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尽管与疱疹样皮炎(DH)发生有关的特异性IgA自身抗体还未知,但其存在被认为是DH发生必需的。截至目前,DH患者中尚无IgA缺陷病例报道。相反,2%~3%的乳糜泻患者被发现有IgA缺陷,这个比值是正常人群的10~15倍。作者报道在2例DH患者中发现有IgA部分缺陷。作者评估了血清中是否存在抗肌内膜、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抗表皮谷氨酰胺转移酶和抗麦胶蛋白IgA自身抗体。2例患者均出现抗肌内膜和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IgA自身抗体及DH血清标志物。在IgA缺陷时,与之相应的IgG自身抗体是无意义的DH血清学标记。上述情况常见于乳糜泻患者。作者检测了98例DH患者的血清总IgA水平,

  • 标签: 特异性IgA IgA缺陷 疱疹样皮炎 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 IgG自身抗体 血清标志物
  • 简介:在性病防治工作中,对高危人员的性病防治一直是其中重要环节。我们调查了广东省及广州市部分劳(妇)教所对被收容劳教的女性人员的性病防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性病防治 教女 情况调查 广东省 女教 性传播疾病
  • 简介:目的了解驻鄂部分抗洪部队皮肤病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方法利用巡诊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驻鄂部分抗洪部队皮肤病患者进行疾病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皮肤病患者相对完整临床资料125份,皮肤病种类占前3位的是痱子、毛囊炎、日光性皮炎。对其中一部队(空军某部舟桥团)的各种疾病进行统计,皮肤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为23%。结论抗洪抢险官兵的皮肤病患病率较高,主要与高温、高湿工作环境有关,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和预防宣教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

  • 标签: 皮肤病 部队 患病率 特征
  • 简介:近年来,研究学者认为银屑病易并发代谢性疾病,虽然二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已发现银屑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中有共同的炎症因子参与。一般认为,代谢性疾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系列炎症性疾病,本文主要就一些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中均起作用的炎症因子作简要综述。

  • 标签: 银屑病 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 简介: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育龄妇女意外怀孕被迫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手术比较简单安全、无痛苦,以致部分育龄妇女误认为对人体没有伤害,从而忽视了避孕,使受术人数逐年递增。本文详细阐述了无痛人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对受术者术前术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痛人流术 健康教育 重要性
  • 简介:目的:旨在探索对临床护士开展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干预效果.方法:运用培训教育前后对比的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并实测针刺伤发生密度,基线调查292人,干预后调查233人,数据采用SPSS13.0软包进行2检验.结果:目标人群对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率普遍高达90%以上,但深层次的知识正确认知率偏低(HIV病员的血粘到正常皮肤时间长于5分钟、而且血量较大可能被传染,正确认知率只有75.7%;HIV窗口期正确认知率只有77.9%),一些关键而重要知识点正确认知率没有达到100%(如16.5%不知道怎样处理被污染针头刺伤的伤口).干预前后正确认知率、危险操作行为、针刺伤、锐器伤的发生密度均有差异性(P〈0.05),并呈正相关.结论:广州市临床护士对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很高;知识的正确认知率普遍较高;相关培训未达100%全员培训;培训干预对HIV职业暴露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 标签: 护士 艾滋病毒 职业暴露 预防 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性态度、性行为现状,为制订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本市几间高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656人,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在6种性病中,平均能正确鉴别(2.86±1.65)种;性观念趋于开放化,性行为发生率较高(971/2656,占36.56%),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多性伴、从事或接受商业性服务、饮酒或服用精神毒品类药物后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结论:应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误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控制性病艾滋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 标签: 性病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长期以来,临床医生治疗特应性皮炎通常选用抗过敏药、皮质类固醇制剂、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其中外用激素类制剂疗效最为肯定但其带来的副作用早已被公认,除造成常见的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局部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等副作用外,还有可能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 皮质类固醇 抗过敏药 毛细血管扩张
  • 简介: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易于观察及分析,因此皮肤病学是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的临床二级学科,也是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皮肤病学涵盖2000多种不同皮肤病,皮肤健康和皮肤疾病是发生率最高的医学问题(几乎每个人均有)。

  • 标签: 皮肤病学 脉络 诊疗 影像 人体表面 图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GH)患者HSV—Ⅰ、Ⅱ型IgG、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评价其对GH诊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生殖器部位有皮损者检测HSV的抗原及IgG、IgM抗体。结果男性患者有生殖器皮损者215例,HSV抗原阳性率45.58%(98/215),抗体阳性率98.14%(211/215)。女性患者有生殖器皮损者193例,HSV抗原阳性率为38.86%(75/193),抗体阳性率99.48%(192/193)。生殖器有皮损者HSV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原阳性率。男女IgMⅠ型阳性率42.37%(100/236),提示HSV—Ⅰ所致GH明显增加。结论对生殖器皮损时间短的进行HSV抗原检测,及对生殖器皮损时间长或反复者进行抗体检测是判断HSV感染的检测方法。IgM抗体检测对有生殖器皮损但抗原检测阴性,及对无皮损排毒期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皮赘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肥胖人群身体屈侧的最常见的良性毁容性肿瘤,女性发病率较高,皮赘治疗方法多样。即便是一种简单的非侵袭性快速冷冻法,治疗一个皮赘也需1—3min。为加速皮赘治疗,组织钳已作为一种有效快速简单的工具投入使用。通过使用组织钳,身体不同部位的37个皮赘已被成功治疗,无复发及美容方面的缺陷。

  • 标签: 治疗方法 组织钳 皮赘 工具 器械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