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庄子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其思想动因最初是为了超越时代的恶。要超越时代的恶,人道应以天道为据,自然无为。为此庄子提出了证道的境界——“天人合一、至乐无乐”,这是庄子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自然”是理解它的关键,审美是其特色。在庄子的生态智慧中,他展示了一种不断追求境界超越的生存格调和人与自然亲和的生活方式。

  • 标签: 天人合一 至乐无乐 庄子 审美 自然 生态智慧
  • 简介:人道本天道而来,须尊(遵)天道而行,"天人合一"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是人道对天道的彰显与实现,是人生的实践过程。实践性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环境哲学内在统一的关键,具体体现为人道和天道在对天人之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照,对人的实践主体地位的强调,对人的实践方式之依据的规定,以及对人的实践过程的重视等方面,它们是内在一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主导下的实践活动主体,"天人合一"思想在一元论世界观、整体性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适度节俭的消费观等方面的理论内涵,正可助益中国特色环境哲学的建构。更进一步,从对形而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上升为重新或继续思考中国哲学形而上的"究天人之际"和"天人合一",中国特色环境哲学有理由成为中国哲学当代发展的一种形式。一方面,中国特色环境哲学的理论建构,应该充分挖掘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充分吸收中国哲学的理论滋养,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中结出丰硕的理论果实;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环境哲学的现实关注,赋予了"究天人之际""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以鲜活的时代精神,或可成为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个路向,进而使中国特色环境哲学成为中国哲学当代发展的一种形式。

  • 标签: 天人合一 环境哲学 中国特色 建构
  • 简介:一、芬兰的森林资源和林政概况芬兰是北欧五国之一,其国土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人口490万,全国有6万多个湖泊,因此号称“千湖之国”。芬兰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海拔400米以下的低矮丘陵,地形平缓,森林覆盖率高达66%,居北欧诸国之首。全区森林总蓄积量16.6亿立方米,平均每公顷林地蓄积为81立方米;森林的年总生长量为6700万立方米(年生长率4%)。该地区森林的树种组成较为单纯,主要树种是欧洲赤松(占45%)、云杉(占37%)和白桦(占15%)。

  • 标签: 森林资源清查 总蓄积量 私有林 国土面积 欧洲赤松 遥感应用
  • 简介: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的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的“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的伦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质及其蕴含的“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的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却能为现代社会的环境伦理提供合理视域。

  • 标签: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环境伦理 主客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