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的CT诊断征象及其临床诊治价值。方法收集60例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CT资料,其中54例手术。胃对比剂用1.5%泛影葡胺或水。42例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20mg。60例行CT平扫,其中24例经肘静脉团注注入60%泛影葡胺80mL增强。结果胃癌CT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影,合并溃疡时表现为增厚胃壁及肿块内的腔内龛影。CT可同时发现胃癌的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CT可作为胃癌诊断方法之一,并有其独特的优势。胃癌CT检查的现阶段目的为疗前评估,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胃癌 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描述胰腺转移瘤的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表现及其特征。方法收集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分析胰腺转移瘤的大小、数量、部位、密度形态、强化特征以及继发征象(胆胰管有无扩张、血管有无包绕、远端胰腺有无萎缩)。结果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共发现肿瘤35枚,其中7例为多发癌灶,16例为单发转移。肿瘤最大径平均3.3cm,主要位于胰体尾。大部分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强化(30枚),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23枚)、等密度(4枚)或明显边缘强化(3枚);5枚转移灶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呈持续强化。仅1例伴胰胆管扩张,2例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包绕脾静脉。23例中13例伴有其他部位转移。结论胰腺转移瘤CT有一定的特征,熟悉其表现并结合病史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DCT在颌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颌面骨折患者采用容积CT扫描,利用工作站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研究。结果MDCT对颌面骨折能够清晰显示骨折部位、形态、骨折类型及骨块移位方向,并能充分显示三维空间信息等特点。结论MDCT对颌面复杂骨折有着接近真实解剖结构,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骨块移位,从而提高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的准确性,并有效指导临床手术,为颌面部骨折完善的检查手段,是颌面部外伤中影像学检查的“金标准”。

  • 标签: 颅骨折 体层摄影术 容积扫描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结核(pancreatictuberculoses,PT)的多层螺旋CT(MDCT)征象,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2003年至2009年行MDCT检查并最终确诊为PT的9例患者,其中2例行MDCT血管成像.分析PT的MDCT特征性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DCT诊断为胰腺癌1例、囊腺癌1例、囊腺瘤2例、假性囊肿1例、胰腺癌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瘤2例.通过病理证实,9例均为PT,误诊率达100%.PT常表现为胰头肿块,亦可累及体尾部或整个胰腺.MDCT呈现等或略低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偶见钙化,增强后轻度至中度环形强化.通常不伴有胰管扩张,但常伴有后腹膜或邻近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亦呈环形强化.有时伴有腹部其他脏器结核.结论环形强化的肿块不伴有胰管扩张,同时伴有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为PT特征性的MDCT表现.

  • 标签: 胰腺 结核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MDCT胸部扫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对自2010以年来在我院行胸部DR片、常规剂量MDCT及低剂量MDCT随机抽取各800人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方法检查阳性率。结果低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DR片检查(P>0.05),而与常规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低剂量MDCT受检人员辐射剂量却大幅减少。结论低剂量MDCT检查技术应用于健康体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MDCT 低剂量扫描 健康体检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食管鳞癌MRI联合序列与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multi 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的T分期诊断效能,为临床精准T分期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90例福建省立医院活检证实为食管鳞癌的住院患者,皆有完整MRI联合序列(高分辨率T2-TSE-BLADE序列+高分辨率T1-STAR-VIBE-FS延迟增强序列)、MDCT增强检查数据。由两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在双盲下分别进行评估,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名阅片者T分期一致性。参照术后病理金标准分别计算上述两种T分期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MRI联合序列、单模态序列、MDCT分期方法分别对照病理标准进行一致性Kappa分析。结果术后病理T分期:T1期22例(24.44%)、T2期22例(24.44%)、T3期34例(37.78%)、T4a期12例(13.33%)。两名阅片者两种T分期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97、0.86。结果显示:(1) MRI联合序列对T1~T3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高于MDCT;(2)两种分期方法对T4a期的敏感度较低,特异度高,约登指数较低;(3) MRI联合序列、单模态序列、MDCT分期方法与病理标准一致性分析Kappa值从高到低分别为MRI联合序列(0.91)、T1-STAR-VIBE-FS (0.81)、T2-TSE-BLADE (0.78)、MDCT (0.71)。结论MRI联合序列对食管鳞癌T分期效能优于MDCT

  • 标签: 食管鳞癌 磁共振成像 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T分期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Y)检查技术在小肠肿瘤性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恶性肿瘤,所收集病例术前均先行螺旋CT常规平扫,其后行MDCT增强扫描和多种重建显示技术检查,检查前口服足量对比剂。结果17例小肠肿瘤均得到良好显示,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0例。结论MD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结合多种重建显示技术,对小肠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恶性肿瘤分期方面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MDCT 小肠肿瘤 对比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DCT动态增强不同时相廓清参数在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大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进修期间所获资料)2012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平扫与增强后扫描均使用MDCT扫描机,增强后扫描序列共6个,分别为20s、60s、90s、3min、9min、15min。另外,对结节5min、9min、12min、15min等不同时相廓清参数进行计算。采用操作特性曲线(AOC)对廓清参数在肺结节诊断中的效率进行比较,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各时相廓清参数的AUC是0.63~0.78,最高效率是增强后9min时相的廓清率指标,AUC是0.78。各时相廓清参数诊断效能差别不大。结论CT动态增强廓清参数对SPN诊断效果显著,适当缩短延迟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廓清参数的诊断效率影响不大。

