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来院实习的护生240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护生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技能考核评分,客观评价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为(96.80±2.20)分、技能考核评分为(95.95±2.35)分,依次高于对照组的(85.25±3.50)分和(81.12±2.54)分。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能够提升整体带质量,激发护生自主学习意识,快速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问题式教学法 临床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独立工作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力提倡自然分娩的新形势下助产实习生的带现状,并探寻提高实习质量的方法。方法以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产房2013~2015年接受的30名助产实习生为对象,实施“全程一对一带、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多媒体和模型教学相结合、鼓励式教学及个性化施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助产实习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以及对老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助产带应充分适应自然分娩的需求,及时修正带计划和内容,更新带教理念,才能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新形势 助产实习生 带教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案例视频在耳鼻咽喉科临床技能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实习的60例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入医院实习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30例实习生给予传统理论讲解的带方法,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30例实习生给予案例视频教学,在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经两周实习后,两组学员的实际操作成绩和笔试成绩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研究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后,组间两项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咽喉科临床技能带中应用案例视频教学,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案例视频 耳鼻咽喉科 临床技能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新型带模式对内分泌科的护理实习生进行带,观察其带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内分泌科实习的同学分为2组,将2014年1月至12月进入我科实习的同学为传统组,2015年1月至12月进入我科实习的同学设为观察组。用不同的带方法进行带,比较两组同学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传统组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及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带方式激发了护理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护理实习生所学知识有一个规范的安排,护生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标签: 护生新型带教模式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向评价体系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实习护士为主要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向评价体系进行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在考核中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得分均远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带老师在后半段的教学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前半段,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带中的应用双向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帮助实习护士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带老师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双向评价体系 精神科 临床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工作是护理专业教育的一项比较重要的转折阶段,只有应用适当的带方法,做好每一阶段的临床带教工作,不断地向社会输出优秀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提高临床医疗护理水平。而如何做好这一阶段性的临床带教工作,是我国临床带需要探讨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护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所产生的不同心理变化特点,结合多年带教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护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以下几阶段的心理变化时期首先是紧张以及恐惧阶段、失望消沉阶段,然后经过一段时间过渡到情绪稳定阶段,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每位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总结了一些在带教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一些带技巧等。

  • 标签: 心理学知识 护理专业 临床带教 工作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生临床实习操作带中的难点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护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护生在前半年并未加强带培训,在后半年加强岗前带培训工作,强化理论知识于操作实践、探索新型带方法、重视带老师选拔。通过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两者相结合方法,小组座谈对儿科护生临床实习操作实践中的难点及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对比分析,加强护生综合能力评价及满意度,评定儿科护生临床实习操作带效果。结果通过加强之后,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相较护理之前均有所提升,加强变革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操作带教过程中,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带中的难点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儿科护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可以在临床实习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科护生 临床实习操作 带教难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带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手术室实习的6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法带,比较两组带效果。结果试验组本科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实践能力各方面优于对照组,对带老师的满意的也较对照组高(P均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带有助于提高手术室对护理本科护生的整体带能力,提高本科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对带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手术室 护理本科带教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间来我院骨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分别为(95.4±3.1)分、(95.1±2.9)分,对照组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分别为(84.9±2.8)分、(85.3±2.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带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带中运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带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骨科 临床护理带教 运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目标管理模式用于新护士临床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入职护士9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方法,观察组给予目标管理模式进行带,统计对比两组考核成绩、两组实习评价合格率及对带老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评价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老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目标管理模式可提高新护士实习评价合格率及考核成绩,且能提高其对教师满意度。

  • 标签: 目标管理 新护士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卫生援疆工作中双向考核导师带制度的运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卫生援疆工作中的36名医师和12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援疆专家制定的双向考核导师带制度,对运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卫生援疆工作导师带周期为1年,所有学员均掌握临床新技术,达标率为100.00%;实践能力平均得分(92.134.20)分,临床操作优秀率达到95.00%以上。结论卫生援疆工作中双向考核导师带制度具有积极作用,有效保障了当地医疗卫生系统人才体系建设,适应了卫生援疆工作的需要,值得在卫生援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卫生援疆 双向考核 导师带教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带经验,以期为临床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放射科34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7例,对照组仅根据带老师操作进行观摩学习,研究组老师对其进行讲解、演示,并使每位实习生自己动手操作,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对CT常规平扫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实习生对CT常规平扫的准确率为100.00%(34/34),对照组实习生对CT常规平扫的准确率为76.47%(2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带可有效提高实习生对CT常规平扫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实习生 临床带教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教学查房在临床带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个普通病区的老师作为考评老师,除我院科室的急诊科以外,其他科室均采用较为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在每一个病区选择1~2名带老师,进行护理带。结果通过护理带的教学模式,护理人员与实习学生可以牢固的掌握一些较为常见的疾病症状,并且护理人员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知识。结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为社会培养出一支职业素质高、临床工作能力强的实用型护理队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点拨教学法 查房计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外科护理带中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带质量的影响。方法按入科时间将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胸外科护理实习生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人,共计40人。A组实习生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带,而B组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则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把两组实习生出科时的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统计两组实习生出科时的情况,发现B组实习生实习成绩的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A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优良率80.0%(P<0.05);且从患者对实习生各方面的整体评价来看,B组实习生比A组更加令患者满意(P<0.05)。结论在胸外科护理带中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带效果,使实习生更好地掌握操作和理论知识,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更高,如果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临床路径 胸外科 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将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运用到呼吸内科护理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呼吸内科实习的护士50名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两组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观察评估两组护士的最终综合技能。结果两组实习护士经过4周的临床护理之后,对所有的人员进行了综合技能考核,观察组患者的综合考核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运用到呼吸内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路径教学 呼吸内科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使胃肠新生儿外科带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质量显著提高。方法针对胃肠新生儿外科护理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加以改进。结果胃肠新生儿外科针对临床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使胃肠新生儿外科的临床带及护生实习的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带老师的遴选及培训,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护生岗前教育,注重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护生实习效果。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标签: 儿科 护理 临床带教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在临床带中,由于护理实习人员多,学历层次参差不一,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要求大专生除熟练掌握护理各项操作技能与专科理论外,还需掌握整体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能很好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实施健康教育;本科生除了要达到大专生实习的要求外,还需要注重本科生的教学、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识。采用不同的带方式,制定出每周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设定具体的内容和操作,对护生进行有效的带,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

  • 标签: 五官 学生 临床实习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评式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生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模式,把实习护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带模式,观察组则运用护生自评式带模式。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在理论考试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有更为理想的成绩,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自评式带模式对评估更加重视,能够根据出现的问题因人施教,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带质量。

  • 标签: 护生 临床实习 自评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