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南宋陈起编《江湖小集》中的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历来少受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全唐诗补编》、《全宋诗》从中辑出了部分诗人的佚句,但对其文献价值尚无人研究,本文拟就其对《全唐诗》的校勘、辨别重出作品和辑佚作一些探讨,挖掘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被学人忽视的文献学价值。

  • 标签: 绍嵩 集句诗 全唐诗 校勘 辨重 辑佚
  • 简介:南宋陈起编《江湖小集》中的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历来少受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全唐诗补编》、《全宋诗》从中辑出了部分诗人的佚句,但对其文献价值尚无人研究。对《全唐诗》的校勘、辨别重出作品和辑佚作一些探讨,能够挖掘出《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被学人忽视的文献学价值。

  • 标签: 绍嵩 集句诗 全唐诗 校勘 辨重 辑佚
  • 简介:清代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抄了七部,分别收藏于文渊阁(皇宫大内)、文溯阁(沈阳)、文源阁(圆明园)、文津阁(原藏热河,后移至北京,今藏北京的国家图书馆)、文汇阁(扬州)、文宗阁(镇江)、文澜阁(杭州)。今完整无缺的,只有文渊阁本(简称渊本,藏台北)、文津阁本(简称津本)、文溯阁本。文澜阁本有很多散失,经后人抄补配齐。

  • 标签: 《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 校勘 国家图书馆 圆明园 北京
  • 简介:一种文献多文种译本的词语比较对了解该文献语言特点有重要的作用。比较研究《蒙古源流》多文种版本的oγuraγ一词就可发现,《蒙古源流》各种版本均有讹化《蒙古秘史》语句的现象。

  • 标签: 《蒙古源流》 多种版本 版本校勘
  • 简介:本文校订中三处误文.所取三例中出现的文字衍脱舛讹,六朝古写本残卷与今本颇有同异.两种文本相互比勘,可探知其致误的原由及古写本残卷之重要校勘价值.

  • 标签: 校勘价值 残卷 《史记》 写本 六朝 丞相
  • 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整理本《十三经注疏》,以1979年中华书局影印清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下文简称底本),进行了包括标点、文字处理、校勘和吸收研究成果等整理工作,“旨在填补学术界空白”(《整理说明》)。然智者百密,不无一疏。吕友仁先生在《〈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整理本平

  • 标签: 兼校 刻底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礼记
  • 简介:汉代“五时衣”在晋代正式定名为“五时朝服”,与“四时朝服”、“朝服”一起同为晋宋时期的常用朝服形式。“朝服”又名“绛朝服”,但因沈约《宋书》的删略之误,以致出现了二者并立的假象,进而造成了现今文献中关于“五时朝服”、“绛朝服”的记载,既有重合又有冲突的错综景象。

  • 标签: 五时朝服 绛朝服 朝服
  • 简介:学者讨论经学,自然离不开唐人注疏。今天我们研读经疏,大多采用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俗称阮刻本。根据长泽规矩也的考察,阮刻本所据底本,多为所谓“正德十行本”。十行本系经、注、疏并附《释文》合刻本,原为南宋末年建阳书坊所创,因每半页十行而得名。“正德十行本”多为元代刊刻,经过明代正德年间修补而成。

  • 标签: 《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 钞本 校勘 北宋 《释文》
  • 简介:以敦煌唐写本张平子《西京赋》残卷校勘清代胡克家刻本李善注《文选》所附《考异》,既可见考异者之真知灼见,亦可见其妄断谬说。于是,对《敦煌吐鲁番本文选》编者饶宗颐先生之喟叹——“今人眼福,回非前贤所可及也”,深有同感矣!

  • 标签: 敦煌唐写本残卷 胡刻文选考异 校勘是非得失
  • 简介:前言宋湘(1757—1827)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创乐村象湖坪)人。提起宋湘,熟悉清代历史的文史界人士,大概只知道宋湘是清中叶后期颇负盛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这一定论有史书为证:“湘才气豪迈,工书能文,诗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为真才子。”

  • 标签: 宋湘 收集整理 照应 语音 词性 遗存
  • 简介:作为藏族传统的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康区在地域上介于西藏与内地之间,自唐宋以来,一直是联结西藏与内地政治交往、汉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和枢纽地带。尤其是清朝民国时期,在边疆政局日趋危殆之下,康区更被世人视为影响汉藏民族及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政治关系走向的关键性区域。在藏事波折起伏之时,晚清政府以固川为保藏之计,着意强化经营康区,为后世"治藏必先安康"思想之滥觞。

  • 标签: 康导月刊 文化交流 枢纽地带 汉藏 政治交往 历史地理
  • 简介:因教学所需,六年前笔者曾于网络上搜集题名为《京剧古董唱片大考》的千余段音响资料(后无偿捐献给沈音图书馆)。聆听欣赏之余,知清末民初有名角"双处""许处""龚处"等人分别于胜利、百代等唱片公司灌录出版发行若干张唱片。然而,彼时笔者独钟一辨皮黄音韵,却无暇考究"诸处"究竟何人。

  • 标签: 不了情 出版发行 龚云甫 德珺如 辽沈地区 孙菊仙
  • 简介:本文运用训诂的方法,对吉林文史出版社《昭明文选译注》有关篇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校勘、考辨,请专家不吝赐教。

  • 标签: 司马迁 报任安书 校勘
  • 简介:<正>张元济先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以下简称《衲史》),是我国史学史、校勘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已故刘节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稿》中称《衲史》“为保存宋元以来所刻正史之大结集”,张舜徽教授在《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称“它为全史中最标准的本子”,都是从《衲史》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来说的.国内外学术界对《衲史》给予极高的评价,这决不是偶然的.然而人们很少知道,伴随《衲史》的

  • 标签: 校勘记 张元济 校史 二十四史 百衲本 张先
  • 简介:《蒙古秘史》第二百一十九节有“客儿罕荅忽塔”(“kerqandaquta”)一词,其旁译为“怎满立的您”。海内外《秘史》学家对这一词的解读大相径庭,对其旁译“满立”的校勘亦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罕荅忽”为被动态形容动词,紧随其后的“塔”则为表示这一形容动词第二人称复数的附加成分;其旁译“满立”乃误,应校勘作“被满意”为宜。

  • 标签: 蒙古秘史 “qandaquta” “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