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八脉交会穴是一组重要的特定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杨甲三教授在八脉交会穴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尤其对八脉交会穴的组成及配伍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八脉交会穴主治病症范围非常广泛,每穴单用就可治疗多种病症,通过腧穴配伍更可提高疗效。在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配穴方法是上下两穴固定相配,组成4对穴,即内关配公孙,列缺配照海,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这4对穴又可分为阴阳两组。

  • 标签: 八脉交会穴 配穴方法 临床应用 针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募穴”疗法对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方法:研究选择了符合入选标准的68名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名,对照组33名。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医辨证施治的作用机制 。结果:经过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得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2.7%。经过统计学处理,这两个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募穴疗法对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疗法对中医辨证施治的作用机制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针灸疗法 中风并发症 便秘 配穴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上下配穴针刺”在痰热型眩晕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提升眩晕辨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医院中医科诊治的126例痰热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随机数表将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黄连温胆汤为主方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下配穴针刺”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眩晕障碍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 标签: 痰热型眩晕 黄连温胆汤 上下配穴针刺法 临床疗效
  • 简介:中医治疗失眠疗效理想,尤其是针灸具有独特的优势,俞募配穴属于按部配穴方法之一,笔者观察到导师运用俞募配穴治疗失眠疗效显著。近年来,失眠随着人数逐步上升,该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系统阐述目前俞募配穴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并对治疗方法提出了思考,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 标签: 俞募配穴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口服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进行萎缩性胃炎,对比组间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体质辨识、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体质辨识、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萎缩性胃炎,能够提高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体质辨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候 体质辨识 生活质量
  • 简介:背俞穴在临床上主要是诊察和治疗与其相应的五脏疾患,募穴多用于治疗腑病,背俞穴与其相应的募穴联用称俞募配穴。俞募配穴充分体现了经络的调节阴阳作用,对治疗阴证阳证俱见的脏腑病症疗效显著。详述六腑俞募相配的作用和主要治疗范围,望对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俞募配穴 临床治疗 腧穴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5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在普通针剌基础上添加俞募配穴,并与普通针刺组和药物治疗组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痊愈加显效率观察组为86.9%,普通针剌组为68.8%,药物治疗组为64.7%;观察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抑郁症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及药物治疗组,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配穴 抑郁症 观察 针刺治疗 临床体会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腧穴、原穴,临床上多与光明、合谷穴配合治疗多种疾病。搜索并查阅文献可知,针刺太冲穴及光明、合谷配穴不仅能激活大脑功能区域,还能有效激活小脑的特定功能区。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发现太冲、太冲配光明、太冲配合谷小脑激活区域增强,同时表明小脑可能也具有特异性和偏侧性;小脑在针刺太冲及其不同配穴多任务中被激活,针刺治疗相关疾病神经网络信号可能在小脑中进行整合。本文主要为明确针刺单穴与配穴对小脑的功能区域变化,有利于揭示配伍规律,对临床应用配穴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针刺 太冲穴 光明穴 合谷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缺血性中风属于西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范畴,包括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呈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且呈年轻化趋势。笔者近年来采用背俞穴及头皮穴交替配穴治疗缺血中风,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背俞穴 头皮穴 缺血中风 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俞募配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年龄在20-45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取Streitberger´s安慰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俞募配穴针灸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需要接受一个月的治疗周期。结果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俞募配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利用俞募配穴针灸的方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俞募配穴 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用穴特点和配穴规律,为临床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本院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42 例偏头痛患者,均实施中医针灸疗法,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 总结 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用穴特点和配穴规律。 结果 运用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取穴频率由高到低为胆经穴、丝竹空穴、风池穴、 合谷穴、太渊穴、足三里穴、颌厌穴、 率谷穴、 头林泣穴。 结论 临床上针对偏头痛患者运用中医针灸疗法多取穴 胆经穴 ,期间或配穴有 丝竹空穴 ,经络理论为主要依据。

  • 标签: 中医针灸 偏头痛 丝竹空穴 胆经穴 配穴规律
  • 简介:目的观察合募配穴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食管癌手术患者70例。采用分层抽样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合募穴,每日1次,每次30min,针方: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天枢、中脘。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恢复时间。结果针灸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针灸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募配穴明显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针灸 合募配穴 食管癌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俞穴、募穴是人体脏腑之气直接输注体表之处,与脏腑关系密切。当某一脏腑功能异常时,对应的背俞穴、募穴会出现反应,俞募穴配合使用来调和机体阴阳失衡状态。失眠患者的病理变化表现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依据不寐的病因病机,临床医师应考虑脏腑属性、经络属性、穴位属性,俞募穴相互配合,达到阴阳对偶,调整脏腑阴阳。

  • 标签: 俞募配穴 失眠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