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明代戏曲声腔史研究中,出现一个专有概念“弋阳诸”。这个概念认为弋阳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影响了南戏诸多声腔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可用“弋阳诸”一词来统称四大声腔之外的其他南戏声腔,并且概括出其共同的声腔特点,特别是滚调这个特征。但是这个概念有以偏概全之弊,其实,滚调并不是出自弋阳,而是由青阳首创。凡是有滚调的一组声腔,如池州、徽州青阳、太平、石台等都可归入“青阳”,它们与没有滚调的弋阳、宜黄腔、乐平、义乌等具有不同的声腔特点。“青阳”内部几种腔调的曲牌唱腔虽然小有区别,但滚调却是它们共同拥有的重要生命线。

  • 标签: 弋阳腔 弋阳诸腔 青阳腔 青阳诸腔 池州腔
  • 简介:1954年秋,山西万泉县(今万荣县)文化馆辅导员畅明生在该县百帝村孙凤科先生家发掘出青阳《金印记》《三元记》《涌泉记》《剔目记》四个麻纸古抄本。这一发现曾引起戏曲界高度重视,赵景深先生撰文称:"这应该说是中国戏曲史上值得高兴的一件大事。也应该说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新发现。"此后,不少学术专著也多引用万荣青阳的材料来论述南戏诸的发展演变情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

  • 标签: 青阳腔 文化馆辅导员 中国戏曲史 金印记 古抄 弋阳
  • 简介:青阳高调曲牌主要是指安徽青阳、赣北湖口、彭泽一带的高腔唱法,对其曲牌分类及调试特征等进行研究有利于青阳的传承与发扬。青阳高调曲牌特点与其形成历史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在对其形成背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五声角调式、五声羽调式等的曲牌特点,并研究青阳曲牌的音乐旋法特点和'滚帮'特点等,以期为青阳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青阳腔 高调曲牌 分类解析
  • 简介:青阳,系弋阳派生出来的声腔,其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鼓。本文通过对传统青阳锣鼓的组配、用法,锣鼓经的分类与命名等方面进行整理和分析,阐述其在赋予青阳音乐以鲜明特色的同时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

  • 标签: 江西青阳腔 锣鼓 艺术特色
  • 简介:通过对青阳曲牌音乐的整理和分析,从青阳曲牌音乐的旋法、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特性韵味、演唱形式、曲牌体式等诸方面探讨青阳曲牌音乐的特征。

  • 标签: 江西青阳腔 曲牌音乐 特征
  • 简介:三、万荣青阳存活的历史环境"安徽池州的戏怎么会到山西去的呢?"这个问题恐怕难以得到具体的答案。但是,从山西与安徽特殊的经济联系中,可以揭示产于徽池的青阳"落户"到山西的历史必然性。成文于明万历年间的谢肇淛《五杂俎》卷四中指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明人以太行山之左右,称山西为山右;以流经徽州的新安(江)而代指皖、浙广大地区。而称雄于大江南北的"徽帮"和"晋帮"两大商人集团,则是明代居于经济支配地

  • 标签: 青阳腔 安徽池州 五杂俎 谢肇淛 推山 经济联系
  • 简介:青阳,土生土长在农村,繁衍生息于民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间戏曲。其古曲古谱与道教符箓一脉相承,演出形式与民间习俗休戚与共,由于与民族民间文化紧密结合,息息相通,它很快成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青阳曾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天下时尚"、"徽池雅

  • 标签: 青阳腔 古典戏曲 民间戏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鄱阳湖 民间习俗
  • 简介:《荆钗记》,《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作《王十朋荆钗记》。《荆钗记》宋元旧本已佚,明刊本以影钞明嘉靖姑苏叶氏刻本《新刻原本王状元荆钗记》(简称“影钞本”)较为接近原貌,又有明万历间金陵世德堂刻本《新刊重订出相附释标注节义荆钗记》(简称“世德堂本”),其“夹白繁多、曲白混唱、插入北曲,应是余姚改本”①,汲古阁《六十种曲》本《绣刻荆钗记定本》(简称“《六十种曲》本”)等明刊本则离元本较远。

  • 标签: 青阳腔 考论 《南词叙录》 明刊本 王十朋 简称
  • 简介:梁水老娘在两个公家人挟持下,眼神空洞,柚黄的老脸凝固着惊恐,看去跟垂死之人似的。梁水心头突然涌起一种柔软的酸楚。那一刻,梁水显得很犹豫,肚里慌惶得厉害。他明白还有一个机会,只要他开口说出真相,老娘就留在家里了。