  • 标签: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廓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行MD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后对其诊断、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X线摄片检测,观察组为MDCT三维重建技术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错误率(2.00%)与对照组患者的(28.00%)相比明显较低,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00%)、医务人员满意度(98.00%)、护理人员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的(58.00%)、(64.00%)、(60.00%)相比明显较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行MD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后对其诊断、治疗的影响显著,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MDCT三维重建技术 X线摄片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DCT脑血管造影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LightSpeedVCT64排CT机对3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ADW4.4工作站利用MPR、MIP、CPR和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脑动脉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64排CT脑血管成像发现动脉瘤20例按发生部位颈内动脉12例,前交通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大脑前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椎基底动脉瘤1例;动静脉畸形2例。无动脉瘤者11例。病变患者均得到DSA或手术证实。结论MDCT(64排CT)头部CTA检查无创、安全,可以实时快速动态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能逼真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同时在出血后病情十分危重的患者中也同样可以进行。可取代DSA作为自发性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技术。

  • 标签: 动脉瘤 数字减影 64排CT三维成像技术 C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及多排螺旋CT(MD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DCT影像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及MDCT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MALT淋巴瘤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57.88±12.56)岁,年龄范围为37~75岁。8例患者均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其中4例患者为体检发现。MDCT影像示5例患者为肺实变影,2例MDCT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1例MDCT表现为右肺上叶近肺门侧肿块。6例患者MDCT影像病灶中可见充气支气管征,3例伴有胸腔积液,2例伴有病灶内局部支气管扩张;6例患者行CT增强扫描,其中仅2例患者呈明显强化;4例患者病灶内可见血管造影征。结论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其MDCT影像表现以肺内实变影多见,病变内充气支气管征、血管造影征发生率较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但其确诊仍需依靠病理组织学。

  • 标签: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X线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原发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MD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从2019年7月-2021年8月抽取本院收治的38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即分析此症状的MDCT表现、临床病理。结果:MDCT表现包括四种类型,即一是实变型或是肺炎,二是结节型、肿块,三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四是混合型。经MDCT检查,影像学特征包括20例空气支气管征,18例肺内多发小结节,15例磨破琉璃影,7例胸腔积液,6例纵隔淋巴结增加、肺门淋巴结增大。其中25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伴发肺外病变。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盗汗、咳嗽、发热、痰痰、胸痛、气紧。其中有4例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病理表现分析发现有大量的B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核异质细胞出现。结论:经分析,肺MALT淋巴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较慢,可能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MDCT出现肺部实质表现、结节,或是出现肿块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表现,少见淋巴结肿大表现,但确诊需要通过病理检查。

  • 标签: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DCT表现 病理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增强多层螺旋CT(MDCT)和普美显(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RFA治疗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4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增强MDCT和普美显增强MRI复查,图像由2位放射科医生进行分析,评价肿瘤有无残存或复发。结果RFA术后1个月,42个病灶中32个病灶完全消融,10个病灶有肿瘤残存,并有6个新发病灶。增强MDCT发现34个完全消融病灶,8个肿瘤残存病灶,2个新发病灶。普美显增强MRI发现31个完全消融病灶,11个肿瘤残存病灶,6个新发病灶。普美显增强MRI图像显示RFA术后肿瘤残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增强M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者的特异性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606)。普美显增强MRI对RFA术后新发病灶的发现率高于增强MDCT,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普美显增强MRI在肝癌RFA治疗后肿瘤残存或者复发的准确性和检出方面均优于增强MDCT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 MDCT MRI 普美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D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颈动脉斑块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颈动脉斑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基础。方法:筛选符合本研究对实验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资料86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将8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均发生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照组36例患者病例均未发生急性卒中事件。对所筛选出的86例影像资料中颈动脉斑块性质、形态、分布位置,血管狭窄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为脂质斑块、斑块表面溃疡或不规则、血管重度狭窄程度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T颈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了解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斑块的形态以及斑块位置,识别高危颈动脉斑块特征。

  • 标签: 颈动脉斑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4h动态心电图联合64MDCT冠状动脉成像在隐匿性冠心病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9年下半年收治的51例疑似隐匿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和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CAG作为隐匿性冠心病的黄金诊断标准,比较单一检查方式与联合检查的精准性。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联合64MDCT冠状动脉成像在隐匿性冠心病诊断中准确性为97.82%,而24h动态心电图、64MD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为89.13%、9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联合64MDCT冠状动脉成像在隐匿性冠心病诊断上效果显著,精准度明显提升,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64MDCT冠状动脉造影 隐匿性冠心病 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