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韦卓民先生的教育背景和信仰经历,对韦卓民先生的基督论作了简单的探讨,并指出了韦卓民先生的基督论对当前中国基督教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道成人生 韦卓民 基督论
  • 简介:“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从2002年开始举办,已经到了第四次。前三次我未能与会,这次特赶来祝贺。这个会开得有意义,正当其时。讲这个会开得有意义,是因为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那么,究竟如何响应号召,发挥积极作用?从宗教界到与宗教工作有关的部门,

  • 标签: 中国社会发展 道教思想 “道” 开幕式 宗教界人士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在对资平创作的评论中,有不少论者谈及资平创作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钱杏村认为:"资平先生不但对于恋爱问题没有确切的见解,就是对于基督教问题也没有一致的意见……资平先生在某些地方固然反对基督教很厉害,有些地方所表现的自己的思想却完全是基督教的思想。就大体讲,如果他写作时有他的确定的主见的话,那我可以说,

  • 标签: 张资平 基督教文化 教会学校 小说创作 牧师 作品
  • 简介:上海像镶嵌于东海边缘的一颗明珠,又像吾主耶稣显“五饼二鱼”圣迹后遗留下来的鱼首,天主的宠光也格外普照这块被西方人士称之为“东方的乐园”的土地。人类随着时代的演进,正不停地发掘真理的泉源,发展迅猛的上海也是同样。1993年12月12日是上海人大喜的日子,

  • 标签: 五饼二鱼 主耶稣 金鲁贤 西方人士 光启 张家树
  • 简介:南汇区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2004年6月21日假惠南宾馆6号楼隆重召开,与会代表38人,14个镇党委统战委员列席了会议。全体代表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在充分肯定上届协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 标签: 南汇区 第一届 2004年6月 第一次代表大会 道教协会 镇党委
  • 简介:历史上分别有一位和尚和道士为保护和开发都江堰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人们尊敬,留下千古赞誉。

  • 标签: 都江堰 清朝 大朗和尚 王来通
  • 简介:三秦大地洞天福地,自古道业兴隆,终南仙山,神仙多游处。当代陕西道门,依然大德辈出,堪为玄门表率。在陕南安康,俗赞誉的冯兴钊道长,法戒精严,德高望重。冯兴钊道长早在1989年北京白云观己巳坛受戒圆满,登篆为“玄”字第三号。

  • 标签: 采访记 洞天福地 白云观 “玄”
  • 简介:2007年11月27日至12月12日,浙江温州市龙湾区协分别在海城东岳观等13个片区、宫观,召集教职人员学习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要求各宫观和教职人员要认真学透十七大会议精神内涵,结合龙湾区道教界的具体情况,踏踏实实做好道教工作,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精神内涵 龙湾区 温州市 教职人员 社会发展 宫观
  • 简介:距成都市区四十六公里的新津县永兴镇九莲山观音寺,原为北宋丞相商英(1042-1122年)的故宅。商英号无尽居士、为临济正宗黄龙禅系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真觉禅师(1044~1091年)法嗣,研究《华严经》颇有心得。圆寂后,其家人舍宅为寺。现寺内碑亭尚立有“宋少保商英故里”古碑。全寺占地五十亩,1956年即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观音寺 丞相 北宋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经》 1956年
  • 简介:距成都市区46公里的新津县永兴镇九莲山观音寺,原为北宋丞相商英(1042~1122)故宅。商英字无觉,号无尽居士,为临济正宗黄龙禅系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真觉禅师(1044~1091)法嗣,研究《华严经》颇有心得。圆寂后,其家人舍宅为寺。现寺内碑亭尚立有“少保商英故里”古碑。全寺占地五十亩,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观音寺 禅师 《华严经》 居士 古碑 故里
  • 简介:作为道教创始人的陵,从一出世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可以说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史籍记载却少之又少。正史中的记载仅有只言片语,野史也是零星记载,众说纷纭。尽管有道教仙话对陵倍加推崇,有统治者对其追封尊号,但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关于陵创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却鲜有被人们充分、认真、负责地正视过和重视过。以他为原型的道教形象、民间传说形象、艺术形象在历史上广为流传,至今不衰。但无论道教史还是文化史,对陵的描写特别是关于创教历史的叙述是缺失的,似乎无意于对其文化意义上的构建进行探索。那么陵创教及神格化内涵如何,冠之以"张天师"的漫长的神话传说谱系意义如何?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神格化构建认识论的起点与逻辑;二,神格化的内涵及功能;三,历史担当:巴蜀仙与"正一之气";四,初创神真系列的自足体系;五,民间传说中的宗教化虚构与艺术创造。

  • 标签: 张陵 神格化 神仙 审美艺术
  • 简介:呼请神祗名讳以治病,在战国时应已存在,唯彼时所存思者为身外神。而存思身神名讳的,则似始于汉纬,本用以治病,至上清经派而用以修仙。上清经派认为身神有大小尊卑之别,且身中有一神,外界即有一神与之呼应。上清经派的特色在于,观想身中神祗,使外神与内神相合为一.而达炼形易质,长生不死的目的。

  • 标签: 上清经 名讳 源起 道教 法门 修炼
  • 简介: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部,太行山脉南端,南临黄河天险,东濒华北大平原,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

  • 标签: 王屋山 天坛 落花 中国古代 济源市 河南省
  • 简介:在理解传统中国的时候,“多元和一体”的说法被很多学者提到过,著名者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和考古学家严文明等。这个提法的重要性尤其在于让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其背后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呈现出来的创造性。无论是上古时期的各个古代文明,还是先秦诸子,或者儒释道三教,都是这种多样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 标签: 意义 虚无 古代文明 儒释道三教 传统中国 考古学家
  • 简介:北魏时期是道教改革和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期间乐史料集中于北天师道领袖寇谦之。由于以往学术界在史料挖掘研究上未臻佳境,致使对寇氏的评价失之拔高。本文基于两种重要原始资料的整理研究,对寇氏在乐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提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 标签: 道教音乐 历史资料 北魏 寇谦之