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利用共生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中碳的同位素和组分质量平衡,识别由碳酸盐还原反应生成的生物甲烷的碳源。在沥青或石油的微生物甲烷生成反应中,甲烷的生成数量要多于CO_2,因此甲烷和CO_2的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重,与热成因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相似。而在以干酪根或现代有机物为碳源的微生物甲烷生成反应中,CO_2的生成数量要多于甲烷,因此,这类甲烷和CO_2的碳同位素组成较轻,这是浅层生物甲烷的典型特征。根据三篇文献记载的实例对这个概念作了定量分析和验证,以确定是否能够以足够高的准确度计算CO_2的相对生成量,进而预测页岩气藏和煤层气藏中甲烷的碳类型和生成温度。安特里姆页岩气(密歇根州I)被证实主要源自现代储层温度或更低温度条件下页岩中的不成熟沥青。圣胡安盆地西部弗鲁特兰煤气主要源自现代储层温度条件下成熟度已进入油窗的煤中的沥青。而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出产的煤气主要源自现代储层温度或更高温度条件下未达到热成熟的干酪根。识别甲烷的碳源和生成温度,有助于圈出微生物甲烷的成藏有利区,而这类有利区的分布取决于生物气的生成能力。温度数据有助于确定生物甲烷现今是否仍在活跃生成抑或是早期生成的生物气的残留物。

  • 标签: 非常规气藏 甲烷源 微生物 识别 中碳 碳同位素组成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11261847565116°57′25°29′116°57′25°32′连城赖508Ⅵ主余震型  表中的宏观震中为Ⅵ度等震线的中心位置,位于微观震中南6公里左右。二、地震烈度分布现场考察共勾划出Ⅵ、Ⅴ、Ⅳ度三条等震线(见图16-1)。图16-1 1992年11月26日连城赖源地震等震线图Ⅵ度区:Ⅵ等震线东起赖乡东西,向北经莒溪乡余地村南,拐向西南穿过东坑村北及冯地村,到陈地村北再转向北东。呈长轴北东50度展布的椭圆形,长轴长约2

  • 标签: 地震序列 大小地震 等震线图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地质背景 1992年
  • 简介:摘 要:现如今,保障燃气行业的良性发展的关键途径就是燃气设计,其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所以,为了有效的保证燃气应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得要从实际来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规划设计,应用全方位的规划策略,最终在最大限度之上来打造一个多元化的供气体系,从而就可以真正的加大燃气应用的安全稳定性,进而有效的保障人们生活之中的各项基础保障。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应急气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为应急气改造提供了示范作用。

  • 标签: 应急气源 改造 施工方法
  • 简介:摘要:我国的建筑业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生产劳动密集型特点形成的安全生产条件使其成为高危行业;建筑业每年会发生大量的工伤事件,造成重大伤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行业形象,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几年,伴随着各种建筑物的构造性形式、造型多样化,新颖、个性化的建筑越来越多,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国家也把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作为重要的工作,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险控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写进了《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监控、评估,并制定应急方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可见重大危险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建筑施工 安全生产 危险源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围绕环保理念,对于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开发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首先提出了传统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当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使得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以可持续绿色的姿态继续向前发展,真正的实现环保。

  • 标签: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 环保理念 弃土 人才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电梯已经成为方便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在电梯的使用环节,对于电梯安全检测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电梯检验作业的特殊性,导致检验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不加强防护,则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鉴于此,文章首先对电梯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危险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梯检验 安全问题 防护措施
  • 简介:选取2012年2月24日的SPOT5遥感影像和2013年12月6日的Landsat8、"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应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面向对象方法提取红树林信息,并引入F值评价提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提取红树林信息的精度相似,与影像的特征光谱信息量相关性较强;而对于SPOT5影像等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方法降低了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的红树林斑块破碎程度,其信息提取精度与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正相关。

  • 标签: 多源遥感影像 最大似然法 支持向量机 面向对象方法 红树林 F值
  • 简介:摘要以岩心、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和大量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板桥凹陷古近系烃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排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古近系烃岩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偏腐殖型为主,沙三段为主力烃岩层。板桥凹陷具有“双段式”演化特征一是微生物对烃岩生烃母质有重要的“改造”作用,发育低演化阶段生烃的重要母质类型;二是深部异常超压发育,使有机质热演化滞后,大量生油深度下移,有效生油井段长,有效生气深度大,排烃效率高。

