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站关键设置进行科学化管理,以保障设备的有效性及血液质量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血站关键设备管理的现状情况、影响因素或存在问题的了解,从而提出多角度、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如对关键设备的基础科学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及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结果通过多方面对血站关键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仅完善了管理制度的缺陷,还保障了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有效性。结论在血站关键设备管理中应用科学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可靠性。

  • 标签: 血站关键设备 科学化管理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研究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列出血站科学化管理对策的重点。详尽的记录采供血的过程,快捷的提供出血液来源信息和有效的医疗凭证,使得科学化的记录在采供血医疗纠纷中提供有效证据。完成从血管到血管每一细节都有迹可循,、以血站质量记录为基础,为献血者和采供血的相关工作提供保障。

  • 标签: 血站质量 检验标本误差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酶免仪和全自动加样器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在血液检测中具有的重要性。方法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用手工程序和手工加样检测血站血液标本,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结果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灵敏度高、精密度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均优于手工操作。讨论全自动设备应用于血站血液检测中效果显著,结果准确可靠性高,且在血站血液检测中应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作用非常大。

  • 标签: 全自动酶免仪 全自动加样器 血站 血液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的80例献血者,分别对其研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在抽血的过程当中,对观察组的献血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的献血者实行常规护理。结果40例观察组中献血者的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投诉率与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献血者的投诉率,还能够提高无偿献血工作的效率,可以继续推广。

  • 标签: 血站护理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结合几年来质量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并提出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1)提高领导质量意识;(2)全员共同参与;(3)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作用;(4)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加强程序和规程的执行力度。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采供血工作档案是记录采供血机构的主体档案,是采供血业务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采供血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 标签: 采供血档案 作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血站的护理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对血站采供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血站采供血的护理工作能够给无偿献血者创造和谐的献血环境,还能够保证我国血液储存的和血液输送的安全4。本文将对对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血站护理工作采血献血者献血环境
  • 简介:他们两个人从口袋里拿出了碗,沿着河坡走了下去,许三观走到木桥上,靠着栏杆看他们把碗伸到了水里,在水面上扫来扫去.把漂在水上的一些草什么的东西扫开去,然后两个人咕咚咕咚地喝起了水,两个人都喝了有四五碗,许三观在上面问:“你们早晨是不是吃了很多咸菜?”阿方在下面说:“我们早晨什么都没吃,就喝了几碗水.现在又喝了几碗,到了城里还得再喝几碗,一直要喝到肚子又胀又疼,牙根一阵阵发酸……这水喝多了,人身上的血也会跟着多起来。水会浸到血里去的……”“这水浸到了血里,人身上的血是不是就淡了?”“淡是淡了,可身上的血就多了。”

  • 标签: 《许三观卖血记》 血站 个人 早晨
  • 简介:本文根据ISO9000-2008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过程方法理论,结合血站实际情况,介绍过程方法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发现,过程方法不但能帮助血站全面、系统地策划、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还能不断地优化流程、有效控制接口、明确员工职责、强化监视测量,持续提高血站管理水平和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有力保障血液的质量与安全。

  • 标签: 过程方法 血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血站血液检测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通过选择低危献血者、血液检验、病毒灭活等措施可降低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结果其中献血员检验的筛查和血液检验是降低输血风险的最重要环节,而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论只有加强血液检测管理,提高检验水平,才能确保检验水平,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血液质量。

  • 标签: 血液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6月116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91.38%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在血站采血护理的应用,能够对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确保采血质量,促使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站采血护理 应用
  • 简介: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在临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血液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冷链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冷链管理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血站 冷链 关键控制点
  • 简介:目的对本站实验室标本拒收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应对策略。方法以我站实验室2015年~2017年拒收的标本(共38份)为观察目标,对拒收原因予以讨论,以明确应对方案。结果38份标本拒收的原因中,标本与交接单信息不符2份(5.26%),标本抗凝不充分11份(28.95%),标本量留取不足8份(21.05%),标本未留样3份(7.89%),严重脂血3份(7.89%),标本溶血4份(10.53%),标本条码贴错6份(15.79%),标本条码未贴1份(2.63%)。结论较多因素会导致血站血液检验标本拒收,应针对具体情况,加强应对措施,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

  • 标签: 血站血液检验 标本拒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情况。方法根据血站实验室的分类来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的管理的制约因素分为不确定因素以及忽视的因素。结论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关键就是提高血液的安全性,改进对献血者以及受血者的关爱,最大限度的发挥检测效能。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测 实验室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保定市中心血站各个科室紫外线灯的使用情况。方法现场查看各项记录和紫外线灯的使用现状。结果2010-2013年七个科室在新领紫外线灯的强度检测、使用中紫外线灯强度定期检测、紫外线灯使用时间记录、紫外线灯累计使用时间记录等方面在逐年规范,但定期清洁这一项合格率较低,需加强管理。结论通过监督检查,保定市中心血站在紫外线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

  • 标签: 血站 紫外线灯 定期清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方法。方法成立文件编制小组,在原有文件的基础上,收集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编制最新版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果文件编制小组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性规程和技术性规程,文件内容上协调一致,形式上整齐规范,内容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结论覆盖血站采供血全过程,满足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 体系文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其处理对策,从而不断提升血站血液检验整体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照期)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记录120份,出现误差事件35次,对其误差的原因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处理对策。于2014年1月—2014年11月(加强防范期)予以实施,对比并且分析前后阶段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整体发生几率。结果研究实践发现,加强针对性处理之后,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事件的整体发生几率明显低于防范之前,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表现出多样化特征,因此在具体操作环节,不仅需要对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还必须制定并落实各种防范对策,从源头上控制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等情况的出现。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验 标本误差 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