  • 标签: 副书记 国权 青阳 村长 梁国 飞机场
  • 简介:陆洪非先生的《〈天仙配〉的来龙去脉》在《黄梅戏艺术》上发表了。本来此文,我以为内部有关人士传阅一下也就可以了。一个从未知名的作者,一篇不负责任的短文,值得省内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去和他较量吗?不料洪非先生认为事关重大,非要将此事公之于众不可,并要求编辑部发表此文。文章中既然涉及到我,我本人作为《天仙配》剧本最早的改编者,是知情人,也是当事人,不得不打破沉默,觉得有必要也应向安庆地区人民、党、政府及后代,将此事说个清楚明白才好。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科学,科学是不能打诳语的。一洪非先生要谈的是《天仙配》的来龙去脉,但全文似乎只讲了“去脉”,丢掉了“来龙”。即使是“去脉”,也只是从洪非先生1953年接

  • 标签: | 剧本 创作过程 作者 考证 黄梅戏
  • 简介:<正>2010年9月24日—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九江学院、湖口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九江学院承办的"2010中国·九江青阳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九江学院党委书记陈绵水、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钱贵成等以及来自日本明治大学、中国艺术研

  • 标签: 青阳腔 戏曲声腔 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曲创作 弋阳 中国戏剧
  • 简介:<正>现今,《白兔记》有五种流存的全本,分别是:一、《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1967年上海嘉定县发现的明代成化年间北京永顺堂刊本,以下简称为"成化本"。二、《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大全刘知远》,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福建建阳詹氏进贤堂重刊,以下简称为"风月本"。三、《新刻出像音注增补刘知远白兔记》,明代

  • 标签: 青阳腔 白兔记 富春堂 安徽省徽剧团 徽池雅调 歌林拾翠
  • 简介:这些年,随着青阳湖牛态的改善,鱼虾满荡,芦苇密密,吸引了许多南来北往的候鸟在此栖息繁衍。黑心的不法分子趁机在湖边撒上毒料,丧心病狂地毒杀,然后高价出售给鸟贩子。

  • 标签: 青阳 平静 不法分子 鱼虾
  • 简介:<正>个体车辆运输货源广泛,流动性大,每年流失的税收不少。怎样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将其税收纳入正常轨道。最近我们如约走访了青阳县木镇洪山车队队长韦其保,想了解他们使车队税收每年足额上交,连年递增的高招。见面说明来意,韦队长就侃侃而谈:“我有四句话,也算是四条经验吧。”其一:实行货源控制我们洪山村地处县硫铁矿区,还集有乡、村办的煤矿、林场,石子、石灰厂等企业,货源比较充足,针对这一优势,村领导决定成立村办车队。1985年创办时只有9辆汽车,发展到今天

  • 标签: 驾驶员 青阳县 纳税管理 行管人员 车辆运输 优质服务
  • 简介:《苏秦》戏文,在我国民间流传极广,影响深远。1984年的《文学遗产》,发表过孙崇涛先生《〈金印记〉的演化》一文,对苏秦戏文的源与流作了相当详尽的介绍。那时候海外孤本《风月锦囊》还没有携归祖国与广大研究者见面。去年春末,在我

  • 标签: 青阳腔 苏秦 重校本 印记 抄本 宋元南戏
  • 简介:<正>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做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一定时间阶段内,一定场合空间中,由一些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构成。1923年,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文化特质丛概念,简称文化丛。威氏认为文化丛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文化特质不是单独存在的,由于世界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总是通过功能上的相互联结整合,聚集

  • 标签: 安徽 明代 清代 地方戏曲 青阳腔 文化特质
  • 简介:今在古玩市场发现一枚"天仙送子·连中三元"的料质民俗钱(见彩页3)。所谓料质,是指用玻璃原料与其它添加剂熔化后所形成的材料,质地坚硬,性脆。以此材料浇铸的钱,即称为料质钱。观历代的民俗钱,材质既有金、银、铜、铁、

  • 标签: 发现料 料质 民俗钱
  • 简介:岳西高腔是安徽省安庆地区稀有剧种之一。它的前身,多数人认为是一度盛行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青阳青阳产生于青阳县,而青阳县旧属池州府,所以又称池州,好比昆腔又称苏州一样。青阳是弋阳

  • 标签: 青阳腔 岳西 池州腔 弋阳 安庆地区 池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