试剂、进样流量对测试仪器的基线及峰形影响不大,但对结果的准确度、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烟草 钾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连续流动分析法
  • 简介:主要简述运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镉镍电池浸渍液中Mg、K、Ca、Fe含量.介绍了镁、钾、钙、铁最佳测定条件以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同时对测定条件、干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干扰少,重现性好;准确度、精确度均能达到分析要求.测定样品镁、钾、钙、铁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8);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7.0%~103.0%(n=6)范围内.适用于镉镍电池浸渍液中镁、钾、钙、铁的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镉镍电池 浸渍液
  • 简介:建立了一种碘化法提金液中碘及碘离子的连续测定方法,调节溶液酸度,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中碘,在滴定完碘的溶液中,以曙红为指示剂,以硝酸银定量滴定溶液中的碘离子,扣除碘生成的碘离子即可得到溶液中的碘离子。采用定量模拟碘化法提金液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进行加标回收及精密度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8.1%-103%,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0.19%-0.67%,方法精密度好,可满足碘化提金液中碘及碘离子的分析测定

  • 标签: 碘化提金 碘及碘离子 连续测定
  • 简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溶肥中氧化钾含量,并与农业部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NY/T1977—2010)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样品溶液中氧化钾在0~4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5,与四苯硼酸钾重量法结果比对结果接近,绝对偏差小于0.23%,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8.2%~101%,重现性良好,1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22%,可用于水溶肥中氧化钾的分析测定

  • 标签: 流动分析仪 水溶肥 氧化钾
  • 简介:通过对Bi3+、Pb2+混合液配制方法与测定结果的关系实验,确定了硝酸铋溶解时浓HNO3用量.连续测定后的废液可用硫化钠和CTMAB沉淀,用稀硝酸溶解,再次配成所需酸度和Bi3+、Pb2+浓度的混合液,供学生实验重复使用,实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 标签: 连续测定 废液回收
  • 简介:试样经盐酸、硝酸分解后在硫酸钾、硫酸作用下沉淀铅,过滤使铅、锌分离,滤液用于测定锌,沉淀用于测定铅,经标准物质和样品验证,本法适合于1%以上铅、锌试样的测定

  • 标签: EDTA容量法 铅锌矿 盐酸 硝酸 硫酸钾
  • 简介:本文利用连续自动进样塞曼扣背景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松花江水中的铜、铅、锌、镉、铬元素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3%、5.7%、7.9%、3.2%、6.5%,回收率分别为101.7%、92.6%、97.3%、93.5%、98.7%.松花江水体中上述元素含量均在渔业水质标准规定范围内.

  • 标签: 松花江 重金属 含量测定 自动连续进样 原子吸收法 水质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葡萄酒中挥发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全自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葡萄酒中挥发酸,对进样时间、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和酒石酸溶液浓度进行优化。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干型、半干、半甜、甜型4种葡萄酒进行检测,并与国标方法进行了结果比对。结果 葡萄酒中的挥发酸在0.1~1.0 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r2 =0.9997,检出限为0.03 g/L,定量限为0.10 g/L。葡萄酒加标回收率在94.7%~108.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n=6),与国标方法比对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高,相比国标方法,明显缩短了检测周期,提高了检测效率,可用于大批量葡萄酒中挥发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 标签: 挥发酸 连续流动分析法 葡萄酒
  • 简介:摘要:氯-碱电解是我国化工产业之中的一项重要作业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氯-碱电解槽汞阴极中钠浓度连续测定方法的原理,进一步讨论了氯-碱电解槽汞阴极中钠浓度的连续测定结果,以期能够为相关单位电解工艺的质量控制,以及提高作业过程中的环保性,做以参考。

  • 标签: 氯-碱 电解槽 汞阴极 钠浓度
  • 简介:摘要水质中氰化物的含量与水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十分必要。本文对荷兰SKALAR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质中的氰化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偏差的原因。

  • 标签: SAN++连续流动分析仪 氰化物 测定
  • 简介:以土壤标准样品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国标法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在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元素含量时的检出限、准确性、重现性等指标,以期为实验室土壤重金属检测提供更好、更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前处理时,其检出限较国标法更优、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更小,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稳定性和精密度更好.同时,该方法可以进行批样处理,操作简便,对消解设备的要求也不高,因而适用于地市级仪器设备普通的科研单位和监测部门.

  • 标签: 湿法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
  • 简介:摘要酚类化合物为原生质高毒物质,人体一旦摄入,就会引发神经系统类疾病及其他贫血类症状,严重时会出现中毒迹象,但其侵入水体时,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严重危害渔业和农作物等的生长。本文主要针对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质中的挥发酚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连续流动 测定水质 挥发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