  • 标签: 成烃环境 生烃 排烃 热演化 板桥凹陷
  • 简介:研究了至今为止已发现的20个河外H2O超脉泽的观测参数。多数河外H2O超脉泽的光度在几十至几百个L⊙之内,但TXFS2226-184的河外H2O超脉泽光度达6100L⊙它属于射电星系类型,主要是由于其谱线轮廓较宽所造成的一种例外情况。所有20个河外H2O超脉泽的系统速度约为几百到几千km·s^-1,16个河外H2O超脉泽的峰值流量密度小于1Jy,但有4个河外H2O超脉泽的峰值流量密度大于6Jy(6.2~16Jy)。通过对这些河外H2O超脉泽的观测参数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得到这些观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河外H2O超脉泽的峰值流量密度的对数分别与系统速度的对数和距离的对数之间存在着反相关关系。而河外H2O超脉泽的光度的对数与距离平方和峰值流量密度乘积的对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 标签: 河外H2O超脉泽源 观测特性 参数 光度 系统速度
  • 简介:利用全国垃圾填埋场的点数据,基于实际调研和实验室分析建立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填埋时间的排放因子矩阵,采用IPCC推荐的一级降解动力学(FOD)方法自下而上地核算了中国2107个垃圾填埋场在2007年的甲烷(CH4)排放量.针对不同区域和类型的填埋场,分别就城市垃圾组分、可降解有机碳、CH4修正因子、CH4氧化系数、填埋场CH4收集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2007年填埋场CH4排放量为118.61万t,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05年填埋场排放量(220万t)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垃圾填埋场统计数据的差异,例如填埋场个数及垃圾填埋量.中国绝大部分填埋场CH4年排放量在700t以下,超过1000t的有279个,超过1万t的仅10个.江苏省的CH4排放量最高,达到9.87万t;西藏的排放量最小,仅为0.21万t.东部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整体排放量较高,西部地区西藏、宁夏、青海等地的排放水平较低.

  • 标签: 垃圾填埋 CH4排放 点排放源
  • 简介:本研究分别在平潭青峰、坛南湾和闽江口琅岐岛采集18个老红砂样品、19个海滩砂样品以及40个河滩砂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粒度和稀土元素(REE)测量。结果发现老红砂与闽江口琅岐岛河口砂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十分接近;分别对老红砂与闽江河口砂REE数据以及坛南湾海滩砂与闽江口砂(REE)进行了判别函数分析,老红砂的∑REE平均值为84.25μg/g,琅岐岛河口砂的∑REE平均值为89.81μg/g,相似性明显;坛南湾海滩砂的∑REE平均值为16.41μg/g,与闽江河口砂含量差别较大。研究表明:青峰老红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闽江口河口砂,末次间冰期暖湿气候下闽江输砂量增大,河口外沿岸流增强,大量河砂进入海坛海峡,在强劲的季风搬运下,沉积于平潭岛北部,形成以青峰为代表的平潭岛北部老红砂;而坛南湾海滩砂代表海洋波浪搬运的泥沙,不是老红砂的物

  • 标签: 老红砂 稀土元素分析 物质来源
  • 简介:摘要:进入新时代,国家大力提倡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在城市中,黑臭水体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障碍。黑臭水体弥漫着浓重的异味,危及市民身体健康,给城市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加以分析,进而探讨相应的整治措施。

  • 标签: 城市 黑臭水体 污染源 整治措施
  • 简介:本文利用三江区18个气象站196l—199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了热量、水分、光能资源的最新结果,描述了三种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在近40年中的变化趋势;引用已有成果,评估了风能资源的储量,并对各地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价。

  • 标签: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气候资源 变化趋势 三江源区
  • 简介:摘要:基础施工一直以来都是高层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施工的安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质量,同时还会对后期投入运营后的安全性、稳定性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危险识别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现有诸多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为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 标签: 高层建筑 基础施工 危险源识别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简略阐述了重大危险辨识技术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应用,并从引入新兴技术、强化过程监督以及加强队伍建设几方面内容着手,对油气田开采企业安全管控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 标签: 油气田开采 重大危险源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挑战和契机。人们对建设质量、居住安全性和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组成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危险的风险评价及其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危险源 风险评价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到众多的材料以及设备,若是未能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也会让重大危险对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需要着重考虑重大危险的科学管控。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重大危险源 管控
  • 简介:摘要: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呈现良好的趋势,其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为此,我们应该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进行积极的管理,对于相应的管理方法给予认真研究,来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仅供参考。

  • 标签: 水利工程 施工现场 危险源管理 水利施工 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